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子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論語·子路
|
|
|
論語·子路
《論語·子路》是出自《論語》的文章,共有30篇,有關於如何治理國家的政治主張,孔子的教育思想,個人的道德修養與品格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
本篇引語
論語 本篇共有30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欲速則不達」; 「父為子隱,子為父隱」;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言必信,行必果」;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本篇包含的內容比較廣泛,其中有關於如何治理國家的政治主張,孔子的教育思想,個人的道德修養與品格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
詳細解析
解析一
【原文】 13·1子路問政。 子曰:「先之勞之。」 請益②。曰:「無倦。」 【注釋】 ①先之勞之:先,引導,先導,即教化; 之,指老百姓。做在老百姓之前,使老百姓勤勞。 ②益:請求增加一些。 ③無倦:不厭倦,不鬆懈。 【譯文】 子路問怎樣管理政事。 孔子說:「做在老百姓之前,使老百姓勤勞。」 子路請求多講一點。孔子說:「不要懈怠。」
【原文】 13·2仲弓為季氏宰,問政。 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曰:「焉知賢才而舉之?」 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 【注釋】 ①有司:古代負責具體事務的官吏。 ②諸:「之乎」二字的合音。 【譯文】 仲弓做了季氏的家臣,問怎樣管理政事。 孔子說:「先責成手下負責具體事務的官吏,讓他們各負其責,赦免他們的小過錯,選拔賢才來任職。」 仲弓又問:「怎樣知道是賢才而把他們選拔出來呢?」 孔子說:「選拔你所知道的,至於你不知道的賢才,別人難道還會埋沒他們嗎?」
【原文】 13·3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 名不正,則言不順; 言不順,則事不成; 事不成,則禮樂不興; 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 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注釋】 ①衛君:衛出公,名輒,衛靈公之孫。其父蒯聵被衛靈公驅逐出國,衛靈公死後,蒯輒繼位。 蒯聵要回國爭奪君位,遭到蒯輒拒絕。 這裡,孔子對此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②奚(xī):什麼。 ③正名:正名分。 ④迂:迂腐。 ⑤闕:同「缺」,存疑的意思。 ⑥中:得當。 ⑦苟:苟且,馬馬虎虎。 【譯文】 子路(對孔子)說:「衛國國君要您去治理國家,您打算先從哪些事情做起呢?」 孔子說:「首先必須正名分。」 子路說:「有這樣做的嗎?您想得太不合時宜了。這名怎么正呢?」 孔子說:「仲由,真粗野啊。 君子對於他所不知道的事情,總是採取存疑的態度。 名分不正,說起話來就不順當合理,說話不順當合理,事情就辦不成。 事情辦不成,禮樂也就不能興盛。 禮樂不能興盛, 刑罰的執行就不會得當。 刑罰不得當,百姓就不知怎麼辦好。 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個名分,必須能夠說得明白,說出來一定能夠行得通。 君子對於自己的言行,是從不馬馬虎虎對待的。」 【評析】 以上三章所講的中心問題都是如何從政。 前兩章講當政者應當以身作則。 要求百姓做的事情,當政者首先要告訴百姓,使百姓能夠搞清楚國家的政策,即孔子所講的引導百姓。 但在這三章中講得最重要的問題是「正名」。 「正名」是孔子「禮」的思想的組成部分。 正名的具體內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有「名正」才可以做到「言順」,接下來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子路性格
爽直,為人勇武,信守承諾,忠於職守,以擅長「政事」著稱。 對孔子的言行,雖然常提出意見,但卻是個好弟子。 曾協助孔子「墮三都」,都跟隨孔子周遊列國。 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 他為人伉直好勇、重友朋、講信義,是孔門弟子中性格較為獨異的一位。 仲由後做衛國大夫孔悝之蒲邑宰,衛國貴族發生內訌,因參與鬥爭而被殺害。 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衛侯」。 宋大中符二年(1009)加封「河內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封為「衛公」。 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仲子」。 子路的伉直好勇在師從孔子之前即已形成。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載:「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雞,佩暇豚」,《集解》說:「冠以雄雞,佩以暇豚。二物皆勇,子路好勇,故冠之。」 通過這段話,我們可以想象出子路的好勇之態,但「志伉直」一句,又使得子路的好勇與一般的逞勇好鬥之徒有所區分,使他的好勇含有了某些伸張正義、為民請命、不欺幼弱的意蘊。 子路師從孔子後,儘管孔子「設禮稍誘子路,子路亦「儒服委質」,接受孔子的禮義教化,但山難移、性難改,子路的伉直好勇之氣終其一生,未能脫盡,為此,他常遭師之痛責,說他「好勇過我,無所取材」,「不得其死」,等等。 孔於曾評價子路:「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有人以為這是單純評論子路的學問,但我覺得這一評價包括的涵義更加廣泛。 它說明子路儘管經過孔門的洗禮,但身上的野氣始終未能脫除乾淨,故孔子說他只是「升堂」,而始終未能「入室」,即子路始終未能成為儒雅君子。 但人需要有個性,伉直好勇恰恰是子路人性中最閃光的地方。 子路「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的重友朋、講義氣,以及在衛國動亂中勇於喊出「食其食者不避其難」,從而為主人冒死拼殺殉道盡忠的捨身取義精神,所有這些,皆與其伉直好勇性格息息相通。 子路性伉直,表現在言語上就是從不摻假欺瞞,對此孔子評價說:「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與?」 斷獄必須兩造俱至,但子路的話卻篤實無欺故聽子路一面之辭便可斷獄。 又,子路重言諾,故孔子評價說:子路「無宿諾」,意謂子路答應今天兌現的事情,決不拖延到明天。 孔子對子路忠心不二、講信義的品性深有了解,曾斷言:「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他堅信當窮途末路、逸往海外時,隨從自己的只有子路一人。 子路自師從孔子後還成了孔子忠心耿耿的貼身侍衛,由於子路勇力過人,武藝高強,因之無人敢欺慢孔子。 孔子自謂「自吾得由,惡言不聞於耳」。 總之,子路為人伉直好勇、光明磊落,重友朋、講信義、守言諾,是孔子門徒中性格獨異的一位。 子路不僅性格獨異,而且還有着政治方面的傑出才幹。 孔子設案授徒,辟德行、政事、言語、文學四科,而子路是政事科之優異者。 《論語》有不少篇章提到他同孔子討論政治方面的問題,如《論語·子路》:「子路問政。 子曰:『先之勞之。』請益。曰:『不倦』。」 由於熱心政治,關注社會政治問題的學習和研究,使得子路在政治方面的才能大有長進。 對此孔子不止一次地予以稱道,比如稱讚子路:「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意謂有一千輛戰車的國家,子路可以充當管理兵役的長官。 孔子還向季康子推薦子路說:「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意思是子路果斷幹練,不拖泥帶水,從政不成問題。 孔子還稱讚子路:「可謂具臣矣」,言子路已經具備做臣僚的素質了。 從政治實踐看,子路曾數度做官:曾為季氏宰,曾做過衛國蒲邑的大夫,曾做過衛國大夫孔悝的邑宰,可以說子路是學而優則仕的典範,是學習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典範,也是學以致用優良學風的踐履者。
對待老師方面
子路一方面忠貞不二,極其尊重,但另一方面又不像顏回那樣於孔子之言「無所不悅」,總取「不違」態度。 只要他認為孔子的言與行有不正確的地方,總是直率地提出批評和反駁。 這是子路率直、光明磊落性格的又一體現。 《論語·陽貨》載:「公山弗擾以費叛,召,子欲往。」 對孔子的這一舉動,子路以為不妥,當面反譏說:沒有人用你就算了,為什麼要投奔這個叛亂分子呢? 急得孔子支支吾吾地回答:我去應召是想借那塊地方復興周朝啊。 由於此事於情於理都欠妥,加之子路的反對,孔子未能成行。 又《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欲至衛國求仕,當時衛靈公夫人南子深得靈公寵愛,欲得到衛靈公任用,必須走南子這個後門不可,而南子在當時名聲又極為不佳,這實在給以守禮著稱的孔子出了一道難題,但由於求官心切,孔子還是拉下臉來,硬着頭皮去見南子。 對孔子的這一「失節」舉動,子路極為反感,當面質問孔子,急得孔子對天發起誓來:我如果不是為了得君行道而不得已去見南子的話,那麼老天一定會厭棄我! 老天一定會厭棄我!子路就是這樣一個光明磊落、伉直坦率的人,只要他認為不對,一定會堅決提出批評,即使是自己尊敬的老師也不例外,這一點在孔子的所有弟子中是不多見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