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计志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计志文

中文名: 计志文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01年1月10日

逝世日期: 1985年

职 业: 牧师

主要成就: 创办“中国布道会”

性 别: 男

计志文牧师是神在中国兴起的一位时代工人,在国内及海外推动宣教,都有深远的影响。他的60年事奉经历可分为两个时期:(一)1925年至1947年在伯特利教会名下主持伯特利布道团、伯特利神学院等事工,达20年之久,掀起全国空前的复兴运动,栽培了数以百计当代教会领袖。(二)1947年至1985年创办“中国布道会”,在港、澳、台、星、马、泰、印尼、美、加等国建立教会、孤儿院、神学院、出版社、电台布道等圣工。[1]

简介

计志文(1901-1985) 计志文是上世纪中国教会著名的福音派领袖、布道家慈善家。他于1901年1月10日生于上海,为计家的长子。父亲计友仁是位传统的知识分子,饱读经史子集。他在家里开设私塾,教导学生。计志文从小在家接受父亲的儒家教育,直到十二岁。母亲陆氏贤慧慈祥,待人接物都很好,只是未受教育。计家夫妇共生育四男三女。计志文未满十岁时,三个幼弟先后夭折。弟弟的遭遇,使这颗幼小的心灵开始思考人为什么会死?以及死后去哪里?等问题。 十二岁那年,计志文的父亲逝世。此后,计志文随母亲及妹妹度日,母亲每天起早贪晚,耕田织布,独立支撑家庭。计志文也时常帮助母亲耕种、施肥、担水等。为了维持生计,母亲不得不忍痛把最小的女儿给了人家,以供儿子教育的费用,并勉励儿子,不怕贫穷,要刻苦立志向学。 为谋生计,计志文到一家布店当学徒。置身商场,他很快染上不少恶习。这段时间的经验,使他明白,必须学习英文,才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后来发现,在距他家不远的地方,有一所伯特利中学,是石美玉医生和美国宣教士胡遵理创办的,因为是教会学校,收费不贵。就这样,他到那里就读。

圣灵讲道

有一天,内地会宣教士提班到伯特利中学讲道,讲题是:“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神在这次布道会拣选了他的仆人,计志文受圣灵感动,使他认识到自己是个罪人。当晚,他第一次跪在神面前,向神大声呼喊说:“我的神,你是我的救主,求你怜悯我这个罪人”。从此,神除去了他一切的重担,使他内心充满了平安和喜乐。 1924年,计志文考入上海邮政局工作,收入颇丰,且有社会地位,前途充满希望。但他的内心并未因此感到满足。第二年,福州的王载牧师到上海布道,计志文听到他大有能力的讲道之后,深受感动,遂请王载为他施洗。此后,计志文更加渴慕神的真理,热心参加教会各种聚会。他为自己取名“安德烈”,立志能向使徒安德烈一样,做一个领人归主的人。接着,他先后带领自己的两个妹妹、母亲及祖母信主。

学习布道

1925年,在英国布道家卫克斯的夏令会上,计志文立志将自己完全献给基督。他经过长久激烈的挣扎,辞去邮政局收入高而稳定的职位,进入伯特利圣经学院。他先后跟随布道家石美玉医师和丁立美牧师学习布道经验,曾多次随石美玉到各地主领奋兴布道会。不久,由桑达士牧师按立为牧师。紧接着到广西、广东、福建等地教会举行布道会或奋兴会。圣灵与他同在,使他讲道大有能力,每每在布道会结束时,都有数百、上千人认罪悔改,决志归主。圣经学院毕业后,成为伯特利小学的校长。1928年1月10日,计志文从外地布道回到上海,在伯特利教会与张多加女士举行婚礼,结为夫妻。仅一周后,夫妇二人就应邀到杭州浸信会布道,他们的蜜月就这样在布道工作中度过。

奋兴运动

从1927年至1937年这十年,神借着许多布道家在中华大地点燃了福音之火,使中国教会经历了一场属灵的大奋兴。计志文是这场奋兴运动的主要领袖之一。1930年,从美国远道而来的卫理公会的亚斯伯里大学环球布道团参加伯特利夏令圣经会。来自彼岸的那些年轻人,全凭信心仰望神,供应他们一切需要。伯特利教会受圣灵感动,决定效法他们。1931年2月,计志文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伯特利环球布道团”。该团主要成员有李道荣、林景康、聂子英、和宋尚节,计志文任团长。布道团通常由计志文带领团员灵修、查经及白天聚会。宋尚节在晚上及大布道会讲道。其余三人按恩赐负责财务、通讯、记录、领唱、乐器及翻译。

成就

布道团于2月18日出发,四年间共跑了五万公里,足迹遍及全国133个城市,举行了3389场聚会,向40万人传福音,其中约有近二万人决志信主。在悔改归主的人中间,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有工人、农民、商人,也有青年学生和军人,甚至还有土匪、贪官、恶棍和谋财害命者。因着他们强有力的宣道和见证,所到之处,无不带来复兴。由于宣教工作的需要日增,伯特利布道团还在全国各地成立了十个分团,传扬福音,复兴教会。在他们的带动下,许多地方的教会也成立了布道团。计志文和伯特利布道团,不仅把福音之火燃遍长城内外和大江南北,也把福音的种子撒向内蒙古、云南、西藏和新疆等边陲地区。1938年后期,计志文和欧伊文博士经云南进入越南,到河内和海防等地布道,并在西贡举行全国性的布道会,同样给越南的教会带去极大的奋兴。在宣道过程中,他们除采取个人见证、露天聚会、福音大会和奋兴培灵等布道方法外,也常有神迹奇事相伴随。计志文将伯特利布道团的成就,完全归功于圣灵的工作。 抗战爆发后,计志文将上海伯特利教会的同工,包括石美玉和胡遵理女士,还有神学生和孤儿等100多人带往香港,在九龙开办教会、小学和孤儿院。战乱造成许多孤儿流离失所,计志文响应宋美龄女士的号召,分别在香港和贵州创办孤儿院,收容战地难童。不久,计志文到美国讲道,并推动救助孤儿等事工,得到美国主内弟兄姐妹的支持,他们除志愿认领一千多孤儿外,还捐款支持计志文的孤儿院。

成立教会

抗战胜利后,计志文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布道会”,从事布道和孤儿院事工。中国布道会的发展现已遍及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美国八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社区。 1949年2月,计志文应邀赴美,在美国基督教会芝加哥年会上担任讲员。计师母因肺病发作,赴香港医病。不久,国内政治形势发生变化,二人被阻香港。既不得返回国内,计志文就租借九龙佐敦道上的“快乐戏院”,作为聚会场所。每礼拜前来参加主日崇拜的都有1200多人。1951年8月,他与他的同工正式成立教会,由于聚会人数日增,他们就发动会众奉献,购地建堂。1956年10月新堂落成,取名为“中国布道会迦南堂”。

宣教

五十年代初,计志文开始了在东南亚国家的宣教工作。此后数十年间,他先后应邀到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泰国等地开荒布道,建立教堂,主领奋兴会和布道会,为各地教会带去大复兴,成百上千人决志信主。计志文的宣教事工对东南亚诸国华人教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传福音的足迹遍及全世界五十多个国家,环游世界达十五次之多。在宣教过程中,计志文还应华人教会的需要,先后在各地建立了多所神学院,其中包括台中圣经学院、印尼东南亚圣道神学院、香港圣道学校和泰国伯特利神学院等。造就出数以千计的传道人,其中包括东南亚圣道神学院院长的黄彼得及大布道家唐崇荣等。1981年,印尼圣道神学院为了纪念他,兴建起一座能容纳1200人的大礼堂,命名为“计志文纪念堂”。

人物特点

计志文还是位慈善家,在其有生之年,为难童、孤儿创办多所小学、幼稚园和托儿所,其中包括澳门的儿童院“恩慈院”、印尼玛琅的中小学、台北的圣道儿童之家、马来西亚的圣道幼稚园等,为那些流离失所的儿童提供衣食住行和教育,不仅挽救了千百人的生命,还使他们成长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他兴办过数所孤儿院,他没有自己的孩子,但他收容的孩子以千百计。 计志文还十分重视文字宣道事工。在香港,成立了圣道出版社,发行《生命杂志》,是华人教会读者相当多的刊物。先后担任主编的,有陈终道,吴恩溥等著名解经家。此外,并出版基督教书籍,供应生命灵粮。负责文宣事工最长久的,是李启荣牧师,直到他年老退休。 计志文于1978年10月在美国洛杉矶中国布道会总会正式退休。他从年轻时就患有肺病,经常咳血,但神恩待他,重用他,并借他成就了伟大的事工。1985年2月13日,侍奉主53年的计志文安息主怀,享年85岁。

参考来源

  1. [1]计志文牧师和他的侍奉,基督网 , 2014-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