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警察会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警察会馆

图片来自pixnet

警察会馆是曾经存在台北市中正区的一栋建筑,其于1930年完工,位于台北市明石町一丁目(今南阳街、信阳街口),在台湾日治时期是由台湾警察协会经营的设施,主要提供台湾警察协会会员、台湾救济团员住宿、休闲、讲习使用[1],会馆的大讲堂亦不时外借举办演讲、展览。

二战后,警察会馆成为中国国民党台湾省党部,地址为南阳街15号,其于1957年搬迁至台中后改用台中公会堂办公,原警察会馆则移交台北市党部[2],并约于1960年将其拆除改建为现今之四层楼建物并出售[3],后来此处曾作为“公教人员保险联合门诊中心”(1962年至1971年)。

介绍

台湾警察协会在1928年即提出警察会馆的建设计画,目的是作为庆祝裕仁皇太子在1928年11月即位的御大典纪念事业,于是决定设立可供警员讲习、住宿、娱乐空间的公共会馆。台湾警察协会的高层在讨论后,决定预算为16万圆(其中台湾救济团捐献10万元),并委托台湾总督府官房营缮课长井手薰设计,及由台北的松永组(松永彦次郎)施工,家具等设备则大部分由台北刑务所制作。在兴建时,台湾警察协会曾举办警察会馆的命名活动,在1930年1月公布了第二轮投票的名称,前五名分别为:旭会馆、旭友会馆、昭和会馆、警友会馆、警友社[4],但于同年7月决定仍以“警察会馆”为名[5]

警察会馆为三层楼的砖造建物,在1929年7月26日动工,1930年9月30日完工[6],同年12月1日开馆,设有本馆及一层楼的木造附属平房。本馆外观使用为北投窑业会社制的黄褐色小口磁砖,及运用苏澳出产砾石砂做的洗石子。其设计监造为台湾总督府官房营缮课的井手薰、太田良三、宫川福松,工程费约13万5千圆。本馆的各层楼空间如下:

  • 一楼:车寄、踏込、玄关、广间、应接室、事务室、娱乐室、食堂、炊事场、宿值室、仓库、写真室、浴室、洗手间、厕所
  • 二楼:讲堂、研究室、客房、洗手间、厕所
  • 三楼:陈列室、大广间、客房、阳台、洗手间、厕所

举办活动

  • 台湾齿科医师会
  • 台湾建筑会座谈会
  • 台湾山岳会恳谈会
  • 台湾畜产协会创立总会
  • 全岛药局长协议会
  • 台北尺八专门家协会演奏会

参考文献

  1. 台湾警察协会. 新装美々しく成れる吾等の警察会馆. 台湾警察时报. 1930-12-01. 
  2. 首批沦党产清单!党产会:警察会馆、万屋旅馆等85笔. 自由时报. 2019-09-02. 
  3. 台北市网际网路执照存根影像查询系统 49营字第0770号. 台北市政府. 
  4. 台湾警察协会. 悬赏投票-既に半ば工成りし警察会馆に附すべき名称. 台湾警察时报. 1930-01-15. 
  5. 台湾警察协会. 竣工近き吾等の俱乐部の名称警察会馆と决定さる. 台湾警察时报. 1930-08-01. 
  6. 台湾建筑会. 警察会馆新筑工事概要. 台湾建筑会志. 19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