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谭振山」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百科化)
(百科化)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2 次修訂)
行 3: 行 3:
 
| 外文名    =  Zhenshan Tan
 
| 外文名    =  Zhenshan Tan
 
| 图像    =   
 
| 图像    =   
[[File: 谭12.jpg|缩略图
+
[[File: 谭肖像01.jpg|缩略图|center|[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upload/userfiles/tanzs_zhdgz.jpg 原图链接] [http://www.chinesefolklore.com/News/news_detail.asp?id=3315 来自 中国民俗 网]]]
|center|[http://pic.gongpin.net/650/250/h/uploads/images/20100906154406722.jpg 原图链接] [http://www.gongpin.net/news/item_2423.html 来自 贡品 网]]]
 
 
| 图像说明 =   谭振山|center
 
| 图像说明 =   谭振山|center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and age|1925|11|10}}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and age|1925|11|10}}   
 
| 出生地点 =   中国辽宁
 
| 出生地点 =   中国辽宁
 
| 逝世日期 = {{Death date and age|2011|04|16|1925|11|10}}  
 
| 逝世日期 = {{Death date and age|2011|04|16|1925|11|10}}  
| 国籍    =   中国   
+
| 国籍    =   [[ 中国]]    
| 职业    =  民间故事家
+
| 职业    =  民间故事家    
 
}}
 
}}
<p style="text-indent:2em;">'''<big>谭振山</big>''',男,汉族,祖籍河北,1925年农历11月10日出生于辽宁省新民市罗家房乡太平庄村。系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故事代表性传承人。现为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p>
+
 
 
== 人物简介 ==
 
== 人物简介 ==
[[File: 谭1233.jpg|缩略图|rihgt|[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50628941341&di=611ae3fed8f118b9a0313eb6fa231a7c&imgtype=0&src=http%3A%2F%2Fimg.zwbk.org%2Fbaike%2Fspic%2F2010%2F09%2F04%2F20100904112158796_9052.jpg 原图链接] [http://www.zwbk.org/zh-tw/Lemma_Show/76681.aspx 来自中 文百科在线 网]]]
+
[[File: 谭002.jpg|缩略图
<p style="text-indent:2em;">谭振山民间故事是辽宁省的传统民间文学,入选 中国 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
| |[http://www.lnsdfz.gov.cn/fwzwhyc/gjfwzwhyc/mjwx/201502/W020150213345056539076.jpg   原图链接] [http://www.lnsdfz.gov.cn/fwzwhyc/gjfwzwhyc/mjwx/201502/t20150213_1576896.html  图片 来自中 国政府 网]]]
http://www.zwbk.org/zh-tw/Lemma_Show/76681.aspx作为个体被申报国家遗产 谭振山是全国唯一一位。谭振山能讲一千多个传统民间故事 先后有 本、德国学者慕名登门,他还是全国唯一出国讲故事的 间故事 家。 谭振山所讲述的民间故事,内容多为风 传说、鬼狐精怪故事、历史人物传说及生活故事和笑话。</p>
+
[[File: 谭003.jpg|缩略图|左|[http://www.lnsdfz.gov.cn/fwzwhyc/gjfwzwhyc/mjwx/201502/W020150213345056847487.jpg  原图链接]  [http://www.lnsdfz.gov.cn/fwzwhyc/gjfwzwhyc/mjwx/201502/t20150213_1576896.html  图片来自 中国 政府网]]]
<p style="text-indent:2em;">谭振山小时候特别机灵调皮,不是东屋窜西屋,就是蹦蹦跳跳找 闹,很少有消停的时候,他是奶奶 中的宝贝疙瘩,奶奶经常抱着他 给他 讲故事 听。奶奶会 讲的故事 真多,让小谭振 听得非常入迷。说来 怪,只要一听奶奶给他讲 故事 就变得特别温顺听话 而且 一遍就能记下来 并能学得活灵活现。正是从那个时候 民间故事开始深深扎根在谭振山 心中。说起那些往事 谭振山深有感触:"从小奶奶用故事告诉我 人要有德有义 我不会忘了。</p>
+
'''<big>谭振山</big>''',男 [[汉族]] 祖籍[[河北]],1925年农历11月10 出生于[[辽宁]]省新 市罗 房乡太平庄村 系第一批国家级非 质文化遗产<ref>[http://www.ihchina.cn/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ref>民间故事代表性传承 。现为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p>
<p style="text-indent:2em;">谭 振山 民间故事的源头都 亲友乡邻。 比如旧社会当风水先生的三伯父谭福臣 ,就 擅长讲鬼神怪异故事 像什么《赵匡胤与红煞神》、《关公有后眼》等等;谭振山 继祖父赵国宝 造帆船 木匠 也能讲《泥鳅精受皇封》等不少民间 故事。 还有新安堡村 几位老先生 像刘万信、国生武、沈斗山等人 谭振山 过《孔子借粮》等 故事 。一来二去 聚少成多,谭振山也 讲1000多个民间故事了 谭振山的 民间故事 口传 记、原汁原味,一个人能讲千个 故事 ,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罕见的。谭振 讲的 故事 主人公大 有德有义,谭振山为人做事也 故事里 主人公那样 德讲义。他很质朴 善于驾驭听众,营造讲述氛围,具 高超 讲述技巧 ,不 突出形体渲染 注重语气和表情 以情节曲折生动见长,风格质朴而具有感染力 </p>
+
谭振山的民间故事贵在口传 记、原汁原味 一个人能 千个 故事 ,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罕见的。谭振山 讲的故事 里的主人公大都有德有义,谭振 为人做事 故事 里的主人公那样讲德讲义。 很质朴 善于驾驭 营造讲述氛围 具有高超 讲述技巧 不突出形体渲染 注重语气和表情,以情节曲折生动见长 风格质朴而具有感染力。</p>
==  就于荣誉 ==
+
 
<p style="text-indent:2em;"> 谭振山 讲述的 故事 引起 国内外学界的注意。1988年,沈阳市和新民县共同编辑的《谭振山故事选》印刷,选入 谭振山讲述的 长中篇 民间故 事53则。</p>
+
==耳染目濡 ==
<p style="text-indent:2em;">>1988年5月5日,日本国学院的教授野村纯一访问沈阳时,专门去了谭振山家里听他讲故事 听完后,远道而来 的日本 客人深有感触地说:"我明白为什么中国 个道德 家了。因为他们的孩子从小就在听这些真善美的 故事 啊!" </p>
+
振山 小时候特别机灵调皮,不 东屋窜西屋 ,就 是蹦蹦跳跳找人闹 很少有消停 时候,他 奶奶心中 宝贝疙瘩 奶奶经常抱着他,给他讲 故事 奶奶会讲 故事真多 让小谭振山听得非常入迷。说来也怪 只要一听奶奶 讲故事, 他就变得特别温顺听话,而且听一遍就能记下来,并 学得活灵活现 正是从那个时候,[[ 民间故事]]开始深深扎根 谭振山的 中。</p>
<p style="text-indent:2em;">1989 年, 谭振 被辽宁省命名为“优秀民间 故事 家” 。</p>
+
 
<p style="text-indent:2em;">1998年9月 台湾中正大学教授[[ 陈益元]] 先生 ,专 程到 谭振山家 ,一住数日采录谭振山 述的民间 故事。</p>
+
== 故事 源头 ==
<p style="text-indent:2em;">1992年7月1日,谭振山应日本元野市市长邀请赴日参加"世界民间艺术博览会",并登台 到会 日、印、韩、意、德等国学者们讲述了三次中国民间故事 分别是《老龟报恩》、《洞房认义女》、《三忍救妻女》 。</p>
+
谭振 民间 故事的 源头 是亲友乡邻。 比 旧社会当风水先生 三伯父谭福臣,就擅长 鬼神怪异故事 像什么《[[赵匡胤]]与红煞神》、《关公 后眼》等等;谭振山 继祖父赵国宝是造帆船的木匠 也能讲《泥鳅精受皇封》等 少民间故事。还有新安堡村的几位老先生 像刘万信、国生武、沈斗山等人 也给谭振山讲过《[[孔子]]借粮》等故事 一来二去,聚少 多, 谭振山 也能讲1000多个民间 故事了 谭振山 讲述的民间故 事,内容多为风物传说、鬼狐精怪故事、历史人物传说及生活故事和笑话 </p>
<p style="text-indent:2em;">2005年4月10日 陈益元教授与 台湾 成功 院硕士林丽荣女士 专程 来辽宁拜访 老。林丽荣对 谭振山 讲述 活动 单位论文选题,通过田野调查,撰写了十万字论文,并已出版 </p>
+
 
<p style="text-indent:2em;">2006年5月20日,谭 振山民间 故事<ref>[https://baike.so.com/doc/5689222-5901919.html谭振山 民间故事]360百科</ref>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
==荣誉成就 ==
<p style="text-indent:2em;">2007年6 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辽宁省新民市的谭振山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p>
+
谭振山讲述 故事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注意,先后有 日本 、德国学者慕名登门,他还 唯一出国讲 故事 的民间故事家。1988 年, 沈阳市和新民县共同编辑的《谭振 山故事 选》印刷,选入谭振山讲述的长中篇民间故事53则 。</p>
<p style="text-indent:2em;">>2007年,江帆采录整理的《谭振山故事精选》出版,同年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2010年,江帆与台湾成功大学教授陈益 联合采录整理的第二部《谭振山及其讲述作品》在台湾出版。同年5月,在"台湾文学馆"举行新书发布会,引起轰动。</p>
+
1988年5月5日 ,[[ 日本]] 国学院的教授野村纯一访问沈阳时 ,专 门去了 谭振山家 里听他 讲故事。 听完后,远道而来的日本客人深有感触地说:" 我明白为什么中国是个道德国家了。因 他们 孩子从小就在听这些真善美的故事啊!" </p>
 +
1989年 谭振山被辽宁省命名为“优秀民间故事家” 。</p>
 +
1998年9月 [[ 台湾]]中正大 教授陈益元先生, 专程 振山家,一住数日采录 谭振山讲述的 民间故事 。</p>
 +
1992年7月1日,谭 振山 应日本元野市市长邀请赴日参加"世界 民间 艺术博览会",并登台为到会的日、印、韩、意、德等国学者们讲述了三次中国 民间故事 ,分别是《老龟报恩》、《洞房认义女》、《三忍救妻女》。</p>
 +
2006年5月20日,谭振山民间故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ref>[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6/content_334718.htm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政府网</ref>。</p>
 +
2007年6 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辽宁省新民市的谭振山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p>
 +
2007年,江帆采录整理的《谭振山故事精选》出版,同年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2010年,江帆与台湾成功大学教授陈益 联合采录整理的第二部《谭振山及其讲述作品》在台湾出版。同年5月,在"台湾文学馆"举行新书发布会,引起轰动。</p>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
[[Category: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於 2020年1月8日 (三) 12:48 的最新修訂

譚振山
譚振山
原文名 Zhenshan Tan
出生 (1925-11-10) 1925年11月10日(98歲)
中國遼寧
逝世 2011年4月16日(2011-04-16)(85歲)
國籍 中國
職業 民間故事家

人物簡介

譚振山,男,漢族,祖籍河北,1925年農曆11月10日出生於遼寧省新民市羅家房鄉太平莊村。系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民間故事代表性傳承人。現為遼寧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譚振山的民間故事貴在口傳心記、原汁原味,一個人能講千個故事,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是罕見的。譚振山講的故事裡的主人公大都有德有義,譚振山為人做事也如故事裡的主人公那樣講德講義。他很質樸,善於駕馭聽眾,營造講述氛圍,具有高超的講述技巧,不突出形體渲染,注重語氣和表情,以情節曲折生動見長,風格質樸而具有感染力。

耳染目濡

譚振山小時候特別機靈調皮,不是東屋竄西屋,就是蹦蹦跳跳找人鬧,很少有消停的時候,他是奶奶心中的寶貝疙瘩,奶奶經常抱着他,給他講故事聽。奶奶會講的故事真多,讓小譚振山聽得非常入迷。說來也怪,只要一聽奶奶給他講故事,他就變得特別溫順聽話,而且聽一遍就能記下來,並能學得活靈活現。正是從那個時候,民間故事開始深深紮根在譚振山的心中。

故事源頭

譚振山民間故事的源頭都是親友鄉鄰。 比如舊社會當風水先生的三伯父譚福臣,就擅長講鬼神怪異故事,像什麼《趙匡胤與紅煞神》、《關公有後眼》等等;譚振山的繼祖父趙國寶是造帆船的木匠,也能講《泥鰍精受皇封》等不少民間故事。還有新安堡村的幾位老先生,像劉萬信、國生武、沈斗山等人,也給譚振山講過《孔子借糧》等故事。一來二去,聚少成多,譚振山也能講1000多個民間故事了。譚振山所講述的民間故事,內容多為風物傳說、鬼狐精怪故事、歷史人物傳說及生活故事和笑話。

榮譽成就

譚振山講述的故事引起了國內外學界的注意,先後有日本、德國學者慕名登門,他還是全國唯一出國講故事的民間故事家。1988年,瀋陽市和新民縣共同編輯的《譚振山故事選》印刷,選入譚振山講述的長中篇民間故事53則。

1988年5月5日,日本國學院的教授野村純一訪問瀋陽時,專門去了譚振山家裡聽他講故事。聽完後,遠道而來的日本客人深有感觸地說:"我明白為什麼中國是個道德國家了。因為他們的孩子從小就在聽這些真善美的故事啊!"

1989年,譚振山被遼寧省命名為「優秀民間故事家」。

1998年9月,台灣中正大學教授陳益元先生,專程到譚振山家,一住數日採錄譚振山講述的民間故事。

1992年7月1日,譚振山應日本元野市市長邀請赴日參加"世界民間藝術博覽會",並登台為到會的日、印、韓、意、德等國學者們講述了三次中國民間故事,分別是《老龜報恩》、《洞房認義女》、《三忍救妻女》。

2006年5月20日,譚振山民間故事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

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遼寧省新民市的譚振山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2007年,江帆採錄整理的《譚振山故事精選》出版,同年獲得"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2010年,江帆與台灣成功大學教授陳益元聯合採錄整理的第二部《譚振山及其講述作品》在台灣出版。同年5月,在"台灣文學館"舉行新書發布會,引起轟動。

參考文獻

  1.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博物館
  2. 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