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诗仙李白之谜

内容简介

《诗仙李白之谜》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但淳朴自然的写作风格拉进了与读者的距离,使他们在阅读此书中发现了一位“陌生的李白”——扑朔迷离的身世、充满异域风情的家族姓名、两次入赘的婚姻经历、对唐王朝与边疆民族战争的微妙态度……作者周勋初先生通过九个问题,反复思考并还原了超级天才李白屡遭挫折与倍受赞誉的双重处境。

作者简介

周勋初,上海南汇县人,1929年生,1959年南京大学中文系副博士研究生肄业,师从胡小石先生,1959年留校任教。现为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荣誉资深教授,历任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古籍所所长、中国古代文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兼任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长。

原文摘录

有关李,杜的情况,有一种矛盾的现象值得注意。一般人的印象,李自天才横逸,不受束缚,自然是偏于创新的人物;杜甫格律谨严,恪守绳墨,自然是偏于保守的人物。但据胡小石先生的分析,情况刚好相反,他对二者作了详细的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是: 李守着诗的范围,杜则抉破藩篱。李用古人成意,杜用当时现事。李虽间用复笔,而好处则在单笔;杜的好处,全在排偶。李之体有选择,故古多律少;杜诗无选择,只讲变化,故律体与排偶都多。李诗声调很谐美,杜则多用拗体。李诗重意,无奇字新句,杜诗则出语警人。李尚守文学范围,杜则受散文化与历史化。从《古诗十九首》至太白作个结束,可谓成家;从子美开首,其作风一直影响至宋、明以后,可云开派。杜甫所走之路,似较李白为新阐,故历代的徒弟更多。总而言之,李白是唐代诗人复古的健将,杜甫是革命的先锋。 情况表明,李白本身正体现了蜀文化的特点,尽管他秉受蜀地山川的灵气,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其天才之超卓,令人惊叹,但从文化背景方面去考察,却正体现了蜀地文化多层累与积淀的特点,与中原地区的文士有所不同。他的作为不同于杜甫等同一辈的儒生,而是体现了前代众多其他学派或其他社会阶层中奇能异才之士的特点。虽然有其灿烂多姿的一面,却并不体现社会与文化正常的发展历程,因而随后也就不见嗣响了。 李白的性格虽然狂放,但也不大可能自比周公,而且从他的诗文中来看,似乎也没有自拟儒家圣人的兴趣。

书评

周勋初先生的《李白评传》和这本《诗仙李白之谜》久负盛名,且绝版多年,今年出版的“周勋初文集”再版了这部名著,功莫大焉。

不同于泛泛而谈的传记,本书直指李白一生中几个关键且充满争议的几个话题,在现存史料的条件下抽丝剥茧,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解答,一些推断也都在合理的范围内,是一本理解李白的必读书。

李白是我国历史上最负盛名且最具争议的诗人(乃至整个文学界),不同于屈原、陶潜、王维、杜甫、苏轼等大诗人,李白身上有浓厚的异域色彩,思想也不不符合中国古代传统士大夫的主流,这正是他赢得“谪仙人”这一名号的关键,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异类。同时,他的生平事迹也包括了很多谜团,包括他的死,都是一个充满了浪漫色彩的谜题。

不同于当时的主流士大夫(如王维、杜甫等),李白的思想包括了几个独特的渊源,其一便是他家族中的西域血统和生活经验带给他的“西方”渊源,周先生从他们家族成员的名字含义出发,推断出名字中包含的西方情节,这也解释了对少数民族和边疆战事态度不同于时人的原因。其二便是西蜀的纵横家和游侠思想传统,李白曾师从赵蕤(《长短经》的作者),正是因为秉持这种非主流的纵横家思想,使他迥异于坚持“名不正则言不顺”儒家传统的其他士人,依照儒家的伦理纲常,李亨是继位的太子,而永王李璘就是叛逆,而李白却李璘的军队为‘“王师”,即便摒除儒家传统和成王败寇的成见,李白的这一想法也是幼稚的。正因为纵横之术在群雄林立时才能大显身手,立功心切的李白才会登上李璘的贼船。李白的游侠传统还体现在他少年时仗剑走天涯,真的杀过人且躲过了法律的惩处,这两个特点是当时西蜀不同于中原的文化的风气,同出于西蜀的陈子昂也带有西蜀的任侠气质。第三个渊源就是西南夷的文化传统,这体现在他剔骨葬友的独特丧葬文化中,此外他和《菩萨蛮》的联系(《菩萨蛮》究竟是不是李白的作品还待商榷)及醉草吓蛮书的传说故事。正是这几个独特的渊源造就了一个独特的李白。

李白是矛盾而复杂的,他既有浪漫不羁的豪放和天才,也胸怀抱负有很重的名利心,同时在政治上也时有洞见但终显幼稚。他不愿按部就班走科举之路(也许是不能,具体原因待考),也不忍从军加入边疆战争戕害少数民族同胞,寄希望于苏秦张仪般纵横家式的一举成名天下知,殊不知他生活的时代距离战国已将近千年,知识分子参与政治早就有了繁琐的规范,试图摆脱这个规范而平步青云无异于痴人说梦。李白从骨子里渴望获得名利,他的梦想是再获得名利之后再视之如草芥,飘然而去,恰如鲁仲连和功成身退的张良,他的名利心比寻常人的更重更高阶,实现的压力也更大。正因为如此,他两次入赘相门,再得知君王好道之后也想走一走“终南捷径”,但玄宗皇帝并不傻,知道李白只能当一个词臣,即便是“天子呼来不上船”,最终也只能赐金放还。晚年的他all in了李璘,最终落得被流放的下场,也只能评价“求仁得仁”吧,毕竟敢赌就要输得起。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