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貪婪的大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我們欣賞梵高的《星空》,陶醉於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面對白雪覆蓋的山峰,敬畏之情油然而生,所有這些體驗都離不開意識。然而,意識具有主觀性,屬於個人經驗,很難準確把握。長久以來,哲學家們都聲稱,意識太神秘了,科學無法洞悉意識。

神經科學家丹尼爾•博爾在《貪婪的大腦:為何人類會無止境地尋求意義》一書中提出了一種新的意識運作模式,他的觀點與傳統的哲學觀點完全不同。博爾認為,意識是大腦的產物,隨着知識積累,意識也在發展。意識實際上是一個思想工廠,是經過精心選擇的、致力於創新的精神空間。意識的主要任務是發現深層結構。

博爾的意識運作模式解釋了我們的大腦為何會貪婪地探尋信息,尤其是那些具有模式的信息。比如,當生理需求得到滿足後,我們會玩填字遊戲和數獨遊戲。從生物學角度看,玩這些遊戲只是在浪費時間;但在博爾看來,這種探尋結構的行為有重大的進化意義。正是這種對結構模式的探尋,引導人類發現了火,學會耕種。

本書將認知與創造力相聯繫,為解開意識這一科學謎團提供了一種獨特的見解。

作者簡介

丹尼爾•博爾

1997年獲得牛津大學哲學與心理學學士學位,1998年獲得劍橋大學認知神經科學博士學位。博爾一直以來專注於用神經科學的方法研究大腦最複雜的想法及其產生過程,並與英國著名的腦科學專家阿德里安•歐文(Adrian Owen)和約翰•鄧肯(John Duncan)在劍橋大學醫學研究理事會認知與大腦科學研究中心一起工作達十餘年。博爾還為英國廣播公司(BBC)和《科學美國人》等撰寫科普文章。《貪婪的大腦:為何人類會無止境地尋求意義》是他的第一本科普暢銷書,上市伊始即獲得《華爾街時報》和《生物學人》等大眾及專業媒體的一致讚譽,併入選2012年《華爾街時報》專業書評人的最值得閱讀書單。

原文摘錄

寧願父親患的是輕度心臟病而不是中風。如果是心臟病,至少他還能活得像原先那樣有精神。而現在這種情況持續下去,他身上的某些部分相當於已經死去。每次他開口說話,都讓我覺得屬於他身份特徵的某些碎片已經丟失了。 坐在父親的病床邊,我深深感到那些深奧的哲學論點與現實是如此不相容——錯得太離譜了,甚至到了讓人反感的地步。我旁邊躺着一個我深愛的人,僅僅由於大腦內的一個小血塊使意識受到嚴重損傷,導致他的身份特徵都被剝奪了。意識當然是物質性的! 假設我們將在一場大災難中消亡,要傳給後代的一句話,以神經科學的話語來說可能是:所有意識和無意識都是神經元集合的電活動,神經元是進行信息處理的大腦細胞,每個神經元與其他神經元有幾千個輸入和輸出聯結,因此,每個神經元會影響其他神經元的活動,同時,每個神經元的活動也會受到其他神經元的影響。

書評

「人的意識到底從哪裡來?」這應該是一個哲學上永恆的話題,而在解釋這個問題的過程本身也是一個意識是架構。所以,對於這樣的意識問題唯有隨着科學的進步而不斷提出新的論斷,而新的論斷基礎也唯有依據充足的證據才能讓世人眼前一亮。從這個意義上說,每個學科都可以提出對意識的研究成果且只要自圓其說即可。而神經科學家丹尼爾·博爾在《貪婪的大腦:為何人類會無止境地尋求意義》一書中卻提出了一種全新的意識運作模式,他的觀點與傳統的哲學觀點完全不同。他認為,意識是大腦的產物,隨着知識積累,意識也在發展。意識實際上是一個思想工廠,是經過精心選擇的、致力於創新的精神空間。意識的主要任務是發現深層結構。這樣的觀點無疑開啟意識之謎的另外一扇窗戶,讓世人能夠有機會洞悉意識的奧秘。

在提出這樣的觀點之後,作者並沒有急於表述,而是從自身的經驗出發進行解析。可能人們會驚訝於為何其選擇意識作為研究對象,也有人可能驚訝於研究意識的意義到底何在,更有人會驚訝於這樣的書本身的價值何在。而這樣的驚訝和疑問無疑恰恰是作者試圖回答的,因為該書的副標題就是「為何人類會無休止地尋求意義」。可以說,意義本身並非存在,只是在意識的發展中實現了價值。比如,當生理需求得到滿足後,我們會玩填字遊戲和數獨遊戲。從生物學角度看,玩這些遊戲只是在浪費時間;但在作者看來,這種探尋結構的行為有重大的進化意義。正是這種對結構模式的探尋,引導人類發現了火,學會耕種,乃至成就了今日科技的成果。

將意識直接張貼上「為何探尋意義」的標籤之後,意識引發的認知和創造力就再次進入視野中。其實,就像牛頓發明萬有引力定論是來自於偶爾的蘋果落地的啟示一樣,作者丹尼爾·博爾之所以選擇意識本質這個極富挑戰性的話題作為研究對象,也有其個人的因素,這就是在他目睹了父親中風後的心理變化得到的真實生活經驗。同時,博爾紮實的哲學知識以及作為認知神經科學家具有的豐富經驗,為他研究意識本質奠定了基礎。博爾將意識看成是大腦的產物,剖析意識各個方面的特徵,綜合哲學和神經科學知識,為這兩個領域的研究提供了有價值的見解,而這樣的見解正是在確定意識是大腦的產物之後得出的結論。

從歷史的長河中,我們也可以窺見人們對於意識的迷茫。「我思,故我在。」笛卡爾曾經用他的懷疑程序強有力地「證明」:有意識的思維或感受是一個自明的、強硬的、不可置疑的事實。然而,從理智的角度看,意識這個確定的事實仍然是一個巨大的謎。意識之謎的弔詭之處在於:它因意識本身而被提出,而如果它能被理解和解決,也必須憑依有意識的理智本身。也許我們應該在意識之謎面前駐足片刻,去體會一下它的獨特韻味:有意識的體驗好比是宇宙漫長演化中的一道曙光,儘管它還閃爍不定,但它第一次將曾經漫無邊際的無意識的黑暗世界的一隅照亮,然後慢慢擴大,並最終明白自己就誕生在那個被它照亮的宇宙中。

而《貪婪的大腦》恰似為人們洞悉意識開啟一扇善意的窗戶,暫時逃離那樣的迷茫,走進現實的世界中去。人類的大腦無比複雜,這使我們擁有豐富的意識。意識是生命的本質,其主要任務是革新。我們運用革新能力,不斷探索模式,洞悉世界的本質。「好奇號」登陸火星,人類胚胎幹細胞克隆成功等,證明了人類探尋意義和模式非比尋常的能力。但是,正如作者在結語中所指出的,人類似乎聰明過頭了,我們經常做一些非理性的行為,導致生活失控。牛津大學人類未來研究所最近聲稱,人類對科技的過於依賴將導致人類的滅亡,因為科技發展之快超過了人類的控制能力,而滅亡時間很可能就是下個世紀。人類運用意識的革新能力,目的是要改善生活,而不是給自身帶來毀滅。這無疑也給人類本身的發展敲響了警鐘。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