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贝类学分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贝类学分会成立于1981年,现作为分会隶属于中国动物学会和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挂靠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目前共有会员686人,遍布国内科研、高校和生产单位。

本学会的宗旨

是建立海内外贝类学[1]研究人员的学术交流渠道,促进我国的贝类学研究更快更好地发展。

研究方向

贝类学分会的研究范围涵盖古贝类和现生贝类(陆生贝类、淡水贝类、医学贝类和海产贝类),涉及的研究方向有:古贝类进化与环境变迁,现生贝类的形态、区系、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遗传育种及其安全性,病害,养殖与生态环境等。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促进了我国贝类学理论和相关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第九届)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介绍:

主任委员:张国范

副主任委员:方建光 包振民 吴小平 杨红生 周晓农 何才焕

秘书长:阙华勇

现任(第十一届)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介绍:

主 任委 员:包振民

副主任委员:方建光 刘保忠 吴小平 宋林生 林志华 周晓农 柯才焕 阙华勇

秘 书 长:阙华勇

通讯地址:青岛南海路7号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关资讯

淡水中心杨健研究员参加中国贝类学分会学术讨论会

10月10-12日,以“贝类与‘一带一路[2]’战略”为主题的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十八次学术讨论会在西安召开。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杨健研究员、陈修报博士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上,作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重点研究领域首席科学家,杨健研究员应邀作了“淡水贝类观察—一项基于背角无齿蚌15年的研究探索”的大会报告,从针对渔业生态环境基于背角无齿蚌的原位被动监测技术,基于“标准化”背角无齿蚌的移殖主动监测技术和“模式动物”毒理学评价技术,以及上述监测和评价专用“标准化”背角无齿蚌人工繁育及种群建立等基础研究4大方面,详细介绍了他带领科研团队历时15年,研究和探索创新性“淡水贝类观察”生物监测体系的过程和取得的突破。陈修报博士作了“‘标准化’背角无齿蚌对镉的积累动态及亚细胞分布”的专题报告,介绍了在重金属生物积累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

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成立于1981年,是我国专业从事贝类学研究的最高水平的学术团体。本次会议设置8个专题:组学与功能基因、遗传育种、种苗繁育与养殖技术、生理生态与环境毒理、免疫与病害防控、生物多样性与进化、淡水贝类、医学贝类,共有来自中国水产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和生产单位的365名代表参会,择优确定了4个大会报告、73个口头报告和74篇墙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