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論語《殺身以成仁·論語》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目錄

原文

[十五·九]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鑑賞

儒家的理想人格如同孔子被描寫的那樣,「溫、良、恭、儉、讓」(《學而》),看起來好像溫順隨和,然而實際上是外柔而內剛,其靈魂深處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具有不怕犧牲的豪傑精神。這段名言就是這種精神的一種表現。

孔子是個非常熱愛生活、珍惜生命的人。有一次上朝回來聽說馬廄失火,他立即問是否傷了人,而不問馬的損失如何。他從不要求為某個人甚至是君主死節。他教人「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泰伯》),這顯然是為了保證人身安全。他是決不主張「士為知己者死」的,更是反對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冒生命危險。即使在談到戰爭時他也要求國家盡最大力量避免造成無謂的人員傷亡,提出優秀的治國者要對百姓進行長達七年的軍事訓練,然後才可以派遣他們去作戰,不然對百姓的戰死要負有責任。

儘管孔子從不輕言犧牲,但是他認為在關係到大是大非的問題面前不能有任何的苟且,在重大原則問題面前不能有一點含糊,如果迫不得已,為了維護社會公義和民族大義,即使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即所謂「臨大節而不可奪」(《泰伯》),這是他一貫的立場。他提出「篤信好學,守死善道」(《泰伯》),就是要以自己的生命捍衛自己的信仰和聖人之道。他讚揚「比干諫而死」,因而把他同微子和箕子稱為殷朝之「三仁」(《微子》)。

殺身成仁是捨棄生命而成就仁德,表明仁高於生命,比生命更重要。但這並不是說,在孔子思想中仁是同人的生命相對立的。傳統的基督教神學有此岸和彼岸的對立,認為凡人生來帶有原罪,只有在天國才能獲得拯救,還把殉教說成是升登天國尋求永世幸福的一種途徑。與此不同,孔子認為仁正是生活的意義所在,人們在世俗的生活中通過踐履仁道達到完滿的精神境界。所以孔子提出:「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里仁》)生命的真正價值就是在行仁。可以說在孔子思想中人有兩種生命,一是生物學上生命,一是精神生命,兩者是統一的: 精神生命依託生物學生命,生物學生命的目的和意義就是養育、弘揚、提升精神生命,精神生命就是仁。在他看來,殺身成仁是在特殊的人生情境中生命價值的最大的發揮,是生命放射出的最燦爛的光輝。

按照孔子的思想,同生物學生命相關的需要,如物質利益,並不是必定同精神生命相對立、衝突的,是可以、而且應當加以滿足的,但是當兩者發生不可調和的矛盾時應當服從精神生命的要求,「無求生以害仁」,即使由此個人遭受種種損失、苦難,甚至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因此孔子主張士「見利思義,見危授命」(《憲問》),讚揚「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微子》)、「勇者不懼」(《子罕》)的精神,仁的觀念的基本精神決定了「仁者必有勇」(《憲問》)。

孔子這一名言培養了中華民族魂的浩然正氣,正像文天祥在英勇就義之前的絕筆所寫: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殺身成仁」成為志士仁人為國捐軀的壯烈行為的主要精神來源之一,它後來逐漸演變為同革命精神相結合的寶貴的民族英雄主義傳統。[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