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增加 47 位元組, 4 年前
|}
'''谷'''(学名: Setaria italica):属[[禾本科]]的一种植物。古称[[稷]] 、[[粟]],亦称粱。一年生草本;秆粗壮、分蘖少,狭长披针形叶片,有明显的中脉和小脉,具有细毛;穗状圆锥花序;穗长20~30厘米;小穗成簇聚生在三级支梗上,小穗基本有刺毛。每穗结实数百至上千粒,子实极小,径约0.1cm,谷穗一般成熟后金黄色,卵圆形籽实,粒小多为黄色。去皮后俗称[[小米]]。粟的稃壳有白色、红色、黄色、黑色、橙色、紫色各种颜色,俗称“粟有五彩”。广泛栽培于 [[ 欧亚大陆 ]] [[ 温带 ]] [[ 热带 ]] ,[[中国]][[黄河]]中上游为主要栽培区,其他地区也有少量栽种<ref>[http://bbs.hsw.cn/read-htm-tid-7768925.html 长知识:谷子(粟)(小米)],华商论坛</ref>。
==适应环境==
谷子性喜高温,温度22~30℃,海拔1000公尺以下均适合栽培 ,属于耐旱稳产作物。原产 [[ 中国 ]] ,在中国北方有较广泛的种植<ref>[http://www.zd9999.com/zw/htm0/144.htm 粟],字典大全</ref>。
==主要价值==
==合理密植==
过去老农衡量谷子产量高低,常以谷穗 小、 重为依据,认为只有穗子大而重才能获得高产,所谓:“稀谷长大穗”,“稠谷子好看,稀谷子吃饭”等农,都反映过去稀植习惯是普遍的。其实穗子大小和轻重,并不是决定产量高低的唯一因素,还要看单位面积内株,和穗数的多少,问题在如何使两者的矛盾统一起来,如果既增动了单位面积际数,又能保証每株穗子既大又重,或者穗子虽小些轻些,但学位面积总穗数增多,这样才能使总产最有所增加、合理密植就是正确的配置植株的营养面积,最有效地利用地力和日光能,要尽可能增心单位面积株数,又必须保証每一植株生长健壮,使单称个体与单位面积闷的植稼群体之间的矛盾统一起来,从而获得增产。
合理密植首先要从等距全苗做起,如果一块地里的谷苗稀稠不匀。或者缺苗很多,当然就该不上密植。由于整地及播种质量不好,我省谷子缺苗现象是普遍而严重的,一般达15~20%。如果我们作好整地保,工作,提高潘种质量,从而消灭缺苗现象,就无形中使密度增加了13~20%,再加上间苗、中耕时细心操作,保持株和株之间的等距,便能更充分的利用地力,增产就有了保证。
==参考文献==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714,20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