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許如輝曾用名(許如煇、許呂呂、水輝、白沙、白水、古牧、代魯)等。1910年7月10日,出生於浙江嵊縣。幼年家境貧困,念過3年私塾。新昌尚素公學畢業。中國流行歌曲、電影音樂、古典樂曲、戲曲音樂作曲家,演奏家,音樂活動家。中國民族樂派音樂家。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 業畢即到浙江餘姚當學徒。之後,舅父將他帶到上海。1925年,他15歲時,加入上海大同樂會,學習吹奏民族樂器,師從國樂大師鄭覲文,成為會內最小的會員。 在這段時間也參與整理並演奏古樂《春江花月夜》、《國民大樂》等,還攝有電影和灌有唱片。他精通樂器百餘種。1931年為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作曲,代表作有《劫後桃花》、《女權》、《翡翠馬》等,1947年始為上海戲曲界作曲,全部作品三百餘部。作曲特點:民族化、情節化、人性化、旋律化,韻味十足。2007年被上海虹口區文史館列為居住該地的愛國人士之一。 二十年代末成為中國流行歌曲先驅者之一,作品多為描寫社會底層平民生活,有《永別了我的弟弟》、《賣油條》、《縫窮婆》等百餘首。[1]

目录

流行歌曲先驱

许如辉是中国早期流行歌曲先驱者之一,歌曲成就主要是在播音界和电影界。

1950年,许如辉经夏衍和黄源介绍,进入华东文化部戏曲改进改处,任音乐专家;后调入上海戏剧界,从事编剧、导演和作曲工作。作品愈百部, 遍及各剧种。[2] 1987年1月4日在上海病逝。许如辉的戏曲音乐代表作有范瑞娟傅全香主演的越剧《真假夫人》,袁雪芬的《柳金妹翻身》、借红灯》,戚雅仙的《尤三姐》;筱爱琴丁是娥的沪剧《白毛女》(1952年全国首届戏曲会演音乐红花奖)、《罗汉钱》;石筱英的《大雷雨》,杨飞飞的《为奴隶的母亲》、《妓女泪》、《茶花女》、《陈化成》、《家》、《刘胡兰》、《劈山救母》、《红色的种子》、《王魁负桂英》、《龙凤花烛》、《两代人》、《白鹭》、《星火燎原》、《夺印》、《南海长城》;文彬彬的滑稽剧《三毛学生意》,杨华生的《好好先生》;顾玉君的扬剧《人往高处走》等。

2005年6月25日,《中国电影百年——有声电影作曲家许如辉诞辰95周年纪念座谈会》在上海召开。电影演员秦怡(40年代重庆话剧《董小宛》主演,许如辉作曲),滑稽演员杨华生(50年代滑稽《好好先生》主演,许如辉作曲),以及陈思和毛时安顾晓鸣钱乃荣沈寂周良材高鸣贺孝忠唐维敏李果等学者到会。

參考资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