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流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货币流量是中国专有名词。
世界三大汉语词典分别是中国大陆的《 汉语大词典[1]》(共13册,5.6万词条,37万单词)、中国台湾的《 中文大辞典 》(共10册,5万词条,40万单词)以及日本的《 大汉和辞典 》(共13册,4.9万词条,40万单词)。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词解释
货币流量亦称“资金流量”,它是指经济社会中一定时期内发生的货币的变动数值,表示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支出或流动数量,即货币存量与单位货币参加交易次数的乘积。是由美国经济学家M.A.柯普兰在《美国货币流量研究》(1952)一书中首先提出,后被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采用。
货币流量是一个动态的货币概念,它所描述的是某一时期内货币数量的纵断面。
货币流量分析方法
货币流量是运转于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社会资金。为掌握整个社会资金的来龙去脉,须进行货币流量分析,具体分析方法为:先将国民经济划分为消费者、企业、政府、金融机构以及国外部门等,然后采用复式薄记方法,对整个国民经济货币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的记录,从而对全社会货币资金运动进行统计、分析和预测。资金流量分析通过编制资金流量账户体系进行。
通过分析可以了解:国民收入的分配使用是否基本平衡;投资是否有足够的资金供应;借贷资金的供求是否平衡;政府的消费和投资是否有足够的财政资金保证;国际收支是否平衡;增加货币供应和扩大使用的需要与可能等。货币流量分析现已成为国民生产和国民收入核算分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69年起,联合国已将此项指标列入经济资料和统计报表之中。
货币流量和货币存量的联系和区别
在经济学中,区分存量和流量两个不同概念是十分重要的。货币供给量是一个存量概念,是指某一时点上的货币供给量,通常所谓的货币供给量都是指这一含义。而货币流量则是指按一定时期计算的货币周转总额,货币所完成的交易量总和。货币流量的大小等于货币供应量乘以货币流通速度。货币存量和货币流量都反映货币数量的大小关系。但是,两者也有着明显的差别:一个是某一时点的量;一个是某一时期的量。两者在数量上远不相等,其变动也绝非按一定比例、同一方向进行变动,即:在货币存量较多的情况下,由于货币周转速度减慢,而使货币流量较少;反之,在货币存量较少的条件下,由于货币周转速度加快,而使货币流量较多。
参考文献
- ↑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作为中国人的你知道有多少个嘛?,搜狐,2022-08-14
- ↑ 汉语的发展史,你了解多少:你真的会说汉语吗?,搜狐,202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