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貝克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2月19日 (二) 15:53 由 文华毓秀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薩繆爾·巴克利·貝克特(1906年-1989年),愛爾蘭著名作家、評論家和劇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1969年)。他兼用法語和英語寫作,他之所以成名或許主要在於劇本,特別是《等待戈多》(1952年)。

薩繆爾·巴克利·貝克特
原文名 SamuelBeckett
出生 (1906-04-13) 1906年4月13日(118歲)
愛爾蘭都柏林
逝世 1989年11月3日(1989-11-03)(83歲)
國籍 愛爾蘭
職業 著名作家、評論家和劇作家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薩繆爾·巴克利·貝克特

外文名 SamuelBeckett

國籍 愛爾蘭

出生地 愛爾蘭都柏林

出生日期 1906年4月13日


逝世日期 1989年

職業 作家,評論家,劇作家

畢業院校 劍橋大學三一學院

其他成就 1969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其他作品 《馬洛伊》,《馬洛納正在死去》,《無名的人》,

人物簡介

1906年4月13日(或者是3月13日),薩繆爾·巴克利·貝克特出生於愛爾蘭都柏林郊區福克斯洛柯的斯底勞根,確切的地點是一座名叫庫爾俊納的都鐸王室建築。在孩提時代和中小學期間,他發現自己喜愛體育活動,而絲毫沒顯露出日後博學和善於駕馭語言的跡象。後來他就讀於三一學院,師從拉德莫斯-布朗攻讀現代語言。在這裡所受的教育使他的才智得到了表現。1928年至1930年,貝克特任巴黎高等師範學校的語言講師,並經常光顧咖啡廳,從而使自己步入30年代令人振奮的巴黎文壇——他在這裡為自己定下基調和主題,並和詹姆斯·喬伊斯、托瑪斯·麥格里韋等人交往。回到都柏林後,他先在三一學院教授法語,以後有一段時間照料父親,最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不久定居巴黎。

他與後來成為妻子的蘇姍·德克沃-迪梅斯尼爾一起參加法國地下抵抗組織,躲在魯西榮生活了一段時間。戰後(即 1950年他母親去世後),隨着編輯和劇院老闆開始發現他作品中的雙語天才,貝克特的經濟逐漸寬裕起來,但名聲也出乎意料地跌落。隨着他的作品日漸出名,他卻越來越退縮到自己的隱居狀態之中。貝克特只是偶爾鼓起勇氣邁出國門,主要是1956年因參加《等待戈多》的首演式而去過美國的邁阿密,1975年因導演該劇去過德國。此後他便隱居巴黎,只是通過他的出版商和外界聯繫。

代表作品

貝克特在創作上深受喬伊斯、普魯斯特和卡夫卡的影響,主要作品女詩作《婊於鏡》(1930);評論集《普魯斯特》(1931);短篇小說集《貝拉夸的一生》(1934)和《第一次愛情》(1974);中篇四部曲《初戀》、《被逐者》、《結局》、《鎮靜劑》(1946);長篇小說《莫菲》(1938)、《瓦特》(1942)、三部曲《馬洛伊》、《馬洛伊之死》、《無名的人》(1951—1953)及《如此情況》(1961)、《惡語來自偏見)(1982)等。這些小說以驚人的詼諧和幽默表現了人生的荒誕、無意義和難以捉摸,其中的《馬洛伊》三部曲最受評論界重視,被稱為20世紀的傑作。

貝克特戲劇方面的成就尤為突出,主要劇本有《等待戈多》、《劇終》(1957)、《啞劇I》(1957)、《最後一局》(1957)、《最後一盤磁帶》(1958)、《屍骸》(1959)、《啞劇II》(1959)、《呵,美好的日子》(1961)、《歌飼和樂譜》(962)、《卡斯康多》(1963)、《喜劇》(1964)、電視劇《迪斯·喬》(1968)等,這些劇作無論就內容或形式來說都是反傳統的,因此被稱為「反戲劇」。其中成名作《等待戈多》1953年在巴黎演出時引起轟動,連演了三百多場,成為戰後法國舞台上最叫座的一齣戲。貝克特為此名噪一時,成為法國文壇上的風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