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费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国作家。

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于小贵族家庭,童年在莫斯科和乡间度过。1846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穷人》,受到高度评价。1848年发表中篇小说《白夜》。1849年因参加反农奴制活动而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此期间发表有长篇小说《被侮辱和被损害的》、《罪与罚》、《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等作品。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戏剧性强,情节发展快,接踵而至的灾难性事件往往伴随着复杂激烈的心理斗争和痛苦的精神危机,以此揭露出资产阶级关系的纷繁复杂、矛盾重重和深刻的悲剧性。

费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
原文名 Фёдо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Достое́вский
出生 (1821-11-11)1821年11月11日
中国
逝世 1881年2月9日(1881-02-09)(59歲)
国籍 俄国
职业 文学家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

外文名 Фёдо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Достое́вский(俄文)

国籍 俄国

出生日期 1821年11月11日

逝世日期 1881年2月9日


职业 文学家

英文名 Fyodor Mikhailovich Dostoevsky

流派 批判现实主义

称号 现代主义文学鼻祖

个人生活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父亲是一名退休军医和酒鬼,工作于莫斯科的玛利亚济贫医院。

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两段婚姻,1856年,在逗留于库兹涅茨克期间,他与寡妇玛利亚·德米特里耶芙娜结婚,第一次婚姻并不幸福,玛利亚于1964年4月15日病逝。第二任妻子是安娜·格利戈里耶芙娜·斯尼特金娜,二人于1867年2月15日结婚[3]。

人物思想

艺术思维 陀斯妥耶夫斯基最擅长的并不在哲学,甚至不仅他个人,他所属的民族相对于有些民族(如日耳曼民族)来说也不是最擅长于此。但他有他所擅长的表达思想的方式,陀思妥耶夫斯基主要是一个艺术家,他的最大才能也就在这里。当然,这样说可能还不够,还没有说出原因的全部,也许还有一些原因,比方说,正是他所持有的或在他心中经历的思想的性质,即这种思想的问题性和对话性,使他没有用哲学的方式去直接陈述思想。简言之,陀斯妥耶夫斯基的思想正是作为一种问题的思想存在的,其思想的独特和深刻所在正在于其问题性,在于其作为问题的未完成性和开放性,以及问题本身的深刻和根本性,这种作为问题的思想的确很难被整理成系统的理想,甚至它本身就拒斥被体系化,它甚至很难被概念准确地表达,它必须与人物形象和情境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够和盘托出,才能够保持其生动性和紧张性。

病态描写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心理描写的专家,醉心于病态的心理描写,不仅写行为的结果,而且着重描述行为发生的心理活动过程,特别是那些自觉不自觉的反常行为、近乎昏迷与疯狂的反常状态。而人物的思想行为反常,恰恰又是他作品的特点。他对人类肉体与精神痛苦的震撼人心的描写是其他作家难以企及的。他的小说戏剧性强,情节发展快,接踵而来的灾难性事件往往伴随归档心理斗争和痛苦的精神危机,以此揭露阙关系的纷繁复杂、矛盾重重和深刻的悲剧性。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善恶矛盾性格组合、深层心理活动描写都对后世作家产生深刻影响。

人物影响

陀思妥耶夫斯基影响了二十世纪很多作家,包括福克纳、加缪、卡夫卡,日本知名大导演黑泽明等,但是也有人对他不屑一顾,比如纳博科夫、亨利·詹姆斯和D·H·劳伦斯。他和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并称为俄罗斯文学"三巨头",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汪介之认为:"屠格涅夫以诗意的眼光看待生活,以诗意的笔调展现美好。托尔斯泰具有思想家的灵性,能洞悉社会的全貌。而陀思妥耶夫斯基注重人性的发掘,逼视着人性的阴暗面。他沉郁的风格,与他的经历和精神状态密切相关。"

人物评价

对我们这一时代的文学和文化能产生深远影响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存在主义的鼻祖克尔凯郭尔,另一个就是俄国的小说家陀斯妥耶夫斯基。(奥地利小说家茨威格评)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人类灵魂的伟大审问者,他把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他们,不但剥去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有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洁白来。而且还不肯爽快地处死,竭力要放他们活得长久。(鲁迅评)

读者完全可以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些作品当成纯粹小说、甚至是畅销小说来读[4]。(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会长刘文飞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