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贝多芬的寻找(郑敏诗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贝多芬的寻找是诗人郑敏写得一首现代诗歌。

作品原文

  --记贝多芬《第九交响乐第三乐章》

  作者:郑敏

  "啊,不要这些噪音!"贝多芬这样说*

  寻找,寻找,他的心灵在寻找

  聋了的音乐被压在

  深深的底层

  它要冲出冷酷的岩层

  它要把整个被禁锢的心灵

  爆发出来,在太阳下

  在悬崖下,在大海上

  要探入亿万人的心窝里


  阳光在树梢盘旋

  要伸入

  幽深的黑色湖底

  月光在天空颤抖

  要进入

  昏沉的熟睡的躯体

  黑暗塞满他的耳朵

  聋了的心灵在寻找,寻找

  寻找一个喷吐的山口

  无能的器乐捶打着聋哑的门

  没有能解放

  桎梏的熔岩,熔岩

  要倾吐,要喷发,要那

  赤红的液柱

  从黑暗的灵魂的地壳下喷出。

  曾经,土地让乐器生长

  像春笋,要把人类的期望

  一句句对命运申诉

  然而,不!

  "不要这些噪音!"

  这不过是教堂外的风声

  并没有吹到人们心灵深处

  是墓石后的呼喊

  没有能震撼踏着墓草的脚步!

  那远山上的闷雷

  没有带来大雨倾盆

  他仍然寻找,寻找,寻找……


  用什么能拥抱亿万人们?

  伸出多瑙河的手臂

  点燃北斗的眼睛

  用像海蚌一样闭合的坚硬的嘴唇

  申诉他对人们的爱,对黑暗的恨

  对未来的祈求,对血腥的愤怒。

  找到了,找到了:


  只有歌声,只有字,字,字

  用电光织成心灵的锦缎

  倾斜在人们的耳朵里

  听觉的大厅充满了欢乐

  《欢乐颂》的洪流流过每一颗心

  只有歌声能

  引出高山下的血浆

  解放了的火柱,将深渊抛在后面

  无法阻拦的火的河流

  琥珀色的长河映着白雪

  吞噬了绿树和村庄

  把肥沃的灰尘洒满土地

  赤马的火蹄在绿野上奔驰

  在时间里消耗了自己

  死了,寂静了

  剩下长得大大的嘴的火山

  朝着天空,等待

  等待

  寂静的,温柔的蓝天

  在几个世纪后

  看见在一次诞生的

  郁郁葱葱的林海

  雪山下,埋藏的是

  聋了的音乐,

  聋了的乐圣的呼喊

  他的寻找,找到了等待。


  *注:贝多芬在完全聋后写出他的最伟大的《第九交响曲》。当音乐进入第三乐章时,据贝多芬说,他觉得任何乐器都不能表达他心中的激情,因为让一位男中音唱到:"不要这些噪音了!"并接着用合唱唱出席勒的《欢乐颂》。在声乐开始以前,贝多芬用弦乐奏出一个充满徘徊、寻找的旋律,仿佛贝多芬在寻找一个更能表达他的因为耳聋而痛苦的心灵的途径。

作者简介

郑敏(1920年-),福建闽侯人,毕业于美国布朗大学,诗人。[1]

她是“九叶”诗派中一位重要女诗人,代表作有《心象》《寻觅集》《诗与哲学是近邻》等,曾获得“百年新诗贡献奖——创作成就奖”“玉润四会-首届女性诗歌奖”终身成就奖。[2]

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哲学系。1952年在美国布朗大学研究院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1960年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讲授英美文学至今。1949年出版《诗集:1942--1947》,成为“九叶”诗派中一位重要女诗人。

郑敏是在冯至的引领下与哲学也与里尔克的诗结下一生的情缘。她嗜读里尔克的诗,特别是对里尔克的名作《豹》更是情有独钟。她与里尔克一样,总是从日常事物引发对宇宙与生命的思索,并将其凝定于静态而又灵动的意境里。

每一个画面都仿佛是一幅静物写生,而在雕塑般的意象中凝结着诗人澄明的智慧与静默的哲思,建国前写的《金黄的稻束》就是这样的作品。[3]

2017年8月15日,由全国诗歌报刊网络联盟、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青海宝玉陈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宝玉陈杯·百年新诗贡献奖”在京揭晓,郑敏获得“百年新诗贡献奖——创作成就奖”。

2018年12月19日,郑敏获得”玉润四会-首届女性诗歌奖“终身成就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