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效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记忆效应(英语:memory effect)是一种发生在某些充电电池上(如镍镉电池或镍氢电池),经过多次充电后导致电池容量减少的现象。当镍镉电池(NiCd)或镍氢电池(NiMH)在多次没有完全放电的情况下又被充满时就会产生记忆效应。其实这种效应极少发生,通常只出现于较古老且十分昂贵、稀有、无人管理的电子设备身上,比如通信卫星(每次经过地球阴影时,它都会消耗相同的电量,却不能消耗完所有电量)。实验室中的多次尝试证明了要人为地重现这种效果十分困难。
被误以为记忆效应的问题
因过度充电而出现的电压下降
电压下降常被归咎于记忆效应。由于现在的电器通常是监控电池的电压来显示剩余电量,在此情况下,当实际电量下降时,电池能达到的最大的电压会比正常时低,因此通过电器监控到的电量比正常时低,尽管所储存的实际电量没有变,但该电池看起来电量消耗得很快,以致很短时间内就没有电了。在用户看来,电池似乎没有达到最大电量,跟记忆效应差不多。在一些高负载的设备身上(比如数码相机),这是很常出现的问题。
电压下降多由重复过度充电引起,这时电池的电解液会在电极上形成细小晶体,这些晶体会阻塞电极,使电池的电阻变大、电压降低。所以在这些电池放电的同时电压会突然下降,看起来就像电池被很快用光了。
过度放电
过度重复放电可损耗某些电池组的性能。电池组由多个电池组成;这些电池虽然性质相似,但并非完全一样,所以其电容有一定差别。而当电池组在进行深度放电时,某些电池容量较低的电池会完全放电。此时,电流便会由其他尚未完全放电的电池通过这些电池容量较低的电池。而因此出现的电容减少,多被误认为是记忆效应。所以千万别用到0%再去充电,会对电池造成损伤[1]。
解决方案
这些所谓的记忆效应,一般都是上面说到的电压下降现象,这造成了各种各样试图修复坏电池的错误行为。最常见的例子是通过某些设备来完全耗尽电池的电能,以便消除电池中的小晶体。理论上这是行得通的,但处理时常常会对电池组中的其他电池造成损害;而且,虽然短期内这种方法能解决记忆效应,但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会缩短电池的寿命[2]。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让电池独立地放电,而不是几颗一起。不然,当有电池先放尽电时,这些电池就会被反向充电,造成很大的损害。
视频
记忆效应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电池知识知多少:浅谈电池的记忆效应,中国电池网, 2011-10-20
- ↑ 手机电池不耐用?教你如何保养电池,延长使用寿命 ,搜狐,2018-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