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吳建烈老師二三事(龐覺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記吳建烈老師二三事》是中國當代作家龐覺澤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記吳建烈老師二三事
——敬祝恩師吳老八秩壽辰
一、賞月
在升入高二·七班後的第一個中秋節,班主任吳老師組織新組建的文科班全體同學進行了一次中秋茶話會,活動地點就放在露天操場上。當晚,在操場上擺起幾張長條課桌,桌上放上幾盤瓜子、糖果(印象中這些費用好像是老師自掏腰包的,因為我們那些窮孩子也沒交過班費什麼的),賞月活動就正式開始了。
真是天公作美,高原仲秋的夜晚風清氣爽,一輪皎潔的明月像面銀盆高掛在天空,肆意傾瀉着柔和的光芒。同學們隨意的圍坐在吳老師周圍,聽他娓娓道來,間或講講中秋節的來歷,間或說說吳剛砍桂樹、嫦娥奔月的神話。間或引申開去,談談中國民俗,讓大家瞬時間陷入了悠長的遐想。
說實在的,對於生長在農村的我來說,在此之前,真不知道中秋節到底意味着什麼,甚至連這個節日名字我也感覺陌生,我的腦子中一直就是個「八月十五」的概念,每年到了這一天,平時省吃儉用的母親烙上兩個豬油鍋盔,溫熱一二斤自家出產的蜂蜜(小時候我家養蜂),然後再給全家張羅上一頓涼麵什麼的這種在當年算是已經比較奢侈的飯食,就算是過了一個幸福的八月十五。
那個年歲、那個環境下的我,所謂過節的全部意義,就是期盼着吃上一頓好吃的,僅此而已。然而,就是通過這次中秋賞月活動,平生讓我第一次真正體味到中國傳統節日蘊含的文化內涵,也是第一次對於過節產生了強烈的儀式感。現在細細想來,吳老師安排這次賞月活動,可謂用心良苦,一方面,他可能希望以這種和諧輕鬆的方式讓新組建班級的同學們加強交流,熟絡感情;另一方面,事實上,在談笑間,他是給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中國文化課。這大概就是吳老師的教學智慧,他作為師者,不只局限於授業,給學生進行學科知識的灌輸,更重要的是要傳道、解惑,讓花季少年在人生起航的時候就能夠浸染一種文化自信心、民族自豪感。
二、修花圃
母校會寧一中在我上高中的那個年代,受當時經濟條件的限制,教學設施、校園環境都十分簡陋,從學校大門口到教學大樓之間的道路兩側,就單調的載着兩排松樹,基本上談不上什麼綠化,但吳老師卻深愛着這片熱土,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呵護着她,時刻想着給她進行一些打扮。
記得應該是在高二第二個學期吧,利用幾個下午課外活動時間,吳老師發動我們文科全班同學參加義務勞動,對這條道路進行美化,在兩側修建花圃,從花圃的造型到樹木花草的栽植,老師都親力親為,扛起鐵鍬,身先士卒,那種認真,那種執着以及那種對美好生活的構想,深深感染着每個淳樸的同學,大家個個勁頭十足,賣力幹活。一周之後,道路兩側景象煥然一新,兩個造型別致,對稱分布的小花園呈現在全校廣大師生面前。每每進出校門,聽着其他師生充滿讚許的品評,一種成就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是啊,吳老師主動請纓,帶領我們這班同學義務美化校園,不正是現身說法告訴大家,什麼才是實實在在的主人翁意識,什麼是責任擔當,什麼是集體主義。十分感恩老師,您對我們品格的鍛造就是在這種潤物細無聲中逐漸化成。
吳建烈老師帶領會寧一中高三·十二班學生清掃校園積雪(1989年冬)王永靖攝
三、叫醒
高三補習那年,為了尋求一個相對舒適的住宿環境,我借住在校外一親戚的辦公室中。高考第一天午飯後我午睡時很快進入夢鄉,迷迷糊糊中突然聽到一陣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開門一看,發覺是吳老師站在門口,「還在睡,你看幾點了?就差5分鐘要考試了!」聲音不高,但極具父親般的威嚴。我忙不迭地,一路狂奔,趕到考場,總算沒有錯過下午的考試。事後,我一直十分納悶,我住在校外這件事可從來沒跟吳老師說起過呀,他咋知道得如此具體呢?而且他又沒在我那個考場監考,怎麼發現我當時可能要遲到呢?這個問題,我曾一度想着找個機會和老師好好聊聊,要不是老師及時叫醒,那對我將是怎樣一個後果呢?可說來遺憾,高中一別,二十餘年竟然和他老人家再未謀面。時隔多年,每憶及此事,心中總會湧起無盡的感動,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是我的恩師啊,常言道,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從他把我們這幫熊孩子收至麾下後,在教授知識的同時早已肩負起了父親的責任。可以肯定的說,在我們坐進吳老師課堂的第一天起,也許我們這些青春少年基本上還是懵懂無知,但在老師的心中,我們都已經是他的孩子了。[1]
作者簡介
龐覺澤,原名龐寧飛,男,生於1971年,會寧縣韓家集人,現供職於蘇州銀行南通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