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豌豆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豌豆骨

豌豆骨指腕骨中如豌豆状的骨,是腕骨中最小的一块又称“豆骨”,位于腕骨近侧到尺侧,前面粗糙而凸隆,为尺侧腕屈肌、小指展肌、腕横韧带、豆掌韧带和豆钩韧带附着处。形似豌豆,为腕骨中最小的,位于腕骨近侧列的最内侧。背侧与三角骨相接。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豌豆骨
  • 外文名: Pisiform bone

概述

手骨:包括腕骨、掌骨指骨

1)腕骨(carpal bones):由8块短骨组成,分为远近两列,近侧列由桡侧向尺侧依次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远侧列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和钩骨。各腕骨均以相邻的关节面构成腕骨间关节。近侧列的手舟骨、月骨、三角骨共同形成桡腕关节的关节头,与桡骨下端的关节面相关节。

2)掌骨(metacarpal bones):共5块,由桡侧向尺侧依次为第l~5掌骨。掌骨属于长骨,近侧端称掌骨底,邻腕骨,远侧端称掌骨头,与指骨相关节。握拳时,掌骨头显露于皮下。

3)指骨(phalanges offingers):共14块,拇指为二节,2~5指为三节,由近侧向远侧依次为近节指骨、中节指骨和远节指骨。指骨的近侧端为底,中部为体,远侧端为滑车。远节指骨远侧端无滑车,其掌面有粗糙隆起,称远节指骨粗隆(甲粗隆)。

作用

豌豆骨由豆学韧带、豆钩韧带和腕尺侧副韧带牵拉以维持位置的平衡。跌倒后掌侧着地可致腕关节强力背伸,豆掌韧带和腕尺侧副韧带受到暴力损伤后,在豌豆骨的附着处撕脱,豌豆骨被挤向腕管方向,向内侧近端移位,形成豌豆骨脱位用。

豌豆骨被三角骨挡在背侧,腕部损伤后由于小鱼际肌肿胀、残余韧带的牵拉和尺侧腕屈肌的阻隔,脱位的豌豆骨常难以复位。复位时先届曲腕关节,减少肌腱.韧带对豌豆骨的牵拉和阻隔。再向掌桡侧推动豌豆骨,绕过三角骨的阻挡,有利于豌豆骨的复位。复位后石膏托固定患腕于掌届尺偏位,可有效防止腕豆骨再脱位,固定2周后改用限制背伸小夹板外固定,有利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