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读梅秀英的诗(二月的寒云)(张幼军)

读梅秀英的诗(二月的寒云)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读梅秀英的诗(二月的寒云)》中国当代作家张幼军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读梅秀英的诗(二月的寒云)

读梅秀英的诗《二月的寒云》

张幼军

像一团往事

从没理顺头绪

裹挟着一场下过的雪

只在梦里重温

只要醒着,越清醒

越把握不住

它曾经有过的温度

又如一段失色的时光

笼罩心头

暖风吹不进来

寒风送不出去

明知道云层之外

阳光明媚

无论怎样挥手

却告别不了灰白

(选自2024年2月28日《新东西》)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虽然还没有见到春日里那莺飞草长的繁华景色,但总能感觉到春意荡漾,万物在复苏,有出头之日到来了的欣喜。然而,今年的早春二月,绝不是这样,老天没有按通常的规则出牌。今年的早春二月阴冷、潮湿,还长时间冰冻奇寒。诗人仅抓住“二月的寒云”落笔,表现了甲辰的“这一个”早春二月。 作者写甲辰年早春二月的寒云用了两个比喻。

其一,说今年早春二月的寒云“像一团往事/从没理顺头绪”。这是什么比喻呀?怎么把云和过往的事扯到一起了?云,就是云;事,就是事,他们有相似点吗?有哇!那讨厌的寒云呀,一团一团的,简直就是一团团理不清头绪的乱麻。那过往的事情呀,多得数不清,着真回忆起来,也不知道,那是哪了,茫无头绪。都理不清头绪。有啦,理不清头绪就是他们的相似点。这比喻用得跳脱俏皮。

第二个比喻,说今年早春二月的寒云“又如一段失色的时光/笼罩心头“。这又是什么比喻呀?哪跟哪比呀?寒云,看得见的实在;而”时光“,书里解释:指时间间隔,即一段时间中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虚得很。寒云、时光,两者谈何相似点哪?有哇!人们应该不反对乌云笼罩、彤云笼罩、浓云笼罩、寒云笼罩的说法。某些事情、某些经历、某些行为的过程,往往令人心悸,搁在心头挥之不去。那么,人们应该不反对挥之不去的某些事情、某些经历、某些行为的过程如阴影一样笼罩心头的说法。有啦,都可以用”笼罩“来表述,“笼罩”就是它们的相似点。这比喻用得奇绝俏皮。

这首诗吧,不只是两个比喻好。要表达对今年二月的寒云的生厌的情感,还不光是用了这么特别的俩比喻,作者还作了这样的情感表达。

这早春二月的寒云呀,作孽呀,你“裹挟着一场下过的雪”,在咱湖北在咱中华大地制造了多少灾难。早就躲到远远处好多年了的冻雨趁机溜回来啦,火车不能开,高速公路封闭,搞得怨声载道,这不是作恶吗?寒云哪,怎么浑浑噩噩,变成这样儿了?你是越来越把握不住自己啦!早春二月,是你该来涉足的吗?而且你还把个脚伸得长长的,想踏遍整个二月吗?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在人们头上,你强蛮地到处划出自己的领地,“暖风吹不进来/寒风送不出去”,实行当年蒋介石的封锁政策,“明知道云层之外/阳光明媚”可人们就是享受不到。你寒云要在这里称霸一时吗?你不知道,大家是怎样地怨你恨你呀!

老天不按常规出牌,弄出个寒云笼罩的早春二月,普遍不受欢迎,甚至被人憎恶,这是老天做人的极大失败;诗人把这寒云笼罩的早春二月写成有别于所有的早春二月,精彩至极,让人们拍手叫好,这是诗人创作的可喜成功。[1]

作者简介

张幼军,湖北大冶市人,1948年1月出生。大冶一中退休教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