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Серге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Есенин),1895年10月3日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由富农外祖父养育。俄罗斯田园派诗人。,也是著名的抒情诗人。

生平

1912年毕业于师范学校,开始写诗。同年赴莫斯科,当过店员、印刷厂校对员,兼修一所平民大学的课程,积极参与文学活动。1915年去彼得堡,拜见著名诗人勃洛克克留耶夫等,1916年出版处女诗集《亡灵节》,同年被征入伍。二月革命后离开军队,参加左派社会革命党人的义勇队。对于十月革命,叶赛宁站在“农民的立场”表示拥护。诗人写了《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天上的鼓手》等著名诗作,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个人对革命的感受。

1919年参与发表意象派《宣言》,写出《四旬祭》《一个流氓的自由》后来又写了《生活与艺术》。1919年曾加入意象派团体,但以后逐渐疏远并退出意象派。1921年诗人到莫斯科访问与美国舞蹈家邓肯夫人相识,热恋成婚,并与之出游西欧、美国。两人很快由热恋变为争吵,终于离异。1923年返回苏联,并发表文章批判美国的生活方式。

  1924年出版了轰动文坛的诗集《莫斯科酒馆之音》,展示了诗人抑郁消沉的心灵。1924至1925年诗人的创作进入高峰期,写出组诗《波斯抒情》(1924)、长诗《安娜·斯涅金娜》(1925)、诗集《苏维埃俄罗斯》(1925)等。

  1925年9月与列夫·托尔斯泰的孙女托尔斯塔娅三度结婚,11月住院治疗精神病,完成自我审判式的长诗《忧郁的人》。12月26日用血写了绝命诗:“再见吧,我的朋友,再见/亲爱的,你永远铭记我心间/ 命中注定的分离/预示著来世的重逢//再见吧,我的朋友,不必话别无须握手/别难过,莫悲戚——/这世间,死去并不新鲜/活下去,当然更不希罕”。28日拂晓在列宁格勒的一家旅馆投缳自尽。[1]

代表作品

《白桦》《莫斯科酒馆之音》《安娜·斯涅金娜》《给母亲的信》﹑《波斯抒情》

叶赛宁写的诗歌,景中含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物中含我,我中有物,物我一体;不管是以境取胜,以意取胜,或是意与境浑,都能用语言完美地表迖自己的思想感情。叶赛宁作为一位农民出身的田园诗人,对于大自然有著特别敏锐的感受,对于人生作了极其深刻的探索。他写的诗对宇宙人生,自然万物往往是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诗人一会儿把自己比做天上的飞雁,以烘托自己作为游子的形象,一会儿又从飞雁这个形象中跳脱出来,伫立荒原,直抒自己的胸怀。大家知道忧美的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所追求的一神很高的艺术境界。叶赛宁的诗颇类似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境。因此他在诗歌的意境美上也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

【白桦】

皎洁的白桦/ 在我家窗下/ 裹上一层白雪/ 恰似穿上银装。

蓬松的技杈/ 镶上了雪花/ 宛如白色流苏/ 在那衣边垂挂。

挺立的白桦/ 进入了梦乡/ 金色的灯光下/ 雪花儿闪闪亮。

曙光绕白桦/ 迈步缓缓逛/ 银辉洒满枝杈/ 给她又添新装。

【给母亲的信】

您仍健在吗,我的老妈妈?/ 儿也活著,问您好来,祝您安康!/ 愿那黄昏时分不可名状的光华/ 常年映射在您所住的平房上。

来信说,您为我担惊受怕/ 内心感到极度的忧伤/ 说您经常徘徊在路旁/ 身著已不时兴的破旧马甲。

说您在幽暗的暮色中/ 每每见到同一个景象/ 仿佛是我在小酒馆中打架/ 有人用尖刀捅进儿的心脏。

没有的事,放心吧,亲爰的妈妈!/ 这仅仅是一种令人痛心的联想/ 我已不是那种不可救药的酒鬼/ 没能见上您一面就稀里糊涂地死亡。

儿仍像从前那样温良/ 心中仅仅怀著一线希望—-/ 就是尽快摆脱烦恼忧伤/

回到家中那低矮的平房。

我会回来的,当家中的花园/ 春天里又重新伸展开枝杈/ 只是请您别在黎明前把我叫醒/ 仍像八年前所做的那样。

别勾起那不抱希望的幻想/ 别触动那未能实现的愿望/ 都只怪儿过早地迈入世上/

尝够了人世间的辛酸苦辣。

也别教我祈祷–没有必要!/ 再不会回到那往曰的幻想/ 唯有您帮助我使我欢畅/ 唯有您是我不可名状的光华。

请您忘掉使您不安的景象/ 不要为您的儿子过分忧伤/ 不要为我经常徘徊在路旁/

身著已不时兴的破旧马甲。

 這首詩的語言十分樸素,非但沒有華麗的詞藻,甚至還使用了一些口語詞、俗語詞、和方言詞。例如;第一詩節第1、2詩行;“您仍健在嗎,我的老媽媽?兒也活著。問您好來,祝您安康 !”詩人就是使用這些質樸的語言以兒子的口吻寫出母子雙方的內心感情。又如本詩的第2個詩節;“來信說,您為我擔心受怕,內心感到極度的憂傷”。這兩句是寫情,但情中有景,你不難想像出一位慈愛的老媽媽為兒子擔驚受怕,牽腸掛肚的形象。“說您經常徘徊在路旁,身著已不時興的破舊馬甲。”這一句寫的是景,但景中有情。你不難想像出穿著破舊馬甲的老媽媽徘徊在路旁,盼望兒子歸來,期待兒子消息。至於下面說到的:“說您在幽暗的暮色中,每每見到同一景象,仿佛是我在小酒館中打架,有人用尖刀捅進兒的心臟“景中見情就更表露無遺了。為什麼母親眼前會經常出現兒子被人用尖刀殺死的景象呢?不正是由於愛子心切,思慮過度而產生的嗎?

母亲对叶赛宁来说是崇高的、神圣的、是真善美的化身。诗人在这首诗里把母亲比喻为“不可名状的光华”。这种从母亲的崇高形象对儿子来说是一种感召,激励和挽救的力量。叶赛宁由衷地感谢母亲对他的帮助和支持。当他少年时代的幻想遭到破灭时,只有母亲是他生活中唯一可以信赖的支柱。[2]

《安娜·涅斯金娜》

谢尔盖·叶塞宁有著复杂的思想、复杂的感情、复杂的性格、复杂的审美理想……法国著名作家兼评论家法朗士在谈到叶塞宁时说:“不能使用通常对于合乎理智的人们所使用的尺度来衡量这位诗人,他享有我们并不享有的一些权利,因为他站得比您无比地高,同时又站得比您无比地低。这是一个无意识的存在物,这又是一个100年才出现一次的诗人。”1925年12月28日凌晨诗人在列宁格勒自缢身亡。于是,“俄罗斯文学界因叶塞宁之死而失去了自己唯一的真正的抒情诗人”。然而,他那“用鲜血写成”的诗篇,却像伏尔加河滔滔的流水那样,闪耀著迷人的波光,跳荡著激情的浪花,永远流淌在美丽的俄罗斯大地上。在诗人死后的漫长岁月里,众多的批评家曲解他、贬抑他、排斥他,否定他在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然而,“在所有的批评家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批评家乃是时间”(别林斯基语)。80年的时间过去了,叶塞宁的诗作像陈年的窖酒一样越发香醇,为世界各国的人们接受和喜爱。人们为诗人内心世界的难以捉摸而困惑,但更为他诗作的动人心弦而叫绝。 《安娜·涅斯金娜》是诗人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标志著他在叙事诗创作上的最高成就,也是苏联诗歌史上的传世佳作。作为一首俄国革命的赞歌,它描写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农村激烈的阶级斗争等壮阔的历史画面。叙事与抒情水乳交融,既有复杂的阶级斗争,也有个人的恩怨情仇;既有革命者的豪情,也有儿女之情,手法与众不同,在描写革命的长诗中不落前人窠臼。[3]

一曲悲歌

他跟马雅可夫斯基是死对头,马雅可夫斯基在《致叶赛宁》的结尾谴责了这种“负能量”的选择,不过他本人却在四年多后用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与两位诗人都有过交往的茨维塔耶娃,以诗作痛惜和批评了两人的鲁莽行为。十一年后,她也自缢身亡。 纵观俄国文学史,大多数都挺悲情的,英年早逝,可惜可惜。 [4]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