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鄙夫可與事君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論語
《論語》以一個人物,即孔子為中心描繪各種人物形象,這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是個首創。這些人物來自十分廣泛的社會階層,包括執政者、貴族、各種等級的官吏、軍隊首領、學者、隱士等。書中寫得最多的是同孔子關係最密切的弟子。
原文
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解讀
人在仕途宦海,或以今日廣義上講,在職場中,自不免希望不斷上進。這本是好事,但不可將這一求上進的心,自我逼迫成心病,整日為此而憂,唯恐自己不得上進,否則實無工作樂趣,甚至於做人的樂趣也會銷歇。
人若一心以職位為念,競奔上進,那麼一旦得一職位,便自然看得非常重,唯恐失去。因為怕失去,所以又會處心積慮去保住它,以至於什麼事都干。
終日為職位而憂,得不到時憂,得到了又怕失去。遇上這樣的人做同事,甚煩,且有害。[1]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