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沔.沮.夏.沧浪五水的关系(许雨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论汉.沔.沮.夏.沧浪五水的关系》是中国当代作家许雨浓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论汉.沔.沮.夏.沧浪五水的关系
我国水系复杂,有些水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为改变、地理变化,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有些水系因地域辽阔、流域形态而取多名;有些水系由于人为改造而改了新名,其中汉水、沔水、沮水、夏水、沧浪就是一个例子。如果探讨清楚了这五水的关系,对我们阅读东汉以后的历史、了解战争态势与战争变化格局,有很大的帮助。所以笔者在写《资治通鉴帝王史》汉献帝时代的三国前,觉得有必要先对这五水的关系说清楚,以便读者在阅读三国与南北朝史时,解读出更多的历史内涵。
一、 汉、沔、沮、沧浪四水典籍说
翻开《古代汉语字典》532页,你会看到“沔”字的解释是:“沔的本意为水名,在陕西省西南部,又是汉水的别名。”(见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出版发行。二○○五年一月北京第一版,二○○八年4月北京第四次印刷)
根据以上《古代汉语字典》中沔字的说法,沔水在今陕西省汉中市勉县汉江上游,也是汉江的别名,说明沔水就是汉水,汉水就是沔水。笔者认为这一说法有问题。
《说文解字注》中说:“沔水。出武都沮縣東狼谷。東南入江。武都沮縣、二志同。今陝西漢中府略陽縣是其地。有沮水出焉。前志沮縣下曰。沮水出東狼谷。後志沮縣下曰。沔水出東狼谷。水經曰。沔水出武都沮縣東狼谷中。酈注曰。沔水一名沮水。引闞駰云以其初出沮洳然。故曰沮水。是則前志之沮水。水經、說文之沔水。皆云出沮縣東狼谷。實一水也。前志曰。南至沙羨南入江。過郡五。行四千里。過郡五者、武都漢中南陽南郡江夏也。”(见许慎段玉裁【1735—1815】注。中州古籍出版社。【卷十一】【水部】沔第522页)
《说文解字注》中所说的“沔水。出武都沮县。”是指治所在今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洛峪镇的武都县(与武都郡同城,也可理解为武都郡),沮县指治所在今陕西省汉中市勉县茶店镇。东狼谷位于今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沮水西源、白河下游支流五狼河。东南汇入汉江。原文“武都沮縣、二志同”,是指武都县和沮县两部《县志》记载相同。今陕西省汉中府略阳县(指段玉裁时代的略阳县,治所在今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就是东狼谷所在地,沮水就是从这里发源的。以前的《沮县志》下面说:“沮水出东狼谷。”后来的《沮县志》下也说:“沔水出东狼谷中。”南北朝时期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在《水注经》中说:“沔水一名沮水。引阚駰(今甘肃省敦煌市人,南北朝时期北魏著名地理学家、经学家)的话说'其初出沮洳然’,故曰沮水。是则前志之沮水。郦道元在《水注经》中引《说文》中的沔水,都是说沔水出沮县东狼谷。实际上是一条河流。”前《沮县志》所说的,南至沙羡县南汇入长江。
当年的荆州江夏郡沙羡县治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金口镇。由于建安十三年(208)的赤壁大战,曹操与孙权将荆州江夏郡瓜分了,孙权把东吴的江夏郡治所移到沙羡县。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年初期,重新设置沙羡县,治所移到夏口城,也就是今武汉市武昌区黄鹤楼下的夏口城。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所解释的“南至沙羨南入江。”就是以西晋的沙羡县治所夏口城为坐标。因长江在武汉段由于流向弯曲的关系,形成南北走向,汉江位于长江西面。所以苏东坡站在武昌黄鹤楼蛇山上有“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的词句。这正好说明段玉裁所说的沔水在沙羨县南入长江——指的就是今武汉市汉阳区江堤乡汉江入长江的泄洪口。
《说文解字注》中所说的五郡,就是指武都、汉中、南阳、南郡、江夏五郡。武都郡治所与武都县同城;江夏郡西汉治所在今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东汉移到今湖北省武汉市新州区西,三国魏迁至今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西南;汉中郡西汉治所在今陕西省安康市西北,东汉迁到今陕西省汉中市东;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南郡治所在今湖北省荆州市区。四千里指的是汉江过五郡,从汉中市到武汉市汉口入长江的总长度。
《说文解字注》中说:“引阚駰云'以其初出沮洳然’,故曰沮水。”其中的“沮洳”,意思是由腐烂植物埋在地下形成的泥沼,这里指沼泽低湿之地。沮水的形成就是因出自沮洳而得名。这让我们联想到了古代“云梦泽”。
云梦泽(Yun-mengLakes)又称云梦大泽,我国湖北省江汉平原上的古代湖泊群的总称。南以长江为界。先秦时这一湖群的范围周长约450公里。后因长江和汉水带来的泥沙不断沉积,汉江三角洲不断伸展,云梦泽范围逐渐减小。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缩小一半,唐宋时解体为星罗棋布的小湖群。此后有的小湖逐渐淤平,有的则有扩展,洪湖就是在清中叶以后迅速扩展形成的大湖。如今,云梦泽古代湖泊群,已消褪为一些相互分离的湖泊。
湖北省荆门市地域文化专家李勋明先生在《古云梦泽水系演变概说》一文中说:“古云梦泽大致位于现在的江汉平原。范围在长江中游的枝城以东、蕲春以西、大洪山、荆山以南以及湖南华容县以北的区域。如今江汉四湖地区的大小湖泊以及武汉附近的大小湖泊便是云梦泽的遗迹。云梦泽从形成、发展,到消亡,全过程历时约7000年”。
李勋明先生在文中所说的:“如今江汉四湖”,是指长湖、三湖、白露湖、洪湖四湖,由此可见,云梦泽的地域面积之广阔。笔者以四湖中的长湖为例,大家就知道其不俗的尊容。
长湖,是宋末由古云梦泽变迁而形成的长条状河间洼地大湖泊。位于荆州、荆门、潜江三市交界处,是湖北省第三大湖泊。流域成雨面积3240平方公里,整个长湖面积122~150平方公里,库容2.71亿立方米。历来上接沮漳河水,下以内荆河为出水道,且与长江、汉江、江汉运河、西荆河以及江汉平原上多个湖泊相通,在荆州洪湖市新滩镇内荆河(古称夏水)汇入长江。
笔者举出云梦泽与云梦泽中长湖的例子,是说明古代江汉平原水系庞大而复杂,在洪水发作的夏季,沔水被夏水覆盖,夏水由于在夏至节前后形成的仓促潮水而称沧浪水,与汉江混为一体,如同海洋。这样,我们就能理解江汉平原上汉水、沔水、夏水以及沧浪水为何一直成为说不清界线的原因。
笔者在百度词条搜“沔水”显示:
古水名,即现在的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发源于秦岭南麓。流经沔县(现勉县)故称沔水,东流至汉中始称汉江(有别于古汉水);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称沧浪水,襄阳以下别名襄江、襄水。汉江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在武汉市汉口龙王庙汇入长江。河长1577千米,流域面积1959年前为17.43万平方千米,位居长江水系各流域之首;1959年后,减少至15.9万平方千米。
以上沔水“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称沧浪水,襄阳以下别名襄江、襄水”。《水经注》中说:“武当县西北汉水中有洲名沧浪洲。”当年武当县就是今丹江口市。说明汉江从今陕西省安康市到湖北省十堰丹江口市与汉江并存的沔水,这段沔水称沧浪水,故而,我们将这段沧浪水也称汉江。笔者认为,这是在混淆汉江与沧浪水的关系,其实应该说只有沔水,才可能产生沧浪水;沧浪水又称夏水。如果我们把“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称沧浪水”的沧浪水单独理解为汉江别称沔水,与一些历史文献就对不上号了。
古人对沔水的解释是:“流经沔县(指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的别称)故称沔水”。汉朝人也是严格按照沔水与汉水的地域这样定位的。如汉献帝的建安二十四年(219)正月,《资治通鉴》记载说:“备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营于定军山。”意思是刘备从汉中市勉县的阳平关(位于勉县武侯镇莲水村,是古代勉县县城所在地的东关),沿山稍微向东南移了六公里,到今天勉县县城南五公里的定军山。这里的沔水就是指勉县上游的汉江。同年七月,《资治通鉴》又记载说:
秋,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设坛场于沔阳,陈兵列众,群臣陪位,读奏讫,乃拜受玺绶,御王冠。因驿拜章,上还所假左将军、宜城亭侯印绶。立子禅为王太子。拔牙门将军义阳魏延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以镇汉川。
以上原文的意思是说,219年初秋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为了上告苍天,他在沔水北岸(沔阳)设祭坛布置广场,组织军队排列阵容,群臣陪同列位,司仪向天帝宣读祭拜奏章,刘备跪在祭坛下,接受了天帝授予的汉中王印玺绶带,然后刘备戴上王冠。为了给汉献帝一个交待,刘备派使者乘驿站的快车,将奏章送呈许都(位于今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张潘镇古城村),归还以前献帝刘协授给刘备的左将军、宜城亭侯的印绶。立儿子刘禅为王太子。提拨牙门将军魏延为镇远将军,兼汉中郡太守,镇守汉川。汉川指的就是汉江,也就是指当年的汉中郡治所所在地今陕西省汉中市东。这说明沔水与汉江在刘备时代就是按照“流经沔县故称沔水,东流至汉中始称汉江”。
由于以上典籍中对汉江与沔水界定不清,笔者浏览了一下网络上的“沮水”。
沮水发源于今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紫柏山西北部至光华山以西,开始称名正河,向西南流入勉县境内。沿途河网密布,河道蜿蜒曲折,串连陕、甘两省,接纳两当、徽县、凤县、留坝、勉县、略阳等河流,南流至今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土关铺乡沮水村入汉江。
从网络沮水词条沮水之源来看,说明汉江三源(即中源漾水、北源沮水、南源玉带河)的北源沮水,沿途河网密布,这与今丹江口市水库、江汉平原云梦泽的水网如出一辙。从今天的地图来看,汉江三源的中源、南源与汉江上游的沔水无关。所以《说文解字注》认同沔水就是沮水,沮水是由腐烂植物埋在地下形成的泥沼,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湿地。然而,我们对勉县土关铺乡下游的汉江是否能称为沔水典籍中没有定论,所以我们不能说汉江就是沔水,沔水就是汉江,而今天从陕西省安康市到湖北省江汉平原上与汉江并存的沔水,成为了历史之谜。
为了证明汉江下游另外的沔水与汉江并存,我们看看下面的史料。如,《资治通鉴》齐和帝萧宝融的中兴元年(501)二月记载,梁武帝萧衍说:“汉口不阔一里……吾自围鲁山以通沔、汉。”萧衍所说的鲁山就是今武汉市汉阳区的龟山,位于汉江入长江口,也是上面所提到的武汉市江汉区龙王庙汉江汇入长江口的南对岸。这里汉江江面宽度正如萧衍所说“江口开阔不到一里”。如果按照“沔水”词条“流经沔县故称沔水,东流至汉中始称汉江”就无法说通了。因为萧衍所说“吾自围鲁山以通沔、汉”,指的是沔水和汉水,是存在于今湖北省襄阳市汉江下游的沔水,而不是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土关铺乡沮水村上游的沔水。有人会说,就不能理解为从汉江上溯到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土关铺乡沮水村的沔水中去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诸葛亮在建安十二年(207)十一月,在著名的《隆中对》说:“荆州北据汉、沔。”意思是荆州以北有汉水和沔水,并不是勉县上游的沔水,也不是指汉江别称的沔水,而是确确实实存在今陕西省安康市到今湖北省江汉平原段与汉江并存的沔水。今陕西省商洛市到今湖北省十堰丹江口市江段,在历史上也曾称丹水,丹水因盛产丹鱼而得名。丹水向西沿汉江又波击到陕西省安康市一带,所以《说文解字注》中有“凡漢中下云旬水入沔”之说(原文“旬水”指今洵河。位于陕西省商洛市西南部和安康市东北部,源出西安市长安区西南角、海拔约2887米的麦秸岭东南侧的甘沟脑,上源称沙沟河;西南流经宁陕县、镇安县、旬阳县,在旬阳县城东南注入汉江地带的沔水)。而丹水与沔水、沧浪水、夏水又有关联;江汉平原上的沔水、夏水与沧浪水一脉相承。如,《汉语词典》对沧浪辞条解释之一:古水名。有汉水、汉水之别流、汉水之下流、夏水诸说。南朝齐人刘澄之在《永初山川古今记》中又有:“夏水,古文以为沧浪,渔父所歌也”之说。
为何笔者认定除了汉江上游的沔水,还有一条从今陕西省安康市到江汉平原长江出口、与汉江并存的沔水呢?下面《资治通鉴》的史料就证明了这一点。
征虏将军始平石越帅精骑一万出鲁阳关,京兆尹慕容垂、扬武将军姚苌帅众五万出南乡,领军将军苟池、右将军毛当、强弩将军王显帅众四万出武当,会攻襄阳。夏,四月,秦兵至沔北,梁州刺史硃序以秦无舟楫,不以为虞。既而石越帅骑五千浮渡汉水,序惶骇,固守中城。越克其外郭,获船百馀艘以济馀军。长乐公丕督诸将攻中城。序母韩氏闻秦兵将至,自登城履行,至西北隅,以为不固,帅百馀婢及城中女丁筑邪城于其内。及秦兵至,西北隅果溃,众移守新城,襄阳人谓之夫人城,桓冲在上明,拥众七万,惮秦兵之强,不敢进。丕欲急攻襄阳,苟苌曰:“吾众十倍于敌,糗粮山积,但稍迁汉、沔之民于许、洛,塞其运道,绝其援兵,譬如网中之禽,何患不获。而多杀将士,急求成功哉!”丕从之。慕容垂拔南阳,执太守郑裔,与丕会襄阳(《资治通鉴》太元三年四月)。
以上史料意思是说,378年二月,前秦王苻坚计划灭东晋,他派征虏将军石越率领一万精骑出鲁阳关(位于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让河乡平高城村),京兆尹慕容垂、扬武将军姚苌率领五万人出南乡郡(治所在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西南丹江水库内),右将军毛当、强弩将军王显率领四万人出武当县(治所在今湖北省十堰丹江口市西北关门岩北)。378年初夏四月,前秦军队抵达沔水北部(指今湖北省十堰丹江口市与河南省南阳市西南网状水系的沔水。“国学大师网络字库”中,查字典,春秋时代的“沔”字,就是网状象形字。事实上从陕西省安康市到湖北省江汉平原,只要是网状水系,都称为沔水),东晋梁州刺史(东晋此时的梁州治所临时设在襄阳城)朱序认为,秦军没有舟船,就没有在沔水(指今丹江口水库一带)设防。等到前秦征虏将军石越率领五千骑兵从鲁阳关(位于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让河乡平高城村)南下到汉水(指今襄阳市汉江),襄阳城(位于今襄阳市樊城区)里梁州刺史朱序十分震惊,连忙固守襄阳中城。秦军将领石越攻下了襄阳外城,缴获了一百多艘船,用来在汉江上接运其余的秦军。长乐公苻丕率领部将攻打襄阳中城。朱序的母亲韩氏听说秦军将要到达,亲自登上城墙察看城墙是否坚固。他来到襄阳城墙西北角,认为这里不够坚固,就率领女仆以及城里的成年女子一百多人,在城墙里边又斜着修筑了一道城墙。等秦军到达后,西北角的城墙果然被攻破,晋军转移到新城墙上防守,襄阳人称这段城墙为“夫人城”(位于今襄阳城西北角。1982年,襄阳市人民政府修复城墙垛堞,建纪念亭于城上,内塑韩夫人石雕像,作为旅游景点)。
东晋荆州刺史桓冲在荆州临时政府所在地上明城(位于今湖北省荆州松滋市北老城西一里处)拥有七万人,由于害怕秦军的强大,不敢前来进攻秦军。苻丕想急攻襄阳中城,苟苌反对说:“我们的兵力十倍于敌人,储备的粮食堆积如山,只要逐渐把汉水、沔水(这里沔水,指今河南省南阳市以南、淅川县到新野县沿汉江一带的网状水系)一带的百姓迁徙到许昌、洛阳,阻塞他们转运的通道,断绝他们的援军,他们就如同坠入罗网的小鸟,还怕抓不到朱序吗?何必要以伤亡将士为代价,而急切地求取成功呢!”苻丕同意了。京兆尹慕容垂攻下了东晋的南阳郡,抓到南阳太守郑裔,与苻丕在襄阳会合。
以上史料说明,从今陕西省安康市到今湖北省十堰丹江口市,的的确确存在一条与汉江上游不同的沔水。
那么,笔者为何说沔水存在由云梦泽演变形成的江汉平原呢?
为了让读者认同江汉平原上与汉江并存的沔水,让我们去考证梁武帝设置的沔阳县与楷化后的沔字。
今湖北省仙桃市沔城镇的玉带河风光。
汉江在今武汉市汉阳区龟山脚下入长江口
二、沔阳县与沔字考
为了找沔水在江汉平原上的存在,我们去考证沔阳县(沔阳县已于1986年5月27日,改名仙桃市)的沔水时,都会首先想到沔阳县北部的沔水是怎么回事。梁武帝萧衍在天监二年(503)设置沔阳县时,治所在今湖北省仙桃市沔城镇,现在沔城镇只是仙桃市下面的一个行政区,位于仙桃市西南,与现在的仙桃市政府所在地航空距离约三十三公里;沔城镇位于汉江以南约五十公里(指航空直线距离)。从汉江、沔城镇的地理位置来看,取名沔阳县不是因为沔城镇位于汉江以北,这说明沔阳县的沔水不是指汉江。如果我们认定汉江是江汉平原上的沔水,那么今天的沔城镇是沔阳县的治所就不对了,因为古人以水北为阳。
根据诸葛亮《隆中对》中的沔水来说,说明江汉下游的沔水水势浩大(古云泽全盛时的总面积26000平方公里),所以诸葛亮有:“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的说法。说明荆州北部的沔水流域面积广,人口多,物产丰富。这样才能称“用武之国。”
现有文献中,却没有将汉江上游的沔水与汉江下游的沔水演变关系详细说明。通过笔者考证,从零碎的典籍中,已经看到了江汉下游与汉江并存的沔水神秘身影。
我们认定了从今陕西省安康市到湖北省江汉平原上、由云梦泽演变的广阔流域沔水,再回到《说文解字注》中,就能理解段玉裁在解释《说文》中沔水的如下内容。
沔者,發源緬然之謂。尙書,周官,春秋傳曰漢。漢時曰沮水,曰沔水。是爲古今異名。水經且謂西漢水曰漢水。謂禹貢漢水曰沔水。許亦云涪水入漢。不云入西漢。云沔水入江。云淯水入沔。則許漢沔分偁同水經。班云。沮水,荆州川。職方。荆州之川江漢。然則班謂沮卽東漢亦明矣。且志雖有西漢,東漢之目。而曰東漢水一名沔。凡漢中下云旬水入沔,淮水入沔,筑水入沔。弘農下云淯水入沔,洱水入沔,甲水入沔。右扶風下云褒水入沔。廣漢下云白水入漢,涪水入漢。分別畫然。亦謂東漢爲沔,西漢爲漢。今漢水出陝西寧羌州。經沔縣,褒城縣,漢中府,城固縣,洋縣,西鄉縣,石泉縣,漢陰縣,紫陽縣,興安州,洵陽縣,白河縣,湖廣舊上津縣,竹山縣,鄖西縣,鄖陽府,均州,光化縣,穀城縣,襄陽府,宜城縣,安陸府,荆門州,潛丘縣,天門縣,沔陽州,漢川縣。至漢陽府城東北。合於大江。今曰漢口。古曰夏口,曰沔口。左傳謂之夏汭……
从以上《说文解字注》原文的解释,不了解沔水的人,就会觉得沔水扑朔迷离。笔者以“弘農下云淯水入沔”句放大(原文“弘农”指治所在今河南省三门峡灵宝市北故函谷关城的弘农郡)。淯水:发源于今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向南流经南召县、南阳市区、新野县、湖
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樊城区。到此为止,淯水全长航空直线距离约一百公里。在今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与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的唐河交汇后称唐白河,唐白河在今襄阳市襄州区张湾镇汇入沔水,所以《说文解字注》有“淯水入沔”的说法。襄阳市襄州区张湾镇是汉江一个大转弯,至于当年淯水是入汉江还是入沔水,就难以说清了。
在湖北省东湖社区湖北文坛,《汉沔之辩》作者“小小小泡”在文中说:“我们很难知道沔水和汉水究竟谁在历史上出现得更早。《诗经》当中就有《沔水》一篇,高亨(1900—1986,古文字学家、教授)在《诗经今注》中考证其暗示周平王东迁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宋人王应麟的《困学纪闻》则考证其是因周宣王时杜伯因谗言遇害而表示的规劝。然而,'沔水’是实指还是虚指,却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在古文中,'沔’便是形容水流的盛貌,《沔水》篇中的'沔彼流水,朝宗于海’'沔彼流水,其流汤汤’,或许讲的并不是现实中的沔水。”
笔者认为小小小泡的观点,是对历史模糊的认知,他不知道从今陕西省安康市到湖北省江汉平原存在一条浩浩荡荡的网状水系就是沔水,没有将古“沔”字在形容水流盛貌,就浩浩荡荡沔水波纹,就是网状水系形态联系去考证沔水。故而,笔者认为古沔字造字者是考虑到了水流的盛貌而造象形字沔。小小小泡还误以为沔水“并不是现实中的沔水”。
谈到这里,有人会说,你许雨浓不能到沔城镇去找沔水,然后再下结论吗?
我的回答是:笔者找了。沔城镇南部是东荆河,从沔城镇到东荆河北岸,航空距离约六公里。根据这一水系与沔城镇的关系,如果说沔阳县治所设在沔水以北,东荆河是沔阳设县的沔水是最合理的坐标了。
东荆河明朝时称“芦伏河”,清朝称“冲河”,又有“襄河”、“中襄河”、“南襄河”等名称。网络搜索“东荆河”词条,内容如下:
东荆河位于长江中游下荆江以北,汉江下游以南的江汉平原腹部,上起潜江市龙头拐串汉江,下迄武汉市汉南区三合垸通长江,河流曲长173公里,是汉江下游唯一的分流河道。
从以上东荆河的走势与汉江分流来看,如果说古代沔阳县位于沔水以北,只有东荆河是最能让人信服的坐标。其理由有二:一,他是江汉支流;二,它称“襄河”。汉江在襄阳以下的别名不是也称“襄江”和“襄水”吗?然而,这样说东荆河就是沔水有些狭隘。
以上网络“东荆河”词条提到的“武汉市汉南区三合垸”,是指东荆河在今洪湖市新滩镇到武汉市汉南区汉洪大桥底下湿地入长江口。今洪湖市新滩镇到武汉市汉南区汉洪大桥底下湿地,由人工围成的“同心垸”、“五福垸”、“幸福垸”三垸,三垸秋冬季种油菜、小麦、大豆之类的夏收作物,夏季洪水来临之前收割,洪水退后又种。因此,这里在《资治通鉴》中既称猪口(这一带湿地至今都有野猪横行,危害垸里夏收作物),又称堵口(因人工围垸,堵塞了沔水泄洪)。如《资治通鉴》东晋元帝司马睿的永昌元年(322)十二月记载:“卓虽慕忠义,性多疑少决,军于猪口,欲待诸方同出军,稽留累旬不前。”就是指汉洪大桥底下的湿地,有野猪横行的猪口。
为了了解东荆河的历史,笔者找到1994年湖北省水利厅发布《东荆河堤防志》的内容。
东荆河位于长江中游下荆江以北,汉江下游以南的江汉平原腹部,上起潜江龙头拐串汉江,下迄武汉市汉南区三合垸通长江,河流曲长173公里,是汉江下游唯一的分流河道。两岸堤防全长344公里,其中东荆河修防处管辖田关以下两岸堤防317.156公里,是汉南和四湖地区重要防洪屏障。其保护范围,包括潜江、监利、洪湖、仙桃四县市85个乡镇、农场和436.48万人口。以及江陵,武汉市汉南区部分面积和人口。两岸物产丰富,农、林、牧、副、渔五业兴旺,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猪、鱼、禽、蛋和轻工产品出口基地,经济发达。1991年国民生产总值达53.93亿元,不但是荆州地区重要经济支柱,而且在湖北省乃至全国也占有一定的地位。
东荆河是江汉水沙运动的产物,原为古云梦泽的一部分。历经江汉二水复合冲积和水源关系不断演变而逐渐形成冲积平原河流。古往今来,东荆河地域江河串通,湖泊密布,水域辽阔,水源关系复杂。东荆河原本没有固定的河床,洪水灌入,即横冲直闯,危害肆虐。随着自然环境演变,历代劳动人民为了开垦这块肥沃土地,年复一年地修筑了东荆河两道顺水长堤,才成了现在的河道。
以上《东荆河堤防志》的介绍,既说明东荆河是汉江水沙运动的产物,又说明汉江是古云梦泽的一部分,还说明东荆河流域地区物产丰富。《东荆河堤防志》提到的荆江全长360公里,是指长江从今湖北省宜昌枝江市到今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城陵矶段的别称。
东荆河如今的河道是:从今湖北省潜江市泽口镇龙头拐接汉水南流,于监利县新沟镇东流,经湖北省仙桃市新沟镇、通海口镇、杨林尾镇、郭河镇,到今荆州洪湖市白庙镇至仙桃市杨林尾镇分为南北两支,北支经复兴场、张家棚接改道新河,至仙桃市五湖渔场东岸出仙桃市境,全长88公里;南支从仙桃市杨林尾镇经洪湖市黄家口镇,沿洪湖隔堤过仙桃市杨林尾镇壕口、官垱、吴家剅、新阳沟、茅草湖,出仙桃市境长38.5公里,是仙桃市与洪湖市的分界线。从茅草湖(原为洪湖市新滩镇芦苇站)到洪湖市新滩镇白斧池村(现并入胡家湾大队)汉洪大桥底下汇入长江,北面是今武汉市汉南区水洪乡新沟村,也就是水利系统所称的“武汉市汉南区三合垸”。汉南区三合垸是指一九五一年没有设洪湖县之前的称呼,设置洪湖市后,三合垸中的同心垸属于洪湖县新滩镇胡家湾大队管辖。”
东荆河与古称夏水的内荆河都在新滩镇北部注入长江(见卫星地图)。东荆河入长江口与仙桃市沙湖镇五湖渔场都在汉洪大桥底下汇入长江。汉洪大桥全长为6300米,是武汉市汉南区水洪乡新沟村与洪湖市新滩镇白斧池村的连接点。汉洪大桥底下的湿地,撤除三垸后,生长芦苇。解放前这里流传一句顺口溜:“过了新滩口,性命到了手。”说的就是汉洪大桥主桥4446米的泄洪口长满芦苇,芦苇滩延伸到仙桃市五湖渔场、新滩镇东湖大队、汉南区湘口农场等地,总面积约三十万亩。《洪湖赤卫队》拍摄,曾在这一带取芦苇荡景。
在东湖社区湖北文坛,有一位网名叫“荆楚沔阳”的作者,在《沔阳地名的来历》中说:“沔阳,顾名思义,'沔水之阳’也。湖北沔阳建制于南朝梁天监二年(503),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自古山南水北为阳,今天的沔阳在汉水之南,为什么不叫沔阴呢?这就要提到夏水。在水系不明朗的古代,沔水在沔境并非汉水,而是借用了夏水。借用的多了,连长江的一部分也曾经被称为沔水。《辞海》记载:'夏水,古水名。据《水经注》,故道从湖北沙市东南分江水东出,流经今监利县北,折东北至沔阳县治(今沔城)附近入汉水,自此以下的汉水也兼称夏水’。当时的沔阳县治在夏水之北,故名沔阳。”笔者认为荆楚沔阳先生的说法牛头不对马嘴。
我们把目光再投向古代称“夏水”的新滩镇内荆河。
翻开新滩镇的历史,在王莽代汉的公元9年,将南郡改称南顺郡,州陵县(治所在今湖北省荆州洪湖市东北四十里乌林镇黄蓬山)改为江夏县,江夏县治在今荆州洪湖市新滩镇。1951年5月,沔阳专区并入荆州地区专员公署;同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决定,将沔阳县东荆河以南区域,以及监利县东部、嘉鱼县长江北部、汉阳县西南部的毗邻区域划出,成立洪湖县。新滩口从汉阳县划出来的有内荆河以西的新滩镇政府所在地街道、胡家湾、夏家墩、庙湾村、下湾村、东湖大队、南到坪北村的汉阳沟;新滩镇内荆河东岸刘家墩、大兴岭、宦子口村、北洲村等地属于嘉鱼县。新滩镇北部东湖大队一带与仙桃市五湖渔场相邻,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这里流行这样一首民谣:“沙湖沔阳洲,十年九不收,若有一年收,狗子不吃锅巴粥。”既说明这里水害严重,又表明土地肥沃。
综上所述,沔阳县的沔水坐标还不明确,千百年来,不知道有多少学者在探讨。就象盲人摸象莫衷一是。
不过,通过以上的考证,笔者从中理解了《说文解字注》中汉江上游诸多水系通沔水,是因为沔水从今陕西省安康市到湖北省江汉平原段,与汉江浑然一体,所以不懂历史的人认定:沔水就是指汉江,汉江就是沔水。于是,以误传误,导致形成了广泛“共识”;在这一共识下,三人成虎。
如果有人与笔者的观点一样,不认同东荆河、内荆河就是沔阳设县的沔水坐标,就和笔者去考证一下楷化后的沔字。“沔”字楷化者特别用心,他将汉江在今襄阳市襄州区张湾镇淯水入沔水大转弯段,以“沔”右边上部类似“正”字的一横来表示,“正”字中间结构,表示今湖北省荆门京山市和湖北省潜江、仙桃等地,也表示沔水是网状形态;类似“正”底部的坚横,表示内荆河与东荆河;左边三点水,表示沮水(此沮水不是发源于发源于秦岭山脉南麓陕西省留坝县与凤县交界处、古称東狼谷的沮水,而是发源于今湖北省十堰市房县西南荆山,东南流至今湖北省宜昌当阳市与漳水汇合的沮水;沮水和漳水在今当阳市汇合后,合称沮漳河,流经今湖北省荆州市区西南汇入长江)、漳水、江汉运河(也称扬水、子胥渎)等水系;沔字右边竖弯钩,就是从襄阳到武汉市汉阳区汉江从龟山脚下入长江口。最后连沔水汇入长江的一钩也表现出来了。草书简体沔字更干脆利落,除了左边三点水保留,右边简化到类似“弋”字,表示汉江从襄阳到武汉市入长江的线条形状。从楷化后的沔字来看,说明沔水既复杂又浩瀚。
有人会说:如果你许雨浓将江汉平原的复杂水系都视为沔水,怎样解释沔阳县的来历呢?
笔者认为,要想破解沔城镇与沔水的迷底,我们得先说沔城镇的玉带河。沔城镇的玉带河古称漕河,俗名王保河。位于仙桃市东荆河与通州河之间,发源于今东荆河以南之柳口。清朝同治四年(1865),监利县东荆河杨林关溃口,冲断王河口,故东荆河以北的漕河从王河口起,北流至沔城镇莲花池折向西流,绕旧城南门、西门、北门,至七里城折向东流,宛若玉带,故名玉带河。流经铁泥坝与东荆河平行东流苏杨马口,折向北流经白鱼嘴至张沟入通州河,全长35公里。
笔者介绍沔城镇玉带河的前世今生,就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汉江上游发源于今陕西省西宁强县的玉带河,乃是汉江三源之一。我们从沔城镇的玉带河取名来看,是人为、还是巧合?从这一巧合看来,沔阳县设县,后人有借用玉带河为县名之嫌。这是笔者对沔阳县来历的第一个通俗狭隘的解释。另外,梁武帝设置沔阳郡时(治所与沔阳县同城),由于晋朝的沔水名称已经变得复杂,导致他不能准确界定沔水区域。从西晋到东晋,沔水既有沔阳、沔南、沔北、沔中之称,又有沔西、沔阴、荆沔等名称:
《资治通鉴》咸康五年四月记载:“然此但论征西既至之后耳,尚未论道路之虑也。自沔以西,水急岸高,鱼贯溯流,首尾百里。”
《资治通鉴》咸康五年九月记载:“九月,石闵败晋兵于沔阴。”
《资治通鉴》永嘉二年十二月记载:“成平寇将军李凤屯晋寿,屡寇汉中,汉中民东走荆沔。”
《资治通鉴》永嘉六年十二月记载:“顗始至州,建平流民傅密等叛迎杜苾,苾别将王真袭沔阳,顗狼狈失据。”
以上原文就是从丹江口市到江汉平原以及江汉平原周边相邻地带的沔水多种名称,说明沔水因浩大而地域辽阔。因此,《资治通鉴》升平五年(361)四月,桓温任命弟弟桓豁都督沔中七郡(即襄阳、竟陵、江夏、南郡、新野、义城、顺阳七郡。供参考)的军事。
除此之外,汉江和沔水在枯水季节高度重叠的段面,《资治通鉴》将这一重叠段面称为“沔江”。如,晋愍帝司马邺的建兴元年(313)八月记载如下:
陶侃使参军王贡告捷于敦,敦曰:“若无陶侯,便失荆州矣!”乃表侃为荆州刺史,屯沔江。
以上荆州刺史陶侃屯兵的沔江,就是指今武汉市蔡甸区到汉阳区龟山脚下汉江入长江段面,是汉江、沔水在枯水季节重叠段面。有人会问,你许雨浓怎么证明今武汉市蔡甸区到汉阳区龟山脚下汉江入长江段面,就是史料中所指的沔江?笔者的证据如下:
杜苾将王真袭陶侃于休障,侃奔滠中。周访救侃,击苾兵,破之(《资治通鉴》建兴二年三月)。
以上原文是《资治通鉴》晋愍帝司马邺的建兴二年(314)三月记载。意思是指叛军首领杜苾带领王真到林障城(位于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东北汉江南岸)袭击荆州刺史陶侃,陶侃逃往滠中(指今湖北省孝感市与今武汉市黄陂区以南滠河中段地区,滠河入长江口位于今武汉市轻轨汉口北站附近)。周访增援陶侃,打败了杜苾。
这就是梁武帝在设沔阳郡和沔阳县前的沔水复杂名称,梁武帝在501年从襄阳走江汉平原到今武汉市汉阳区龟山脚下汉江入长江这段征程时,深感沔水名称复杂,所以他夺取天下后,迅速为汉江、沔水定出准确的地名,这样既便于军事指挥,又便于行政。
沔阳郡只管辖沔阳、云杜二县,说明梁武帝在告诉后人,沔阳、云杜二县坐落在江汉平原的沔水中心区域,有别沔中七郡,就以诸葛亮时代的荆州北部沔水来命名沔阳县,就像今湖北省与湖南省以洞庭湖、河北省与河南省以黄河取名一样:这就是沔阳县的来历!
考证了楷化的沔字和沔阳县的来历,我们对沔水和沔阳设县有了清楚的认识。那么,沔水称夏水,夏水称沧浪水又是怎么回事呢?
丹江口水库,位于汉江中上游,分布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和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水域横跨鄂、豫两省,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在东晋沔水延伸到这一带。
三、夏水与沧浪水考
《水经注.卷三十二》对夏水有如下的记载:
夏水出江津,于江陵县东南的江津豫章口,东有中夏口,是夏水之首,江之汜也。
以上原文中的“江津”,是指今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西部长江北岸的一个长江渡口。“江津豫章口”是指春秋晚期楚灵王芈围六年(前535)修筑的离宫章华台(又称章华宫。此台位置有争议,另一说位于湖北省潜江市龙湾镇附近),也称豫章台而得名。坐落在今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江津东路和红门路交汇处太师渊公园。公园位于长江西北,从太师渊公园到长江北岸边,航空距离约二公里。太师渊公园西北离当年楚国首都纪南城遗址约十五里。太师渊原名叫章台渊、台寺渊、荷叶渊等名。后来改名太师渊,是为了纪念明朝太师张居正而取名。“夏水出江津,”说明夏水是从今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太师渊公园处进入长江的。“夏水之首”是指夏水到江陵县东南入长江的最先一个出口。“江之汜”,是指夏水流入长江形成的支流。
《荆州志》记载:
屈原所谓过夏首而西浮,顾龙门而不见也。龙门即郢城之东门也。又东过华容县南。又东至江夏郡云杜县,入于沔。
以上原文中的华容县,不是今湖南省岳阳市的华容县,而是治所在今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北华容故城的华容县。曹操赤壁大战失败后,走的华容道就是指今监利县汴河镇至毛市镇一段。其中“又东至江夏郡云杜县,入于沔。”云杜县治所在今湖北省荆门京山市新市镇,云杜县当年管辖地域到今天湖北省仙桃市北部,“入于沔。”说明夏水延伸到了今湖北省荆门京山市。
据北宋太宗赵光义(939-997)时期的地理志史《太平寰宇记》记载:
江陵西南二十里有虎光渡口。南江从此东南流注入澧水,而北江则沱水也。其后北江渐盛,南江渐微,世反而以南为沱,北为江水矣。夏水在城东南,东流入监利县界,又东流入汉阳府沔阳州界。
原文中的“虎光渡口”,位于今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西南龙洲南岸。《读史方舆.七十八卷.湖广四》记载:“虎渡口府西南二十里。《志》云(是指《荆州府志》记载):龙洲南有虎渡里。后汉时,南郡太守法雄(?一117年)有优异政绩,猛虎渡江而去,因此得名。”
以上史料中的“夏水在城东南,东流入监利县界,又东流入汉阳府沔阳州界。”是东汉到北宋时期对夏水东西向长度的界定,指内荆河。
今天洪湖市新滩镇内荆河从长江口一直上溯到今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从江陵县向西北承接江汉平原西南部的沔水,与东荆河水系相通,都延伸到荆门京山市,东荆河流到新滩镇白斧池村汇入长江后,继续向北汇入今湖北省仙桃市东南部的太白湖(今已消失)。
太白湖大概形成于南北朝时期,最早的文字记载不详,但《水经注·沔水》中记载:“沔水又东迳沌水口,水南通沔阳县太白湖,湖水东南通江,又谓之沌口。”
原文提到的“沌口”是古镇名,位于今武汉市汉阳区东南。是沌水、太白湖入长江口,同时也是东荆河入长江口。沌水上接沔阳诸水,夏、秋二季水涨可以通航,古时常为武昌至江陵县之间江运别道。西晋愍帝司马邺的建兴年间(313年四月—317年三月)初期,王敦以陶侃为荆州刺史,镇守沌口镇。
《水经注·江水》记载:“江水左得湖口,水通太白湖。”
明朝人朱衣撰《嘉靖汉阳府志》记载:“太白湖在县治西一百里,九真山(位于今武汉市蔡甸区,目前是九真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区域,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南。其水西接沔阳,广袤二百余里。春夏与新滩、马影、蒲潭、沌口等湖合而为一。”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夏水》中记载:“夏水,今名长夏河。上流为太晖港,自湖北省江陵县西北,南流折东,至沙市称沙市河(现代称龙门河、便河),折北汇为藕塘、海子二湖,又东为马子、太白诸湖,东南出为角庙河,汇为三湖,又东南出,汇为白鹭湖,又东南出,经监利县,折东为习家河,又东北经沔阳县,南注大江,今之长夏河,首不出江而尾不入沔,道与古异矣。”说明夏水到清朝晚期水道有变化。《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是1931年5月由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出版,作者是臧励和(1875-?),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他的时代与郦道元时代隔了一千多年,其说法我们这一代人还能读懂,他所提到的“马子、太白诸湖,东南出为角庙河,汇为三湖,又东南出,汇为白鹭湖。”这些湖泊有的已经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因人为造田消失,若干年后,人们考证夏水就没这些参照坐标了。
以上《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夏水》中提到“太晖港”,位于今荆州市城西,现名太湖港。其中的“太晖观”位于湖北省荆州城西门外约一公里处。今有太湖水库,引长江水到江汉运河,延伸到江汉平原第三大湖长湖(就是《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提到的海子湖)。是全国唯一著名的“四库连江”大型活水库。总承雨面积190平方公里,灌溉农田40.53万亩;“又东为马子”,马子湖位于荆州市沙市区观音垱镇习口村,原来是长湖边一个洼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左右围成了内垸;“角庙河”位于今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观音垱镇,与湖北省潜江市相邻,靠近长湖;“汇为三湖”指江汉原平四湖之一的三湖,三湖位于荆州市江陵县,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左右,因人工造田围垸消失;原文“汇为白鹭湖”,指江汉平原四湖之一的白露湖,白露湖位于荆州市江陵县,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左右填湖造田消失。
也就是说,夏水(其实就是沔水)到臧励和时代称长夏河。夏长河在明朝末期的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湖广三》卷77,就有记载:
沔阳州南四十里。《志》云,襄水为汉之潜,而长夏河即夏水,江之沱也。自监利县流入境,东为大马长川,过沙口,又东北过柴林河,至直埠,与汉水合(《方舆纪要》的作者是清朝初年顾祖禹,中华书局2005年版本)。
以上史料意思是说,夏长河在沔阳州城南面四十里,这正好是沔城镇到新滩镇内荆河的距离。由此看来,夏水从东汉晚期到清初就有不同的变化。笔者以“夏长河”取名的来历说起。“长夏”的意思有二:(1).指阴历六月。《素问·六节藏象论》记载:“春胜长夏。”王冰注:“所谓长夏者,六月也。”(2).指夏日。因其白昼较长,故称。《读史方舆纪要》原文中的“江之沱”,是指荆州城沱水在今湖北省宜昌枝江市东;古江水至此分为南北二流,南流为长江正流,北流成为后世南流,称之为微,沱水转成正流,就是今湖北省荆州松滋市新江口镇附近的一段长江。
也就是说,那时的长夏河是指夏天涨水汇集而形成的洪水。是南方梅雨季节降雨形成,波及江汉平原、丹江口水库以及陕西省安康市,所以称夏长河。夏长河尽管因地理、水系在不断变化,但笔者相信最起码在许慎、诸葛亮时代它就是江汉平原乃至丹江口水库形成形如网状的沔水。
有人会提出质疑说:“不对!既然你许雨浓认为长夏河是沔水,由云梦泽演变而来。那么,为什么江汉平原又有沮水、漳水、东荆河、内荆河、江汉运河、通州河、柴林河、州河、沌水、角庙河、玉带河等等大大小小的河流与湖泊呢?”
笔者的回答是:由于沔水面积大、流域广,分段、分流、分区域,由湖泊、河流形成的网状辽阔水系,所以不同区域起不同名称不足为奇。比方说,汉江分段起名沔水、沧浪江、襄江等名,长江分段起名沱沱河、通天河、金沙江、川江、荆江、浔阳江、皖江、扬子江等名,东荆河在今武汉市汉南区国营农场湘口到汉南区乌金街又称顺通河。原因是这些水系庞大,人们为了有系统、准确地定位地名,所以对一水取了不同的名称。故而,汉江在今武汉市汉阳区龟山脚下入长江的出口,既称汉口,又称沔口,同时还称夏口和鲁口(古代龟山称鲁山而得名),就说明沔水多名是正常的,因其水系复杂,汉、夏、沔等水系夏季浑然一体。
由于时代的变迁,到了明、清两朝,人们一直对汉、沔、夏三水水系的混淆,就逐渐误认为沔水就是指汉江。这样,人们将考证沔阳县的沔水目光,就紧紧地盯在了内荆河和东荆河,甚至“荆楚沔阳”先生说“沔水是今仙桃市张沟镇古州河”,也成了沔阳县来历的沔水坐标;小小小泡在《汉沔之辩》中无奈地说:“'沔水’是实指还是虚指,却是一个大大的问号”等谬论。
根据《明史·地理志五》关于夏水记载:“沔阳州合沔水,故沔水亦兼夏水之名”。这里指的是东荆河、内荆河就是沔阳州的沔水,所以内荆河古称夏水。东荆河在新滩镇白斧池村入长江,并不是它下游终点,它在新滩镇东湖大队还有一条北上的河床,到武汉市汉南区国营农场湘口街道分流,进入通顺河,蜿蜒曲折,一路狂奔,连通武汉市蔡甸区黄陵镇黄陵大桥的长河,多处分流,进入沌口经济开发区沌口街万家湖社区东荆河大道南面四百米左右,在武监高速江滩特大桥桥下汇入长江。
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在《古尚书注》中说:“沧浪之水,今谓之夏水。”说明夏水就是沧浪水。有人会问:你许雨浓如何解释郦道元在《水经·夏水注》中所说:“夏水出江津于江陵县东南,又东过华容县南,又东径监利县南,又东至江夏云杜县入于沔。”和《汉书·地理志》所载:“夏水首受江,东入沔,行五百里。”的呢?。
笔者认为,要想解释清楚这一现象,我们不得不从沧浪水说起。百度百科对沧浪水解释说“沧浪水是在《孟子·离娄》中记载,孔子周游列国时听到小孩子唱了一支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笔者认为,这一说法显然是把沧浪水的记载延后了。据笔者所知,事实在春秋早期,齐国大夫宁戚就有关于沧浪水的诗曰:“沧浪之水白石粲,中有鲤鱼长尺半。敝布单衣裁至骭,清朝饭牛至夜半。黄犊上坂且休息,吾将舍汝相齐国。”(见宁戚《饭牛歌》)
宁戚早于孔子一百多年,如果按照百度百科另一种解释,说沧浪是指在今湖北省丹江口市西北地名沧浪洲的话,就有些牵强附会。宁戚是春秋卫国人,至于他是否到过楚国,我们不知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诗中“沧浪之水白石粲,中有鲤鱼长尺半。”说明沧浪水与渔夫捕鱼有关。故而才有《渔父》之诗的诞生,《渔父》诗中沧浪之水清兮,是指没有下暴雨、夏至节前后形成的仓促潮水(这种潮水不等同于长江中的潮汐。尽管目前笔者不知道这种仓促潮水发生与终止的准确时间,但知道其时间不长),沧浪水可能因这一潮水仓促而得名;《渔父》诗中的沧浪之水浊兮,是指夏天下暴雨形成的洪水。可以濯我足,说明沧浪水与夏天有关,不然,怎么到河里洗脚呢?
有人会问,你许雨浓怎么认定沧浪水就是指夏水中的潮水?这就是笔者在本文中自始至终强调,沔水就是网状水系的原因。大家想想,从丹江口水库,到江汉平原,都是由不同河流与湖泊组成的网状水系,这一水系中,有大量滩涂与洼地,只要到夏至节前后出现仓促潮水,就是捕鱼的最佳渔场。为了证实这样的潮水存在,笔者考证沧浪水时,打电话给宜昌文联秘书长杜鸿先生,他家住宜昌市长江边,当我提到长江、汉水中的潮水现象,他马上记起小时他上学遇到潮涨,大约一个小时左右涨落一次,每次涨起约一尺左右,退潮时,滩涂、洼地涉水捉鱼的趣事;我又问我的同辈人许道魁,他说他防汛时,往往看退潮水位才知道江水涨了多少;我还问同学熊忠梁,他说他曾经在汉洪大桥底下湿地砍柴,正遇潮水,鱼儿涌到滩涂,他用竹扁担劈鲤鱼。所以笔者认为宁戚所说的“沧浪之水白石粲,中有鲤鱼长尺半。”就是指夏至节前后出现的仓促潮水。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江河在没有被工业污染,才有大量鱼儿随潮水而涌,潮水退下时,人们都会到滩涂捡鱼,到洼地捕鱼。由于捕鱼的渔罩(用竹制的捕鱼工具,见下图)与水形成呛亮声,所以笔者认为:沧浪水又与因鱼罩与水形成呛亮响声得名有关。今天丹江口水库一带的汉江称沧浪江,今湖北省仙桃市一带又称沧浪河,就是因为这二地有大量的滩涂、洼地,是天然渔场,才有沧浪江与沧浪河的名称;再联系《水经·夏水注》中所说:“夏水出江津于江陵县东南,又东过华容县南,又东径监利县南,又东至江夏云杜县入于沔。”和《汉书·地理志》所载:“夏水首受江,东入沔,行五百里。”说明江汉平原上的沧浪水在汉朝夏天所形成的面积,西从今湖北省荆州市,北到今湖北省荆门京山市,东到今武汉市汉阳区龟山脚下汉江入长江处的面积,这是东汉到南北朝时代云梦泽演变成江汉平原过程时的面积。由此,我们对郑玄所说的:“沧浪之水,今谓之夏水”就不难理解了。又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丹水》记载:“水出丹鱼(首字“水”,是指今湖北省十堰丹江口市丹江水库一带的丹水)。先夏至十日,夜伺之,鱼浮水侧,赤光上照如火。”
以上是笔者对夏水、沔水就是沧浪水的考证,至于是否正确,还有待水利专家与历史学者进一步考证。
现代人在洼地用竹罩捕鱼
四、汉阳镇的来历
有人会说,古人既然以“水北为阳”,你许雨浓怎么解释今天的汉阳区,历史上为何取名为汉阳镇的呢?因为汉阳区在龟山脚下的汉江南岸呀!
笔者认为,要想把汉阳镇的来历说清楚,首先得从明朝宪宗朱见深说起。朱见深的成化年间(1465—1487)将汉江改道,把汉江与江汉平原的一些复杂的河流、湖泊合为一体,再把汉江位于今武汉市汉阳区江堤乡的主要泄洪口废除,只留下今汉阳区龟山脚下的汉江入长江口。武汉三镇(即汉口镇、武昌镇、汉阳镇)建汉阳镇时,以汉阳区江堤乡的汉江泄洪口为坐标,汉阳区位于当年汉江泄洪口北岸,因此,今武汉市纱帽镇称汉南区。
事实上汉阳区在龟山脚下的汉江入长江口,远比汉阳区江堤乡的汉江泄洪口出名,为何小小的汉江口比大大的汉江泄洪口出名呢?是因为龟山脚下的汉江入长江口,一年四季都在迎接八方来客,而汉江泄洪口只有在夏季才显露出它狂野本性。所以夏口、沔口、汉口、鲁口四块金牌,都戴在了龟山脚下汉江入长江口这位古老而年轻的名星脖子上。江陵县的江夏口(指今湖北省荆州市夏水入长江口。如《资治通鉴》晋安帝司马德宗的义熙十一年【451】二月记载:“裕使其婿振威将军东海徐逵之统参军蒯恩、王允之、沈渊子为前锋,出江夏口。”是指刘裕征讨荆州刺史司马休之出的江夏口,就是指当年江陵县夏水入长江口),汉阳区江堤乡的夏口,新滩镇的夏口,好像已经被世人遗忘。
有人会说,你的证据呢?
让我们进入历史。东汉献帝刘协的建安十三年(208)正月,孙权决定西征江夏郡太守黄祖。黄祖用两艘艨艟舰封锁沔口(也就是位于今武汉市汉阳区龟山脚下汉江入长江口),然后又用粗棕缆绳捆绑巨石作为船碇,船上有一千人作为弓弩射手,这些人轮流发射飞箭,其密集程度如雨,导致吴军无法越过封锁线。
此时,东吴方面以偏将军董袭和别部司马凌统作为先锋,各率敢死队一百人,为了严防箭射,每人身披两副铠甲,乘大船冲入黄祖的艨艟舰之间。在万箭齐发的险境中,董袭迅速抽刀砍断固定艨艟舰的两股棕缆,艨艟舰随着汉江水横冲到长江的江面上,东吴的大军才冲出了封锁前进。接着黄祖命令都督陈就率领水军迎战。东吴的平北都尉吕蒙阻止其前锋,亲手砍下陈就的头颅悬挂示众。随着战局的转变,吴军乘胜实行了水、陆追击,逼近夏口城(指刘表部将黄祖在龟山北麓筑的却月城,却月城被东吴在208年正月攻破后。刘表之子刘琦又在龟山南麓建了鲁山城,也称夏口城。东吴黄武二年【223】,孙权筑夏口城于黄鹄山【即今黄鹤楼的蛇山】)。吴军出动了全部的精锐部队,对夏口城进行猛攻,等到攻陷城池后,又大肆屠杀无辜的民众。
再如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姜夔《清波引》词序:“余久客古沔,沧浪之烟雨,鹦鹉之草树……”都说明今天武汉市汉阳区龟山脚下汉江入长江口既称汉口,又称沔口,同时还称夏口和鲁口。当我们了解到汉、沔、沮、夏、沧浪五水的关系与方位,就能读懂有关历史战争中涉及到的沮水、沔水、夏水、沧浪水不等同于汉水的关系了。
新滩镇到武汉市大桥收费站,收费站下就是东荆河入长江口。水利部门所称的三垸也在桥下。
新滩镇内荆河上的排水闸,1957年修建,从排水闸到内荆河入长江口约三公里。排水闸左边是大兴岭村,我六岁迁新家在排水闸左边下坡处。右边是内荆河新滩镇张家地、上湾、中湾等村。
五、小 结
通过以上考证,笔者发现了一些问题。第一,我们把沔阳设县时代的记载搬出来,就知道沔阳县在设县之前的沔水现状。
沔阳属古“云梦泽”。据沙湖、越舟湖出土文物证明,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开拓生息。传说大禹治水,分天下为九州,沔阳在九州之一的荆州域内;夏、商时为荆州域。
西周建立后,周成王封鬻熊之后于荆山子男之田称荆楚,春秋时为郧国、州国地,东周桓王十一年(前701年),郧、州、隋、绞、廖等国伐楚,为楚国所灭,遂属楚地,地近楚郢都;周昭王伐楚,卒于江上而不返;楚平王游云梦,驻跸排湖,屈原遇渔父,歌沧浪之水。
秦灭六国后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本地属南郡;汉承秦制,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分南郡东境为竟陵、云杜两县。沔阳西北为江夏郡云杜县地、东南为南郡州陵县地;汉高祖诈游云梦擒韩信;汉武帝时在郡之上复设州,分天下为十三州,仍隶属荆州南郡。
三国时云杜、州陵属吴地,魏蜀吴共争荆州,赤壁之战即发生于沔阳南部(今洪湖)附近,后荆州大部为吴所有,南郡亦属之。
晋灭吴后不久进入“五胡十六国”时代,北方战事频繁,荆州成为南朝北方军事重镇;南朝地少民多,遂将地划分为较小的郡县便于管理。
南朝梁武帝天监二年(503年),始于本地置郡设县,因地处沔水以北而称沔阳郡——是为建制之始。分竟陵郡设沔阳郡,领云杜、沔阳二县,沔阳县由云杜(县治今剅河附近)析置。置州城郡,领州陵县,县治今新滩口;置营阳郡,领惠怀县,县治今张沟附近(见网上百度百科“仙桃市”词条历史沿革)。
以上是网络上《仙桃市志》记录,是仙桃市从远古到南朝梁时代的历史,至于其中有多少真实性,我们只有多方考证才能确认。比方说,原文“领州陵县,县治今新滩口”是错误的,因为州陵县汉朝的治所在今湖北省荆州洪湖市东北四十里乌林镇黄蓬山,而不是新滩口。新滩口是王莽代汉的公元9年,将南郡改称南顺郡,州陵县改为江夏县,江夏县治所从乌林镇黄蓬山迁到今洪湖市新滩镇。如果说新滩口是州陵县治所,也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王莽在公元23年九月覆灭,江夏县恢复为州陵县,新滩口仍然是县治。假若如此,《仙桃市志》就应该有凭证,把过程介绍清楚。
随着历史的变迁,好多地方志有误或记载不详,往往以误传误,最后导致我们的历史面目全非。笔者在此强烈呼吁,《江陵县志》与《荆州市志》应该把荆州设市之后,江陵县与荆州市地域与县城分出荆州城的关系介绍清楚,因今天的江陵县不是古代江陵县,汉朝的江陵县包括了今天的荆州市城区和周边部分地区,今天的江陵县城从荆州市内迁出,导致人们介绍古代江陵县治所时,仍然认为江陵县治所在今湖北省荆州市城区,而事实上1998年10月,江陵县政府从今天荆州市区迁到了今江陵县郝穴镇。如果我们再说江陵县治所在荆州城区就是错误的了。与之相同,荆州治所也在今湖北省荆州市城区,而不再是江陵县了。读者可参考笔者撰写的《何处是荆州》一文。又比喻说,历史上赤壁大战古战场只有一个,只因苏东坡有一首《赤壁怀古》的绝唱,就有了黄冈的文赤壁;因赤壁大战遗址有旅游之利可图,又有了武汉市江夏区金口镇的赤壁(指位于金口镇南约八里长江边的金矶山,又名赤矶山);而真正的赤壁古战场在无奈之下,于1998年6月11日,干脆将蒲圻市改名为赤壁市。这既是读者的无奈,又是历史的可悲,导致读史、写史的人出现尴尬,甚至于有些尴尬成为了美谈。比方说,历史上压根儿就没的貂蝉,吕布只不过与董卓的侍女通奸,在《三国演义》中,这位侍女就变成了王允的歌姬,最后派生成为我国四大美女,让历史学家啼笑皆非。
现在的仙桃市张沟镇,从《仙桃市志》来看,曾经是营阳郡惠怀县的治所。笔者在《东晋南北朝舆地表》查到惠怀县,惠怀县应该是东晋安帝司马德宗(382―419)的义熙十三年(417)在州陵县西北设置,隶属荆州江夏郡,而营阳郡是三国时期东吴末帝孙皓的宝鼎元年(266),分零陵郡南部设置,郡治在营浦县(治所在今湖南省永州市道县濂溪街道办事处一带)。管辖营浦县、营道、舂阳、泠道四县。属荆州管辖。《仙桃志》所说的惠怀县是侨置,而不是《仙桃市志》所说的开始就设在张沟镇。据《州国.荆州州国》记载:“时至公元551年,北朝西魏文帝萧宝炬撤销州陵、惠怀二县,设置建兴县,县治设在今仙桃市沔城,隶属荆州沔阳郡(见《西魏书.三》《辞海》)。”《仙桃志》就没有介绍清楚惠怀县侨置的过程;
第二,关于荆州。西汉时的荆州大致管辖今湖南省、湖北省大部、河南省西南南阳和信阳地区,另外加广东、广西、贵州边界与当年的荆州接壤地区。治所无法考证。东汉荆州管辖南阳郡、南郡、江夏、零陵、桂阳、武陵、长沙、章陵八郡,赤壁大战后,东汉荆州八郡刘备占领了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四郡;孙权夺取了南郡、江夏二郡各一部;曹操占领了荆州南阳、章陵二郡和南郡、江夏二郡的各一部。其中孙权的南郡一半,是在一年多的“南郡之战”后,建安十四年(209)十二月才真正占领。笔者介绍一下刘备借荆州的情况。俗话说“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而事实上刘备借的只是当年的荆州南郡孙权夺取的一部分,所以笔者曾以“刘备借荆南——有借无还”取代。原因是:赤壁大战后,刘备以今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当时称孱陵县)作为荆州临时治所,就改“孱陵县”为“公安县”。刘备借到孙权的南郡城(位于今荆州市区纪南镇一带,当年属于江陵县管辖)以后,将荆州治所迁到现代的荆州城。汉献帝的建安二十年(215)五月,孙权要刘备归还荆州城时,双方进行了战争,最后有人说曹操将要攻打汉中,刘备担心失去益州,派使者向孙权求和,就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三郡归还孙权,南郡、零陵、武陵三郡以西划归刘备。三国之后,荆州治所侨置的地方很多,特别是南北朝时期;
第三,《千古悠悠——何处说荆州》的作者罗亚蒙(代表作《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上下卷300万字,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在文中说:
秦灭楚后为江陵县治,始有城池,称“江陵城”。西汉武帝时荆州刺史治江陵,始称“荆州城”(见《人民日报》2000年12月09日第五版)。
而事实上周赧王三十七年(前278),秦国派大良造白起进攻楚国,占领了纪郢城(位于今湖北省荆州市纪南镇。当年江陵地域),于是在江陵县设置南郡。直到三国刘备借南郡前,江陵只是南郡治所,不知罗亚蒙先生说汉武帝分天下为十三州,荆州治所在江陵县的证据何在?罗亚蒙先生更有待商榷的地方是说“始有城池”,意思是说江陵才有了城池。而春秋楚文王熊赀元年(前689),楚国迁都于郢,指的就是今荆州市纪南镇,纪南镇位于秦时江陵县城区。
在“国学大师网络数据库”,对荆州古城有这样的记载:“即湖北省江陵县城。地处长江流域中游,镇巴蜀之险,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战国时即为楚之船官地。秦灭楚后,成为历代封王置府的重镇。古城传为三国时蜀将关羽所筑,原为土城。南宋始建砖城,元初拆除,明初又建,明末被毁。现有城墙,为清顺治三年(1646年)依旧基重建。城墙高近9米、厚约10米、周长9.3千米,东西长,南北短,呈多边形,城墙、城门、敌台、堞垛等均保存较好,起伏曲折,状若游龙,气势雄伟。六座城门之上曾建有城楼,东为宾阳、望江,南为曲江,西为九阳,北为朝宗、景龙,惜大部废圮或改观,惟道光十八年(1838年)重修之朝宗楼尚存古朴之制,屹立于拱极门城头。重檐歇山式顶,高敞轩朗,巍峨壮观,登临眺望,城内楼房鳞次栉比,城外护城河,宛如玉带环绕。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此可见,荆州在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四月,设置十三州刺史部,荆州治所并不在当代荆州城。《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等权威史料中,都没有明确记载汉武帝设置十三州、荆州治所在江陵县。在汉武帝乃至赤壁大战之前,江陵县是“封王置府的重镇”。说明荆州城是在刘备借荆州后,由关羽开始个建,而不是汉武帝时代修建;
第三,关于章华台。现代考古章华台遗址于1987年发掘,位于潜江市龙湾镇。西距纪南城遗址50千米。目前网上介绍说是楚灵王所建的章华台,亦称“细腰宫”。
1999年出版的《辞海》,根据1986年潜江龙湾发掘章华台,把古华容县城(指治所在今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的华容县)的地理位置也定到了今湖北省潜江市西南。章华台究竟建在哪里,目前有湖北说和湖南说。还有晋史提到“江津豫章口”的章华台,这也是一个扑朔迷离的话题,历史上楚国多次迁都,有纪郢、湫郢、鄢郢、陈郢、寿郢等等。荆楚文会研究会会长王生铁先生认为楚国都城有十九处,还有说二十四处的,这些郢都都有可能建章华台,我们对潜江市龙湾镇的章华台就要慎重认定就是楚灵王所建的章华台。
笔者补充以上三点,就是为了让读者进一步认清我们的历史复杂与考证的艰难,我们要有辩证的观察力,才有可能发现历史的真迹。
附件一:
西汉十三州不何没有治所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四月,根据《尚书·禹贡》《周礼·职方》,将京畿以外的地区划分为青、兖、徐、豫、冀、荆、扬、幽、并、凉、益、交阯、朔方十三州时,设刺史一人,由皇帝直接任免。刺史每年八月“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时的刺史类似今天中央巡视组,对各省官员进行调查检举,纠正贪腐。如,曹丕在黄初元年(220)任命贾逵为豫州刺史,《资治通鉴》记载如下:
逵曰:“州本以六条诏书察二千石以下,故其状皆言严能鹰扬,有督察之才,不言安静宽仁,有恺悌之德也。今长吏慢法,盗贼公行,州知而不纠,天下复何取正乎!”其二千石以下,阿纵不如法者,皆举奏免之。外修军旅,内治民事,兴陂田,通运渠,吏民称之。王曰:“逵真刺史矣。”布告天下,当以豫州为法;赐逵爵关内侯(《资治通鉴》黄初元年七月)。
贾逵的意思是说:“一个州的刺史,本来是以六条诏书(又称“六条问事”。指汉武帝给十三州刺史颁发的诏书,规定了刺史的权力和职权范围。其六条规定是:一,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刻暴,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訞祥讹言;四,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五,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六,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也)监察二千石高官及其以下的官员,所以在考察报告中都使用威严雄武、有督察官员之才等虚假之辞;而不是说他们安详、平和、宽厚、仁爱在治理一方,有谦谦君子之德。如今郡太守不重视法令,致使盗贼公开抢劫,刺史即使知道也不追究。这样下去,国家还能走上正路吗?”贾逵在豫州担任刺史期间,对放纵坏人,不按法令办事的官员,二千石以及以下的官员,都一律上奏朝廷罢免。他还对外整顿武备,对内认真处理民事纠纷,开垦粮田,疏通转运粮食的水道,受到官员和百姓的称赞。曹丕称赞说:“贾逵才是真正的刺史。”[1]
作者简介
许雨浓,一九五七年三月八号出生,武汉作协会员,代表作《历代帝王趣谈》曾在各种刊物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