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识 - 词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识 - 词语

识的含义是 知道,认得,能辨别。佛教术语是指人的意识、心智、生命力、理智、分别能力。在早期佛经中,它经与心(Citta)、意(Manas)混用,在意义上接近,但因为用法不同,实际的内涵又有所不同。它主要是用来作为指区别对象的认知能力。《说文》曰:"识,知也。"《诗·大雅·瞻卬》:"君子是识。"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识

拼音; shí,zhì

释义; 知道,知识,见识;记住,标志

注音; ㄕˊ,ㄓˋ

部首; 讠

部外笔画; 5

总笔画; 7

英译; recognize, understand, know

字形字义

识,繁体作"识",字从言从戠,戠亦声。"戠"本指军队方阵操演,引申为"(团体操)图形及其变换"。 "言"与"戠"联合起来表示"用语言描述图形的形状和细节"。本义:区别、辨别图形或事物形状,并用语言描述之。

shí

1.知道,认得,能辨别~货,~字

2.知识,所知道的道理:常~

3.见识,辨别是非的能力,卓~

zhì

1.记住,博闻强~

2.标志,记号,款~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古文〕稺《唐韵》赏职切《集韵》《韵会》设职切,$音式。《说文》常也。一曰知也。《长笺》训常无意义。《玉篇》识,认也。《增韵》能别识也。

又见识也。《诗·大雅》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左传·襄二十九年》吴公子札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老子·道德经》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庄子·缮性篇》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识。《扬子·法言》多闻见而识乎正道者,至识也。多闻见而识乎邪道者,迷识也。

又草名。《大戴礼·夏小正》三月采识。识,草也。

又州名。《唐书·地理志》识利州属高丽降戸州。

又姓。见《姓纂》。

又《广韵》《集韵》《韵会》$职吏切,音志。与志同。记也。《易·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书·益稷》书用识哉。《论语》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又《韵会》器之款镂为识。《史记·孝武纪》鼎文镂无款识。《注》韦昭曰:款,刻也。师古曰:识,记也。杨愼曰:三代钟鼎文,隐起而凸曰款,以象阳,中陷而凹曰识,以象阴。

又《韵会》通作志。《周礼·春官》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郑注》志,古文识字,记也。

又《读书通》通作帜。《后汉·虞诩传》以采綖缝贼裾为帜。《注》帜,记也。

又《集韵》《韵会》$式吏切,音试。义同。

又《韵会》表识,谓有所标表,令异日可识知也。《左传·宣十二年杜注》楚以茅为旌识,谓以旌旗为表也。《前汉·刘向传》不可不识也。《师古注》墓须表识。俱音试。

又《集韵》《类篇》$昌志切,音炽。义同。

又《释名》识,帜也。有章帜可按视也。《前汉·王莽传》旌旗表识。《师古注》识读与帜同。

又叶式列切,音刷。《崔骃·达旨》传序历数,三代兴灭。大庭尚矣,赫婿罔识。

又叶施灼切,音烁。《苏轼·毛长官诗》宦游逢此岁年恶,飞蝗来时半天黑。羡君封境稻如云,蝗自识人人不识。 《集韵》或书作笣。

佛学六

【 识 】

《 佛学大词典 》

梵语vijn~a^na,巴利语vin~n~a^n!a。音译作毗阇那、毗若南。 vijn~a^na 为 vi(分析、分割)与 jn~a^na(知)之合成语,乃谓分析、分类对象而后认知之作用。虽至后世时,心(梵citta ,巴同)、意(梵mano ,巴同)、识三语汇分别使用,然于初期时皆混合使用。依唯识宗之解释,吾人能识别、了别外境,乃因识对外境之作用所显现,故于此状态之识称为表识、记识(梵vijn~apti ,音译作毗若底)。

于大、小乘佛教皆立有六识说。六识各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为所依,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产生见、闻、嗅、味、触、知之了别作用,此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种心识。喻如"六窗一猿",六识之体为一,而起作用之门户则六,概系六识说最初之意义。六识中,第六之意识称为第六识,后世更赋予六识、意识、分别事识、四住识、攀缘识、巡旧识、波浪识、人我识、烦恼障识、分段死识等十名,称为六识十名。

佛学八识

除以上六识外,唯识宗另举末那识与阿赖耶识(即阿梨耶识),成立八识说。其中从眼识至身识之五识(与六识说相同),总称为前五识。至第六意识,称为前六识。至第七末那识(即第七识,或单称七识),称为前七识(或单称七识)。前七识以阿赖耶识为所依,而缘各境转起,故称为七转识或转识。而前六识能清晰识别对象,故称为了别境识。第七末那识称思量识,第八阿赖耶识称异熟识。据护法之唯识说,八识中第六与第七识具有执着虚妄之对象为我或为法之遍计性,故称'六七能遍计'。而前五识与第八阿赖耶识因无我、法之执着,故称此为'五八无执'。复次,印度之无相唯识派认为八识之体性皆同,故主张八识体一之说。但有相唯识派及唯识宗则谓其体性各别,而主张八识体别说;且二识乃至八识同时并起,同时转起(俱转),称为八识俱转。然而,小乘有部宗等不主张二识并起,异于前说。

摄论宗(真谛所创)于八识外另立第九阿摩罗识(庵摩罗识),成立九识说。阿摩罗识别名无垢识、真如识、真识,即所谓净识,依此而言,第八阿梨耶识被解作妄识或真妄和合识。地论宗、天台宗亦有人主张此说。

十识

真言宗立十识,即于八识之外别立二种:(一)多一识心,为生灭门之所依,相当于了知差别现象界之后得智。(二)一一识心,为真如门之所依,相当于体悟平等一如真理之根本智。

据真谛译之世亲所著摄论释卷五谓,因阿梨耶识变异所生之识,共有:身识、身者识、受者识、应受识、正受识、世识、数识、处识、言说识、自他差别识与善恶两道生死识等十一种差别。于此,'显识论'举出显识与分别识二种,其中因阿梨耶识所显现之显识复分为:身识、尘识、用识、世识、器识、数识、四种言说识、自他异识与善恶生死识等九识;而分别识为虚妄分别之主体,又可分成有身者识与受者识二种,其看法大致与真谛所说相符。

三识

又楞伽经卷一说三识,即:(一)真识,相当于阿摩罗识,或相当于阿梨耶识。(二)现识,相当于显现万法之阿赖耶识,或阿陀那识(即末那识)。(三)分别事识,即七转识,或前六识。然真识之说仅见于楞伽经,而不见于梵本及其他译本。按智吉祥贤之楞伽经注谓,现识为前五识,分别事识则为第六意识。

据大乘起信论所说,由于阿梨耶识中之根本无明在阿梨耶识上起动妄念,以至认识对象而生起执着心,其相状可分为:(一)业识,起动业作之始相。(二)转识,因业识作用,所生见照的主观作用之相。(三)现识,转识成为客观之境所现之相。(四)智识,执着现识为实在之相。(五)相续识,对现识执着不断之相。上记五种识总称为五意,或五识;相当于三细六粗中之前五者。此外,依无明能起动阿梨耶识,而展开迷界之相状,如风吹大海成浪,故喻称为识浪。[杂阿含经卷三十六、大毗婆沙论卷九、卷二十三、俱舍论卷二、卷九、释摩诃衍论卷二、大乘义章卷三、成唯识论述记卷五末、俱舍论光记卷四、宗镜录卷五十、十住心论卷十](参阅'末那识'1941、'阿摩罗识'3671 、'阿赖耶识'3676)[1]

参考文献

  1. , 360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