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豹紋鯊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豹紋鯊科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豹紋鯊科是近沿海中大型鯊魚,通常棲息於珊瑚礁區或附近海域,亦常出現於沙地海域,深度在0-62米之間。最大體長可達350厘米。行動緩慢,不甚遊動。主要以腹足動物、兩枚貝為食,但偶爾也捕食螃蟹、蝦子或小魚。卵生,可產下大型(全長17厘米)、暗色的卵囊鞘;產下的小鯊魚體長在20-26厘米之間。個性溫和,不太會被激怒。

簡介

生活習性

通常棲息於珊瑚礁區或附近海域,亦常出現於沙地海域,卵生,主要以腹足動物、兩枚貝為食。

形態特徵

豹紋鯊科魚類的身體呈拉長的圓柱形,體側有明顯的隆脊,頭部是略長且平的圓錐形,頭側沒有皮褶。吻端為寬圓形,眼睛位於體側,沒有眼袋,噴水孔大小約與眼徑相等,位於眼睛後方。鰓裂小,第四和第五鰓裂幾乎重疊。鼻須和鼻溝短而圓,口裂位於腹位,牙齒有中央齒尖及側齒尖。豹紋鯊科魚類的尾柄沒有側隆脊及尾鰭前之凹槽,背鰭有兩枚,第一背鰭比第二背鰭大,起點約在腹鰭之前,末端則與腹鰭基底相對。胸鰭呈寬圓,且遠大於腹鰭。腹鰭大小介於第一背鰭與第二背鰭間。臀鰭比第二背鰭大,起點位置約與第二背鰭基底後半部相對,基底長而外角成圓形,基底末端與尾鰭下葉起點十分接近。尾鰭上葉的上揚角度小,長度約體長的二分之一,上葉相當大且後緣有明顯缺刻,下葉則無。

評價

豹紋鯊科魚類的經濟價值很高,主要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南北緯30度間的沿海,西起紅海和非洲東部外海,北至日本,南至澳大利亞和新加勒多尼亞。全球已知僅1屬1種,即大尾虎鮫(Stegostomafasciatus)。 台灣有紀錄。[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