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诺 |
诺(拼音:nuò)是现代汉语次常用字 ,最早见于甲骨文 。从言,若声。
本义是答应,后引申出顺从,允诺等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诺
拼音; nuò
注音; ㄋㄨㄛˋ
部首; 讠
统一码; 8BFA
繁体; 诺
五笔; YADK
笔画; 10
笔顺; 丶フ一丨丨一ノ丨フ一
字级; 次常用字、一级字
郑码; SEGJ
仓颉; IVTKR
字源演变
诺,形声字。《说文》:"诺,筭也。从言,若声。""筭"即答应之"应"字,本义是顺从、答应。《说文》卷六叒部"叒"的籀文应当是这个字的本字,它是由商周古文字分化出来的一个字,本像以手理发,使其通顺之形,用来表达"顺"义。加"口"就是"若",表示"答应"。
刘心源所谓"若即诺之古文"是有道理的。"若"形体讹变,本像两手理发的形体在秦文字中变成了"州"字头和一只手--"又",《说文》误置卷一"艸"部,训为"择菜",这是不对的。但其音读无疑是正确的。既然文字讹变到如此程度,在"若"前加上"言"旁以表示'若"的本义就非常容易理解了。从帅、从右的"若"仅见于战国晚期的秦文字,"诺"的出现会更晚一些,有可能是个"汉篆"。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诺,筭也。从言,若声。奴各切。
说文解字注; 诺,筭也。
段玉裁注:筭者,应之俗字。说解中有此字,或偶尔从俗,或后人妄改,疑不能明也。大徐于此部增"筭"字,误矣。【口部】曰:"唯,诺也。"唯、诺有急缓之别,统言之则皆应也。
从言,若声。奴各切。
段玉裁注:五部。
康熙字典
古文:诺。
《唐韵》《正韵》:奴各切,《集韵》《韵会》:匿各切,$囊入声。《说文》:譍也。《玉篇》:答也。《正韵》:应声。《诗·鲁颂》:莫敢不诺。笺:应辞也。《礼·玉藻》:父命呼唯而不诺。注:唯速而恭,诺缓而慢。
又《投壶》:大师曰诺。疏:承领之辞也。《吴志·顾雍传》:顾悌每得父书,拜跪读之,每句应诺。
又《韵会》:以言许人曰诺。《左传·襄十八年》:献子许诺。《论语》:子路无宿诺。《史记·季布传》:楚谚:"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老子·道德经》:轻诺必寡信。《荀子·王霸篇》:刑赏己诺,信乎天下矣。注:诺,许也。己,不许也。
又自輺语。《公羊传·僖元年》:庆父曰:"此奚斯之声也,诺己。"注:诺已,皆自輺语。
又《南史·江夏王锋传》:锋五岁,齐高帝使学凤尾诺,一学即工。潘远《纪闻谈》:诸侯笺奏皆批曰诺,诺字有尾若风也。
又《字汇补》:诺皋,神名。《酉阳杂俎》有《诺皋记》。
又水名。《前汉·匈奴传》:韩昌、张猛与单于及大臣,俱登匈奴诺水东山。师古注:今突厥地,诺真水也。
又州名。《唐书·地理志》:诺州,属静边郡,贞观五年置。
又姓,见《姓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