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诗词中的桃花(杜良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 诗词中的桃花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诗词中的桃花》中国当代作家杜良振的散文。

作品欣赏

诗词中的桃花

桃花盛开在古典的《诗经》里:“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从诗句中可以感悟到,在桃花绚丽的娇美之中,带着娇嗔美丽的姑娘回家,是所有男人最美好的心灵渴望——弥漫仙风觅踪的人间烟火,仿佛飘浮的精灵开遍山野,春天的气息正在四处激荡。

《桃花源记》中,“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是桃花的世界,也是纵横阡陌上的袅袅炊烟与灼灼鲜艳,在中国文化的千年梦境中,桃花源如幽灵一样定格在我们的神往和梦想中,如同近在咫尺而又遥不可及的芬芳家园。由此可见,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写得更贴近地气,诗意流淌中溢出了桃花美酒的人情芳香,散发出来的至真至,在依依送别中清新淡然,那是生活的醇香味,是人性纯真的升华,也是桃花情绪的美好愿望。

杜甫写桃花充满藐视目光,他在“肠断春江”的困境中看桃花,自然写出了“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的失落感,可是从桃花流水的景象中看出,诗人灵魂里的轻薄桃花犹如春江波涌,似水流年,那是自然的动态写真,也是诗意传达的灵动之情。李白与桃花是天性相合的,因为他写桃花的诗情总是那么飘逸灵动:“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摇荡女萝枝,半摇青天月。”他在遥忆桃花旧地的云游中,写出摇荡天月的生命景象,仿佛天宫星光的淡然缥缈,隐约灵魂骚动的风姿绰约

苏轼《桃花》中的“傍沼人窥鉴,惊鱼水溅桥”,写出动感中的静谧之美,那是桃花内蕴的美丽,是世人目光所及之处不能轻易看出的生存感悟,惊鱼是桃花浮动的气象,也是桃花鲜活的灵魂写照,以动达静的诗意生成了炉火纯青的境界。相比而言,陆游的桃花诗情显得轻松多了,“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诗人在泛舟观桃花的欣然中,表达出心灵的从容快乐,也散发出春光明媚的美好心境。

[1]

作者简介

杜良振,必读社签约作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