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论语《拾壹·先进篇》上

论语

《论语》以一个人物,即孔子为中心描绘各种人物形象,这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是个首创。这些人物来自十分广泛的社会阶层,包括执政者、贵族、各种等级的官吏、军队首领、学者、隐士等。书中写得最多的是同孔子关系最密切的弟子。

目录

拾壹 先进篇

  此篇主要论述孔子诸弟子的行为志向及孔子对诸弟子的评价,共26章。前篇《乡党》记孔子,故此篇论弟子。

原文

  子曰:“先进于礼乐[1],野人也[2]。后进于礼乐,君子也[3]。如用之[4],则吾从先进。”

【注释】

  [1]进:修进。[2]野人:不是贵族出身的人。[3]君子:贵族出身的人。[4]用:任用,当官。   

译文

  孔子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是(原来没有爵禄的)平民;先当了官然后再学习礼乐的人,是君子。如果要选用人才,那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圣人的智慧

  孔子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未曾有过爵禄的一般人,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卿大夫的子弟。如果让我来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此章体现了孔子只认能力不认出身的人才观。中国的禅让制虽古已有之,但显然没有世袭制占据的时间久。皇帝的王位是世袭的,是“子孙帝王万世之业”。官位也可以世袭,父亲退休儿子接班。结果到了南朝,世袭官位的士族贵族日趋腐朽没落。他们在政治上拥有高官厚禄,享有特权;经济上掌握大量土地和劳动力,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生活上极端奢侈、腐朽。他们涂脂抹粉,头戴高帽,出则乘车,入则扶持,习于逸乐,沉湎酒色。居官无做官之事,处事无办事之心,精神腐朽,躯体脆弱,甚至连走路都没有力气。梁朝的建康令王复,就出身士族,他一见到马喷气和跳跃,就吓得要死。他对人说:“这是老虎,为什么叫马呢?”由此可见,孔子以学识而非出身任用人才还是很有远见的。

原文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译文

  孔子说:“曾跟随我从陈国到蔡地去的学生,现在都不在我身边受教了。”

  圣人的智慧

  这是孔子他老人家怀念起陈蔡绝粮那段风尘仆仆、磨难重重而又满怀希望的日子时所发的感慨。孔子晚年时,亲人弟子相继离世,昔日跟随他在陈蔡不离不弃的弟子们或亡或在外,似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孔子的怀旧,读来真实感人。

  陈蔡绝粮是历史上很有名的故事。公元前489年,孔子在陈蔡两国间被困,绝粮七日,那时跟随在他身边的一群弟子对他不离不弃,那段日子,是他们心灵靠得最近的日子。绝粮七天了,子贡想办法突围出去,好不容易弄回一石米。颜回和仲由在破房子里做饭,黑灰掉进了饭里,颜回就把弄脏了的饭拈出来吃了。子贡在院子里看见了,以为颜回偷饭吃,便去请教孔子:“一个廉洁有仁德的人,遇到生活困难会不会变节呢?”孔子答:“一遇到困难就变节,这个人怎么算得上有仁德和廉洁呢?”子贡说:“像颜回这样的人,他不会变节吧?”孔子说:“是的。”子贡就把颜回“偷”饭吃的事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一直相信颜回是仁德之人。尽管你看到他偷饭吃,我仍不怀疑他的仁德。他一定有什么缘故吧!你别说了,我来问问他。”孔子把颜回叫来,问道:“昨晚我梦见我祖先,难道是要保佑我吗?你把做好的饭送来,我要祭祀祖先。”颜回赶忙说:“先生,刚才有黑灰掉进了饭里,把它留在饭里又不干净,扔掉又可惜,我就把那弄脏的饭吃掉了。我已动过的饭,不能用来祭祀了。”孔子说:“拿来,我也来吃这个饭。”颜回离开后,孔子对子贡等人说:“我相信颜回有仁德,并不是从今天开始的呀!”十天后,子路不知从哪弄来一只小猪煮了给孔子吃,孔子也不问这猪是哪来的就吃了。后来子路又典当了衣服买酒给孔子,孔子也没问酒的来历就喝了。子贡受孔子之命到楚国去,在孔子危难的关键时刻,他以出色的外交才能,使楚昭王出兵解救了困厄在陈蔡的孔子。陈蔡绝粮是孔子生命中一段难忘的岁月,虽然磨难重重,但他的学生们都不离不弃地跟随左右。等到他古稀之年的时候,颜回、子路却相继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怎不悲凉?子路去世的第二年,子贡来看孔子,孔子拄了拐棍在门口等着。孔子一见到子贡就埋怨道:“子贡啊,你为什么来得这样迟啊?”他叹息着唱道:“泰山要倒了!梁柱要断了,哲人要死了!”七日后,孔子逝世,这是他生命中最后的一个夏天。弟子们都为他服丧三年,子贡还在墓旁搭了屋子,足足守了六年。

原文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1]:子游、子夏。

【注释】

  [1]文学:文献典籍。

译文

  德行好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善于辞令的有:宰我、子贡。擅长政事的有:冉有、季路。通晓文献知识的有:子游、子夏。

  圣人的智慧

  孔子如数家珍地称赞他的弟子:德行好的有颜回、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四人。会说话的有宰我、子贡。能办理政事的有冉有、季路。熟悉古代文献的有子游、子夏。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被称为“孔门四科”,孔门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以上这十人被后世称为“孔门十哲”。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作为中国最早的教育家,从他对自己的学生如数家珍,可见他对学生的特长是相当了解的。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他最为好学,而且“闻一知十”,但颜回也只能说是德行之首,说起擅长言谈,还不如白天睡大觉的宰我。偷懒的宰我虽然被孔子骂为“朽木不可雕”,不过孔子还是很欣赏他的善于言谈的。其实,没有人能十全十美,因为人生来就是不完美的,即便圣贤也如此。但也没有人会一无是处,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天生我材必有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原文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1]。于吾言无所不说[2]。”

【注释】

  [1]助:补益。[2]说:通“悦”,喜悦。

译文

  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圣人的智慧

  此处孔子鼓励学生发问,这样才能教学相长。颜回性格内向,不肯轻易发表自己的见解。孔子说他和颜回说了一天的话,颜回却什么疑问也不发,孔子对这个“闻一知十”的学生虽然很喜欢,但也经常批评颜回为捍卫师道尊严,“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做法。学问学问,多问才能教学相长,师生兼益。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但从不盲从老师。一次他与老师意见大碰撞后,他说出了一句至理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两千年后,亚里士多德已是权威,他曾提出“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轻的物体下落得慢”,人们一直信奉不疑。意大利有个年轻人,勇敢提出了质疑。他的老师们都很反对,认为应相信亚里士多德。1590年,他在比萨斜塔做了轻重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后来这个年轻人成为了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天文学家,他的名字叫伽利略。

原文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1]。”

【注释】

  [1]间:挑剔。昆弟:兄弟。

译文

  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孝顺呀!人们对于他的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没有什么异议。”

  圣人的智慧

  孔子感慨:闵子骞真是孝顺啊,别人对他在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方面都无可挑剔。因此,闵子骞被孔子列为德行第二。

  大家都知道“二十四孝”的故事,讲的都是古代有名的孝子,里面就有两个孔子的学生,一个是曾子,另一个就是闵子骞。曾子有天上山砍柴,迟迟未归,他母亲很担心他,就咬破了自己的手指,曾子忽然觉得心痛,马上赶回家中,这就是所谓的母子连心吧。闵子骞也是个孝子,他幼年丧母,本有兄弟二人,父亲再娶,又生了两个儿子。他曾受后母虐待,后母给亲生儿子穿棉衣,而给他芦花做的衣服。一次,他为父驾车,身不御寒以至失辔,父亲察觉后,大怒,想休了后母,子骞劝道:“母在一子单,母去四子寒。”父亲乃止,后母亦被感化,待四子如一。所以孔子才说子骞对父母的尽孝,对兄弟的友爱,别人都无可挑剔。

原文

  南容三复白圭[1],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注释】

  [1]三复:多次重复。白圭:《诗经·大雅·抑》里的句子,说的是白圭上的瑕疵尚可磨掉,言语上的瑕疵无法收回。

译文

  南容反复诵读“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的诗句。孔子把侄女嫁给了他。

  圣人的智慧

  南宫适这人把《诗经》里“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的句子反复吟咏,孔子就把哥哥的女儿嫁给了他。

  林语堂有三个女儿,他在《生活的艺术》中说起择婿标准,即“无甚高要求,只要真正懂人情物理就好”。俗话说:“男怕进错行,女怕嫁错郎。”婚姻是终身大事,在“父母之命”的时代,父母的择婿眼光更是关系着女子的终身幸福。在《论语》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孔子的择婿标准。他把女儿嫁给了学生公冶长,他说公冶长这人虽然蹲过监狱,但那并不是他的罪过。传说公冶长为人磊落,又通鸟语,他的两次入狱,也是因为他通鸟语不为人所信。有次他在狱中,鸟雀告诉他齐国要来侵略鲁国,鲁国国君将信将疑,派兵前往,果然齐兵已到。因为大获全胜,鲁国国君放了他,并要封爵于他,但公冶长觉得以通鸟语得爵禄是可耻的,所以没有接受。

  到侄女结婚的年龄,孔子的哥哥孟皮大概已经去世,所以孔子为侄女主婚。他把侄女嫁给了学生南宫适,就因为他总反复吟咏《诗经》里“白圭之玷”那几句话,如果是这样的话,孔子是不是太草率了?其实孔子很英明,他深谙南宫适这人不简单,因他很懂得“祸从口出”的道理,所以出言谨慎,不管国家政治清明还是黑暗,治世还是乱世,其才终被用,不致埋没,且也可免遭杀戮。因才高人品好,有道之世,经世之才不被废弃;无道之世,明哲保身,洁身自好,又善于相处,自然不会有生命危险。所以把侄女嫁给这样识时务的人,当然是最可靠的。

原文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很好学,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再也没有像他那样好学的了。”

  圣人的智慧

  季康子问孔子:“弟子里谁最好学?”孔子回答:“颜回最好学,只是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再也没有这样的人了。”

  在前面我们说过,鲁哀公也问过孔子这样的话,孔子回答得更详细一些,说是颜回最为好学,不拿别人出气,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短命而死。这里季康子也问这样的问题,季康子即季氏,掌握鲁国大权,并一直凯觎国政。孔子对他的回答就要简略一些。这当中也说明了孔子的态度。

  说起张海迪,大家基本都有所了解。她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但她却克服种种困难,自学念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随父母下放山东农村,在那里她当起了教书先生。后来她自学多门外语、修理、针灸医术,无偿为乡亲们服务。

  面对磨难,张海迪没有退缩气馁,而是顽强地与疾病斗争。她虽然没有上过一天学,但她不仅学习了小学、中学课程,还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对生活、生命充满信心的张海迪用她的经历感染着全中国的每一个人,被大家称为“八十年代新雷锋”、“当代保尔”。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

原文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1]。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注释】

  [1]椁(guǒ):外棺。

译文

  颜渊死了,(他的父亲)颜路请求孔子卖掉车子,给颜渊买个外椁。孔子说:“(虽然颜渊和孔鲤)一个有才一个无才,但各自都是自己的儿子。孔鲤死的时候,也是有棺无椁。我没有卖掉自己的车子步行而给他买椁。因为我也曾做过大夫,是不可以步行的。”

  圣人的智慧

  颜回死后,他的父亲颜路(也是孔子的学生)请求孔子卖掉车子来替颜回办外椁。孔子说:“不管有没有才,也都是自己的儿子。我的儿子鲤死了,也只有内棺,没有外椁。我不能卖掉车子步行来替他买椁。因为我也曾做过大夫,是不可以步行的。”五四以后,有人据此攻击孔子,说他摆臭排场,一辆破车,既不给儿子,又不给最爱的学生。其实孔子是反对厚葬之不良风气。

  《红楼梦》里描写秦可卿死后,宁国府停灵四十九日,请了一百零八僧众念《大悲咒》,超度前亡后化鬼魂。又请了九十九位全真道士打十九日解冤洗业醮。还在灵前请了五十高僧、五十高道,对坛做法事。棺木是用万年不坏的樯木制成。送殡的王公侯爵,车轿不下百辆。送殡的队伍浩浩荡荡,摆了三四里,可见古代的王孙贵族盛行厚葬之风。

  春秋战国之际的墨子提出节葬薄葬,他认为厚葬浪费财富和人力资源,有弊无利。他主张棺木不用太厚,三寸就够了,死者穿的衣服多了也是烂掉,三件就够了。战国时的庄子也主张薄葬。弥留之际,他嘱咐弟子们将自己薄葬,什么陪葬都不用。因为“我以天体为椁,以日月为连璧,以星辰为珠玑,以万物为殉物,我什么都有,还需要什么呢?”弟子们又说:“无论怎样薄葬,总还要盖被穿衣,棺椁护体。如果无棺无衣,乌鸦老鹰就会叼食您的身体。”庄子说:“在地上给乌鸦老鹰吃,埋在地下给蝼蚁吃,不是这个吃,就是那个吃。你们为什么只想给蝼蚁吃不想给鸦鹰吃,你们不是太偏心了吗?”庄子的达观幽默又岂是一般人所能企及!

  其实早在墨子、庄子之前,孔子就提出反对厚葬之风了。颜回居处陋巷,家境贫寒,他的父亲却想请孔子卖掉车子,为颜回买椁,让他风光下葬。孔子的儿子鲤死的时候,孔子也没有为他添置椁,因为孔子以为贫穷时就过贫穷的生活,不要做本分以外的事(“素富贵,行乎富贵;素穷贱,行乎穷贱”《中庸》)。没钱还死要面子,负债办丧事,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吗?而且颜回生前就不是爱攀比之人,他居处陋巷,粗茶淡饭,乐在其中,死后大概也不会愿意家人老师为他破费排场。

原文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渊死,子哭之恸[1]。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注释】

  [1]恸:过分悲痛。

译文

  颜渊死了,孔子说:“唉!老天爷真是要我的命呀!老天爷真是要我的命呀!”

  颜渊死了,孔子哭得极其悲痛。跟随孔子的人说:“您悲痛过度了!”孔子说:“是悲伤过度了吗?我不为这个人悲伤过度,又为谁呢?”

  圣人的智慧

  这是颜回死后,孔子痛彻心扉的悲哀。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最为好学,且居德行之首,可谓最得孔子真传,可望传己之道。不料颜回却年二十九就头白早死,孔子怎不悲叹:“老天爷真是要我的命啊!”人们都说“仁者寿”,颜回“三月不违仁”,却英年早逝,那时孔子已是古稀之年,想着自己传道无人,所以哭得非常伤心。跟随左右的学生们劝老师别太伤心。孔子说:“我真的哭得很伤心吗?颜回这样好学仁德的人死了,我都不伤心的话,那么还能为谁伤心呢?”[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今河南),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