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立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谢立中 | |
---|---|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 | |
出生 |
1957年 江西省 |
逝世 |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谢立中,男,汉族,1957年5月出生,江西人,哲学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1976年8月参加工作,1983年3月入党。谢立中同志是国内著名的理论社会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994年留系任教,曾先后担任过社会学系系教学秘书、研究生秘书、系副主任、系主任等职务, 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学理论、社会发展与现代化。在2015年新年到来前夕,谢立中教授荣膺“长江学者”称号[2]。为北大社会学争创世界一流学科作出了贡献[3]。
学术经历
1982年1月毕业于江西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
1986年1月结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助教进修班,后获哲学硕士学位
1992年7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
1992年9月-1994年7月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5年2月到英国诺丁汉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访问考察
1998年10月到香港理工大学从事访问研究
1999年9月-2000年7月到美国哈佛大学从事访问研究
2007年1月到台湾大学社会学系从事访问研究
工作经历
1974年7月-1978年1月在江西崇仁玻璃厂等处当工人
1982年1月-1989年9月在江西大学哲学系工作,先后任助教、讲师等职
1992年9月-1994年7月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4年8月至今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工作,先后任副教授、教授、教学秘书、研究所秘书、系副主任、系主任等职。
1995年2月到英国诺丁汉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访问考察
1998年10月到香港理工大学从事访问研究
1999年9月-2000年7月到美国哈佛大学从事访问研究
2007年1月到台湾大学社会学系从事访问研究
主要论文
1983,"物质文明不包括生产关系",《江西大学学报》,第1期。
1983,"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关系问题讨论综述",《江西社联通讯》,第2期。
1987,"简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形态",《江西大学学报》,第1期。
1987,"评托夫勒的'平行作用论'历史观",《南昌陆军学院学报》,第4期。
1987,"西方社会的新变革与社会形态的双重构造",《江西大学学报》,第2期。
1988,"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形态的双重构造",《江西大学学报》,第4期。
1992,"辩证法的一个特殊形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张家口师专学院学报》,第2期。
1992,"稳定与发展:转型中的中国社会",载龚鹏程主编:《1991文化评论》,台北:三民书局。
1992,"昔日革命根据地,如今滞后小社区",载陆学艺主编:《改革中的农村与农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3,"1952-1990年中国社会发展的因素分析",《科技与发展》,第1期。
1993,"社会学认识论的初步探讨"(与袁方合署),《社会学研究》,第3期。
谢立中 | |
---|---|
谢立中教授 |
1994,"论制度分析的计量模型",《科技与发展》,第5期。
1994,"社会核算:西方国家的理论与实践",《社会学研究》,第1期。
1994,"我国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再探讨",《南昌大学学报》,第1期。
1995,"1952-1990年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态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第2期。
1995,"改革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态势分析",《南昌大学学报》,第2期。
1995,"西安西北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的人才基础分析",西安人民政府。
1995,"新的综合:社会学理论的当前趋势",《国外社会学》,第1期。
1996,"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一)",《南昌大学学报》,第2期。
1996,"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二)",《南昌大学学报》,第3期。
1996,"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历史与现状"(与王思斌等合署),《中国社会工作》, 第2-3期连载。
1997,"投入和效率因素对我国各地区社会发展影响的比较分析",《社会学研究》,第2期。
1998,"达伦多夫:《工业社会中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载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8,"柯林斯:《冲突社会学一门解释的科学》",载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8,"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载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8,"伦斯基:《权利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载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8,"西方社会学发展的过程与态势",《南昌大学学报》,第1期。
1998,"现代化理论的过去和现在",《社会科学研究》,第1期。
1998,"行动的意义:三种理论模式的比较",《社会理论学报》(香港),第1期。
1999,"理解当代中国:两种不同的理论视角",《北京大学学报》,第6期。
1999,"行动与系统的联结:哈贝马斯论帕森斯的理论失误",《社会研究》,第10期。
2000,"后现代主义方法论:启示与局限",《中国社会学年鉴(1995-199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工作理论》 载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
《新功能主义社会学理论》 载杨善华主编《当代国外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2001,"如何正确看待社会发展指标的综合评估",《光明日报》, 8月2日。
2001 "困境与冲突:当代中国社会变迁过程的再诠释",《南昌大学学报》,第2期。
2001,"'后现代性'及其相关概念含义辨析",《社会科学研究》,第5期。
2001,"'现代性'及其相关概念含义辨析",《北京大学学报》,第5期。
2001,"改革以来北京城市基层社区组织的变迁",《转型中的城市基层社区组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灰社会理论:一个初步的探讨",《社会学研究》,第1期。
2001,"社会的复杂性:社会学家的观点",《系统辨证学学报》,第4期。
2001,"社会发展综合评估指标的再认识",《湖南与世界》,第5期。
2001,"社会工作的本质:'维护为本'还是'助人为本'",《华人社会社会工作本质初探》,新加坡:八方文化公司出版。
谢立中 | |
---|---|
北京大学谢立中教授 |
2001,"社会主义现代化:困境与冲突",《21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提高社区文明建设小康社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中国社会报》, 11月23日。
2002,"'英格尔斯指标体系'是工业时代的现代化指标体系吗",《光明日报》, 7月25日。
2002,"城市居民自治:实际涵义、分析模式和历史轨迹",《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第4期。
2002,"均衡发展:城市基层社区变迁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求实》,第7期。
2002,"走出结构-行动困境:现代人的难圆之梦",《社会理论学报》(香港),第1期。
2003,"冲突与均衡: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江西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
2003,"关于所谓'英格尔斯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几点讨论",《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第3期。
2003,"价值冲突情景下的行动抉择: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2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复杂性",《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
2003,"社会的现代化",载王思斌主编《社会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现代性的问题与处方:涂尔干主义的历史效果",《社会学研究》,第5期。
2004,"完善社会协商制度迫在眉捷",中国社会报,11月11日。
2004,"《现代性、后现代性社会理论:诠释与评论》导言",载谢立中、阮新邦主编:《现代性、后现代性社会理论:诠释与评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德里达的解钩主义理论述评",载谢立中、阮新邦主编:《现代性、后现代性社会理论:诠释与评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吉登斯、贝克和拉什:'反思性'或者'自反性'现代化",载谢立中、阮新邦主编:《现代性、后现代性社会理论:诠释与评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论风险社会时代的环境问题",与谢立安等合作,2004年北京国际环境研讨会会议文集。
2004,"罗蒂的新实用主义理论述评",载谢立中、阮新邦主编:《现代性、后现代性社会理论:诠释与评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序言",载瑞泽尔:《古典社会学理论》等(影印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职能关系与财产关系:马克思社会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社会理论学报》,2004年秋季号
2005,"寻找发展的黄金关联点",中国社会报,4月6日。
2005,"和谐社会:发达国家的启示",解放日报,3月20日。
2005,"'社会运行学派:理解和评论",载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特色社会学--历史、现状、未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5,"《社会学经典教材译丛》总序",载瑞泽尔:《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载杨善华、谢立中编:《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载杨善华、谢立中编:《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在组织化与个体化之间: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艰难抉择",《北大讲座》第8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当前中国社会学理论建构的努力与不足",《河北学刊》,第5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2期转载。
2006,"走向'多元话语分析':后现代思潮的社会学意涵",《社会理论学报》,秋季号。
2007,"《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修订版)前言",载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修订版),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7,"布鲁默的'符号互动主义':从多元话语分析的视角看",载北京大学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南华大学社会科学院主办"面向21世纪的社会学理论:海峡两岸社会学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
2007,"从马林诺斯基到费孝通:一种另类的功能主义",《南昌大学学报》,第2期。
2007,"当前中国社会学者的理论取向",《社会理论学报》,春季号。
2007,"福柯:《疯癫与文明》",载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修订版),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7,"福柯:《规训与惩罚》",载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修订版),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7,"经济快速增长时期的社会发展战略:日本的经验与教训",载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主办"经济快速增长条件下的社会发展战略:国际比较及其启示"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
2007,"实证、诠释与话语:社会分析模式比较--以自杀现象为例",《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第3期、第4期连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第9期转载。
谢立中 | |
---|---|
谢立中教授 |
主要著作
《社会发展二重奏》 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社会指标与社会发展评价》(与袁方、贾俊平等人合著),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5年出版;
《发达国家的社会发展战略》(主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
《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主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台北:知书房出版社,2000年出版。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导论》,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转型中的城市基层社区组织--北京市基层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研究》(执行副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20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与孙立平合编),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出版。
《后现代社会理论》(主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出版。
《现代性、后现代性社会理论:诠释与评论》(与阮新邦合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与杨善华合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西方社会学理论》,下卷(与杨善华合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社会理论:反思与重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中国社会学经典读本》(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
《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主编,修订版),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
《西方社会学经典读本》(上、下)(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研究课题
1993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综合评估(国家博士后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1995 北京市城市基层社区组织研究(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
1997 北京市城市居民自治研究(北京市"百人工程"基金资助项目)
1997 中国:变动中的国家、社会与个人(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项目)
1997 中国农村基层政权研究(福特基金会资助项目)
1998 八十年代以来国外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社会理论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
2000 全球化、新国际劳动分工与中国社会发展(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2004 社会研究中的话语分析:后现代思潮的社会学意涵(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
2005 经济快速增长条件下的社会发展战略:国际比较及启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参考来源
- ↑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导师简介:谢立中 ,新东方在线, 2015-08-24
- ↑ 祝贺北京大学社会系主任谢立中教授荣获“长江学者”称号 ,新浪网, 2014-12-18
- ↑ 谢立中:创新管理 笃实教研 ,北京大学,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