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象山县

增加 17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象山县 ''' 是中国 [[ 浙江省 ]][[ 宁波市 ]] 下辖县,位于东海之滨,居长三角地区南缘、浙江省东部沿海,位于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三面环海,两港相拥。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立县,因县城西北有山“形似伏象”,故名象山。由象山半岛东部及沿海608个岛礁组成,陆域1175平方公里,海域535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800公里,占浙江省海岸线的六分之一。辖有10镇5乡3个街道,象山户籍人口50.33万人。
==得名缘由==
象山 [[ 历史 ]] 悠久。据塔山史前文化遗址出土文物考证,距今6000年前的 [[ 新石器时代 ]] ,就有先民于此生息繁衍。春秋时,象山为越国鄞地。汉为鄞县、回浦(后改章安)两县地。唐初分属宁海及鄮县。唐神龙二年(706 ),象山立县,治彭姥村,因村北有山,“形似伏象”,故名象山,县以山名,属台州,广德二年(764 ),改隶明州(明代改称宁波)。
==管辖范围==
民国元年,南田立县,治樊岙,同年4月,划象山东溪岭以南地入南田县,遂迁治石浦。翌年取消划并,南田还治樊岙。1940年,撤南田县,另置三门县,南田为其辖地。
 1949年7月8日,象山解放。10月成立县人民政府,属宁波专区,1952年,南田从三门划归象山。1954年4月,象山改隶舟山专区。1958年10月, [[ 宁海县 ]] 并入象山,隶台州专区。1961年10月,复置宁海县,象山还治原境,回属宁波专区(后称地区)。1983年,宁波地、市合并,象山为宁波市属县。
解放初设4区、2镇、18乡,至1985年,全县辖5区5镇32乡。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全县辖13镇6乡。
===地理位置===
象山县介于北纬28°51′18〞-29°39′42〞、东经121°34′03〞-122°17′30〞之间。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中段,宁波市的东南部,在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其地理位置北临象山港,与鄞州区、奉化市隔港相望;东北遥对舟山市普陀区的六横岛和宁波市北仑区的梅山岛;东濒大目洋;南接猫头洋,隔 [[ 三门湾 ]] [[ 台州市 ]] [[ 三门县 ]] 相峙;西连 [[ 宁海县 ]] ,象山半岛自宁海县紫溪、梅林至一市东延入海。象山处于象山半岛的东部,由象山半岛东部本土和沿海600多个岛礁组成,具有“三面环海,一线穿陆”的理特征。
===地形地貌===
东部沿海平原南庄平原6300公顷,为县内最大海积平原,主要产粮区之一。钱仓平原850公顷,主产水稻。
南部三门湾沿海平原定山平原5800公顷,系海积平原,仅次于南庄平原,平均海拔3~5米,为县内主要产粮区之一及最大蔬菜基地和大豆产地。金星平原1400公顷,平均海拔3~5米, 主产水稻,盛产棉花、柑橘。 高塘平原1900公顷,系海积平原,平均海拔3~5米,主产 [[ 水稻 ]] [[ 棉花 ]] [[ 柑橘 ]]
====沿海滩涂====
有大小滩涂25处,沙滩(石滩)11处。滩涂面积20526.67公顷,宜围垦6526.67公顷。
建设用地城镇、乡村及工矿用地主要分布中心城区、石浦、西周、墙头、鹤浦、贤庠、定塘等地,总计面积11416.63公顷。[8]
===植物资源===
木本植物91科、242属、479种,其中乔木215种,浙江七子花、福建柏、 [[ 银杏 ]] [[ 金钱柏 ]] [[ 天竺桂 ]] [[ 花榈木 ]] [[ 浙江楠 ]] [[ 天目木兰 ]] 是国家保护植物,红木樨(丹桂)为象山 [[ 历史 ]] 上的特名贵花卉,宋人称之为“象山花”。草本植物以杂草为主,牧草、药材、花卉资源亦丰。
===动物资源===
野生哺乳类约14科,鸟类约33科,爬行类约9科、40余种,两栖类约7科、10余种,以蛙类为主,昆虫类21目、122科、700多种。淡水鱼10科22属,海洋鱼类4纲、29目、152科、300属、442种。[8]
===水资源===
===水库===
总蓄水量1.37亿立方米。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上水库20座,其中500万立方米以上6座,1000万立方米以上4座。大塘港水库总库容3135万立方米,溪口水库总库容1250万立方米,仓岙水库总库容1065万立方米,隔溪张水库总库容1050万立方米。[8]
===矿产资源===
 境内有 [[ ]] [[ ]] [[ ]] [[ 磁铁 ]] [[ 褐铁 ]] [[ 白钨 ]] 铝9 [[铝]]9 个金属矿种,储量不丰。非金属矿有 [[ 氟石 ]] 、火山 [[ 玻璃岩 ]] [[ 粘土 ]] [[ 石英砂 ]] 、晶簇石英砂等,矿点23处。花岗岩储量丰富。
===海洋资源===
象山紧靠大目洋、猫头洋、渔山三大渔场,发展渔业条件优越,系渔业大县。主要水产资源有 [[ 黄鱼 ]] [[ 带鱼 ]] [[ 乌贼 ]] [[ 鲳鱼 ]] [[ 龙头鱼 ]] [[ 鳓鱼 ]] [[ ]] [[ ]] [[ 石斑鱼 ]] [[ 海鳗 ]] [[ 海带 ]] [[ 紫菜 ]] [[ 泥螺 ]] 等。
===海水化学===
===人口===
宋乾道(1165-1173)年间,始有记载,凡12304户、32962口。
宋乾道(1165年~1173年)间,始有记载,凡12304户、32962口。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 )为11583户、44470口。万历三十年(1602 ),减至3802户、13138口,平均每年减160人,概为逃避赋役,漏报、脱报所致。
顺治元年(1644 )为18665丁,雍正元年(1723 )减至17761丁,同治七年(1868 ),增至211955人。
国24 国二十四 年(1935 ),全县54206户、213498人,其中男119332人、女94166人。后因战乱及灾害频至,人口又减。民国36年(1947 )仅48764户、203271人,其中男109155人、女94116人。12年间减5521户、10227人,年均减460户、852人。
解放后,人口迭有变动。1953年至1959年为第一个生育高峰期,年均出生率34.75‰,死亡率7.64‰,自然增长率27.11‰,递增率21.2‰。1960年后,经济暂时困难,人口增长暂缓。次年出生率23.82‰,死亡率7.53‰,自然增长率16.29‰。又因精简下放,户口变动较大,人口变动率达15.9‰。
711,05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