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论语《季氏·第十六·共十四章》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论语

《论语》以一个人物,即孔子为中心描绘各种人物形象,这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是个首创。这些人物来自十分广泛的社会阶层,包括执政者、贵族、各种等级的官吏、军队首领、学者、隐士等。书中写得最多的是同孔子关系最密切的弟子。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译】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考虑:看,要考虑看清楚了没有。听,要考虑听明白没有。面色,要考虑是否温和。态度,要考虑是否恭敬。说话,要考虑是否忠诚。办事,要考虑是否认真。有问题,要考虑向人请教没有。生气,要考虑是否引起麻烦。看到能获得什么,要考虑是否合理。”

【注】

《康注》:视明则无所蔽,听聪则无所壅。色见于面者,忌冷而贵温。貌举身而言忌慢,而贵恭忠,则言精切。而竭尽敬,则事详审而不败。问则疑不蓄,思难则忿必惩,思义则得不苟。九者,盖皆人事之要,日用之常,以此日省,可谓近思。孔子示人检身思虑之法至为详明,为人格中不可少阙者。

【记】

非常具体的生活规范,这也就是“礼”。“礼”确乎管得太广,也太严,连言语、脸色都管束。难怪现代国人和西方人不喜欢孔子,而倾心于一任自然的道家。然而,连弗洛伊德(Freud)也指出,有规范、有抑制才有文明。中国的文明成熟极早,原因之一即在此巫术礼仪用所谓“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对人的日常生活、饮食起居、言行举止,加以各种非常具体确定规范的缘故,在残存古记录的汉代《仪礼》中可见一斑。这种种具体的礼制、仪文、标准均早随时代变迁而更易,今人不必谨守传统仪文、规矩、观念(包括孔子教义在内),但由孔子和儒学强调“礼”作为社会群体生存规范这一基本观念,毕竟不可废弃,“虽百世可知也”。本读尝引康注,似有所垂青者。盖拙意以为康有为乃现代用夷变夏、西体中用之“罪魁祸首”,其“西体”在《大同书》,其“中用”则在《孔子改制考》、《春秋笔削微言大义考》、《春秋董氏学》以及各种经注,康希望在中国传统中以转化性的创造,找出一条现代化出路。尽管康本人造作武断(此朱熹亦不能免,如编造道统而以周敦颐为首等),学术漏洞极多,但毕竟有所而为,与后人曲学阿世,性质迥异。

原文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译】

孔子说:“看见善良,像赶不上似地去追求。看见邪恶,像手碰到沸水那样去避免。我看见这种人了,我听到他们讲话了。隐居起来以保持自己的志向,出来便实施正义而行得通,我是听见这样的话了,却还没看见这样的人啊。”

【注】

《集释》《皇疏》引颜特进云:好善如所慕,恶恶如所畏,合义之情,可传之理,既见其人,又闻其语也。

【记】

大概因某具体事件有感而发,“其人”为谁,不可知矣。周行列国,栖栖惶惶,或夫子自道欤?

原文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诚不以富,亦只以异”其斯之谓与?)

【译】

齐景公有四千匹马,死的时候,老百姓没人说他好话。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老百姓至今还称赞他。(“实在不是因为他富,只因为他品格卓异”就是这个意思吧?)

【注】

《朱注》胡氏曰:程子以为第十二篇错简“诚不以富,亦只以异”,当在此章之首。今详文势,似当在此句之上。言人之所称,不在于富,而在于异也。愚谓此说近是,而章首当有“孔子曰”字,盖阙文耳。

【记】

不知为什么?这章开始没有“孔子说”。名以“德”传,非以“阔”或“位”传。难怪各国企业家以及大官员要纷纷捐钱办学了。除逃税外,扬名便是目的之一。

原文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译】

陈亢问孔鲤说:“你听到什么特别的东西了吗?”

伯鱼回答:“没有。一次他一个人站在庭院中,我轻步走过庭院。他问我:‘学习《诗经》了吗?’我说:‘没有。’他说:‘不学《诗》,没法讲话。’我下来就学《诗》。有一天,他一个人又站在那里,我走过这庭院。他问:‘学习礼制了吗?’我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制,站立不起来。’我下来就学礼制,就这两件。”

陈亢回来后,非常高兴,说:“我问一件事,却知道了三件:知道《诗》,知道礼,还知道君子不特殊对待自己的儿子。”

【注】

《钱解》:孔子教伯鱼,无异于教他人,故陈亢以为远其子。远谓无私厚,非疏义。古者易子而教,亦非疏其子也。

【记】

孔学并无秘传,而孔子也不偏私。“远”,即有距离,当然不是指疏远儿子,而是指不特别亲热、亲密,其实父子之间经常如此。《礼记·曲礼上》“君子抱孙不抱子”,古代“父子不同席”、“父不教子”等,则均“昭穆”制(《礼记·祭礼》)祖孙近,父子远,婚姻——继承之远古氏族旧制之遗痕也。

原文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翻译】

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为夫人,她自称为小童;国内的人称她为君夫人,但对外国人便称她为寡小君;外国人称她也为君夫人。

【注】

《朱注》吴氏曰:凡语中所载如此类者,不知何谓。或古有之,或夫子尝言之,不可考也。

【记】

这段与他章颇不相同。梁启超认为是后人在竹简空白处记下的礼制称呼,有人不同意而反驳。我认为可以看作与孔子语录无关,不必深究。《论语》一书好些章节是相当“可疑”的。如16.10,17.8,17.16,20.2章等等内容、思想、文辞均与其他“子曰”大不相同,似可肯定非出自孔子。又如极为着名对后世影响极大的11.25,17.21章,篇幅、文辞亦与全书不类。这种情况尚有多处。前人亦有怀疑和议说。但本读谨守“前言”约定,将传世《论语》视作整体而尽力疏通。即使此“整体”乃虚构,但毕竟流传两千余年,已有其完整价值。它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之作用和意义已有其历史性之积淀存在。[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今河南),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