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贾利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贾利民
贾利民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出生 1963年1月18日
国籍 中国
职业 教授,博士生导师

贾利民,男,1963年1月18日生,汉族, 北京交通大学智能系统与安全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2]

人物简介

贾利民,男,1963年1月出生,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贾利民创新团队在国际上首次系统地提出高速列车技术谱系化的概念、技术架构和实现途径,确保了我国持续领先的地位。作为国家技术预测交通领域专家组组长,坚持轨道交通科技自主创新,为支撑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一带一路”、“走出去”等战略全面实施,提供了最佳路径。

人物履历

1980年09月~1984年07月,上海铁道学院电信系,电信工程 本科生 工学学士

1984年07月~1987年07月, 铁道科学研究院,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硕士研究生 工学硕士

1987年07月~1991年10月, 铁道科学研究院,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博士研究生 工学博士

2004.7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高级经理人工商管理 EMBA

1991年10月~1992年10月,铁道科学研究院通号所,助理研究员

1992年10月~1994年10月,铁道科学研究院通号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1994年10月~1995年07月,铁道科学研究院通号所,研究员

1995年07月~2000年08月,铁道科学研究院智能系统技术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0年08月~2001年03月,铁道科学研究院通号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1年03月~2003年09月,铁道科学研究院计电子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0年10月~2004年06月,国家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工程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0年10月~2004年6月, 国家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工程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2年4月~2004年10月, 铁道部铁道科技研发中心信息技术部,主任

2002年4月~2004年10月, 铁道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3]

2003年09月~2004年10月,铁道科学研究院运输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4年10月~今,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4年10月~今,北京交通大学智能系统与安全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

2005年3月~今, 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教授

2017北京榜样年榜人物当选者[4]

研究领域

1、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

2、交通安全测控工程

3、交通运输智能自动化

4、智能交通系统

社会兼职

1、全国智能交通系统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2、交通运输部信息化领导小组特聘专家

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国家综合智能交通技术集成应用示范”责任专家

4、国家科技部《电力电子关键技术研究及重大装备研制》总体专家组组长

5、“国家高速列车科技发展十二五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

6、“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总体专家组副组长

7、“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科技行动计划”总体专家组成员

8、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型直线电机运输系统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制”总体专家组组长

9、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规划交通领域专家组副组长

10、国家技术预测交通领域专家组组长

11、《国家科学与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20年)》评估交通领域专家组副组长

12、ITS China专家委员会委员和常务理事

13、中国电工学会轨道交通电气技术专委会主任

14、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自动化专委会副主任

15、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16、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系统与模糊数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17、中国运筹学会模糊信息与模糊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18、《Int. J. of Intel. Inf. Proc.》、《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模糊系统与数学》、《中国铁道科学》等期刊编委

19、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兼职教授

20、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教授

21、国家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

22、北京市城市交通信息智能感知与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23、教育部高等学校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4、广东省智能交通系统(ITS)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25、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26、智能交通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 副主任

27、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 委员

28、国家列车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

29、“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组长

30、“十三五”国家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规划编制专家组 组长

1.在科学技术方面的主要成就、贡献及学风道德情况:

自1983年参加科研工作以来,主持、参与和完成了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近40项;其中主持26项;20余项通过省部级成果鉴定或审查;获各类科技进步奖四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优秀5次;独自或与学生合作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和CE等国际权威检索机构收录60余篇次,获学术/成果奖励9次;共培养硕士、博士及博士后40余人,是"铁路智能自动化与智能控制"学科领域的创立者之一,是铁路智能运输系统技术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主要事迹

中国高铁自主创新的“领跑者”

作为参与我国高铁科技创新全过程的主要战略性专家之一,贾利民同志被誉为中国高铁自主创新的“布道者”。他在轨道交通和智能交通等领域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25年。他牵头创建了我国高校第一个“智能运输工程”本科专业;他参与组织实施的《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和《国家高速列车科技发展“十二五”重点专项》成功研制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CRH380系列高速列车,确保了我国高铁技术的持续国际领先。作为中国高速铁路科技创新过程的参与者、研究者之一,贾利民和中国的高铁科技团队,正在以世人瞩目的速度打造出一张响当当的“中国高铁”名片。

2016年10月,科技部联合香港、澳门特区政府联合举办的中国“十二五”科技创新成果展在香港、澳门成功举办。北京交通大学贾利民教授作为中国高铁领域的专家与国内共7位国家顶尖科学家受邀出席并作主题演讲。包括香港文汇报、信报、凤凰卫视等在内的众多媒体分别以《中国高铁自主创新功臣—贾利民跨世纪火车梦》、《高铁“灵魂”分享建网挑战》、《国宝级6专家出席港论坛》等题做了特别报道。

贾利民教授首批当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荣获茅以升铁道科技奖,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及国家8部委联合授予的“2014年度十大科技创新人物”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和荣誉称号;2015年被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聘为“讲好中国故事文化交流使者”;获“科学中国人2015年度人物”称号。25年来,贾利民长期从事高速铁路、轨道交通和智能交通等领域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工作,在中国高铁自主创新道路上兢兢业业扮演着“见证人”、“规划者”、“布道者”的角色。

见证中国高铁自主创新

中国在高速铁路领域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体系化自主创新,始于2008年由科技部与原铁道部共同发起实施的《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并通过“国家高速列车科技发展‘十二五’重点专项”得以持续。其中,贾利民担任联合行动计划总体专家组副组长和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负责编制了《联合行动计划》和《重点专项》规划及其实施方案,设计和确定了我国高铁科技发展的技术方向、战略路径,总体架构、重点任务与核心技术指标,参与组织实施了专项各重大项目;正是在这些顶层设计和指标的指引下,我国研发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享誉世界的CRH380系列高速列车;参与负责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智能高速列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样车研制”成功研制了国际首套智能化高速列车系统。

贾利民和高铁创新团队在国际上首次系统提出了高速列车技术谱系化的概念、技术架构和实现途径,参与负责的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高速列车谱系化关键技术及系列车型研制”研制了适应全球多样化需求和支撑“走出去”战略的高速列车定制化设计制造一体化数字平台和系列车型;确保了我国高速列车技术国际持续领先的地位和优势。参与负责组织实施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控制及保障一体化关键技术与系统研制”和863计划项目“城市轨道列车在途监测与安全预警关键技术”使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组织与主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为“中国名片”无悔奉献

2016年6月3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报道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参观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的消息。在6月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详细听取了贾利民教授关于我国高铁科技创新成就的汇报。贾利民向总书记汇报了我国高铁科技创新在“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就、“十三五”的重点方向和高铁技术对“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支撑作用。

主要贡献

一、 智能控制及智能自动化理论方面的创新性贡献

在国内外最早提出智能控制中知识表达的普适性问题,并建立了最早的普适表达方法--FTPN法(1991);建立对复杂动态系统进行建模、控制、分析与快捷计算的模糊穴映射理论和方法体系(1992),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变量模糊控制的设计理论及实现技术(1994);在对现有的DEDS理论和方法进行改造,提出了模糊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建模与控制理论(1997);将模糊逻辑、进化机制和神经网络进行有机结合,首创了模糊进化神经网络理论和自动设计方法,为复杂高维系统的建模提供了最新的方法(1999);提出模糊混杂系统(FHS)智能建模与控制理论(2001年),为解决混杂系统的建模与控制问题提供了统一的理论及方法体系。

二、 铁路智能自动化及智能控制方面的创新性贡献

提出了基于模糊多目标优化控制的列车运行智能控制的理论和技术实现方法(1994),及其在智能化ATP系统的研制中的应用(1995);提出了列车群智能指挥的理论和实现方法(1994),并在高速铁路运营智能仿真系统(1998)和广深线运营仿真系统(1999)研制中得到应用。提出了基于模糊多交量系统的控制理论的驼峰溜放过程建模与控制方法(1994),并在后人的研究开发中得到成功的应用。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创立并形成了"铁路智能自动化及智能控制"学科领域,培养了我国第一批该领域的包括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在内的高级技术人才。坚持不懈地结合铁路指导的智能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铁路运输自动化中的难点问题,取得了一大批理论成果,领导并参与研制成功200km/h动力集中式/动力分散式动车组车载ATP系统,填补了我国的空白,为智能理论和成果技术在应用于铁路系统之前经过严格的证实和考察。自1996年起,贾利民将智能控制理论成功应用于复杂工业系统的智能控制系统研制,研制成功6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复杂工业过程智能控制系统(1999,2000,2001,2001,2002,2002),这些智能自动化系统的成功研制和推广,为智能控制理论与技术在铁路自动化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实现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三、在铁路信息化技术方面的贡献

贾利民
贾利民教授

自2001年起,作为负责人之一领导和组织了"铁路客票发售和预定系统TRS"4.0版的成功开发和全路的推广工作(2002);"沪宁线安全网络系统"的研制(2002);主持了"铁路高速移动数据接入系统"(2001)的研究,并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国家铁路智能运输系统框架体系结构研究"(2001)、"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示范系统研制"(2002)和"国家铁路智能运输系统标准体系研究"(2003)。作为负责人之一,组织和领导了国家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工程研制中心的一系列科研规划和组织工作。主持了"铁路地理系统总体方案的研究"(2001)和"铁路地理信息系统核心技术平台的研制"(2002)、"铁路地理系统路局级示范系统"(2002)等多项铁路信息化重点科研项目,并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由于贾利民及其领导的团队的杰出工作,铁科院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的研究中心之一,在计算智能、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复杂系统智能控制等方面已成为国内最重要的首创性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贾利民同志于1995年被选为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模糊与神经系统技术委员会唯一的中国委员;是中国自动化智能自动化学委会(1996)、系统仿真学委会(1998)和空间及运动体控制学委会(1998)委员,中国铁道学会高级会员(2000);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2001),智能系统工程分会副理事长(2001),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2002),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常务理事(2002),中国模糊系统学会常务理事(2001),95年获北京青年科技奖提名奖、首批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96年被评为铁道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同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工程"第一、二层次青年科学家;97年入选美国"科学与工程名人录";98年入选剑桥传记中心"20世纪杰出科学家名人录";2001年入选美国"世界名人录";2002年获茅以升铁道科技奖;2003年首批入选铁路专业技术学科带头人;是铁道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常委,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铁道部专业技术资格高级评审委员会委员;曾应邀出国讲学或学术交流11次;是《中国铁道科学》编委,《铁路计算机应用》编委,《计算机仿真》编委会副主任,《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编委,《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编委,《世界轨道运输》编委,《摸糊系统与数学》编委。贾利民同志目前正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科技部专项基金项目1项,铁道部项目4项;参与其他项目4项;培养在站博士后2人,在读博士生3人,硕士生4人

贾利民创新团队在国际上首次系统地提出高速列车技术谱系化的概念、技术架构和实现途径,确保了我国持续领先的地位。作为国家技术预测交通领域专家组组长,坚持轨道交通科技自主创新,为支撑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一带一路"、"走出去"等战略全面实施,提供了最佳路径。

主要著作

贾利民、李平著,铁路智能运输系统--体系框架与标准体系,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8

1. 贾利民,张锡第. 基于模糊集的专家决策方法 铁道学报,1990年,第4期,Vol.12,No.4 (CSCI)

2. Li-Min Jia and Xi-Di Zhang. Intelligent Multiobjective Optimal Control The IFAC Symposium, Singapore, 15-17 January,1991.(EI,ISTP)

3. 贾利民. 列车运行过程的智能控制 中国铁道科学,1992年,第1期,Vol.13, No.1

4. 贾利民,张锡第. 智能多目标优化控制及其应用 信息与控制,1992年,第1期,Vol.21, No.1

5. 贾利民,张锡第. 一种MADM的综合方法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1年,第5期

6. 贾利民,张锡第. 模糊多目标优化控制,控制理论与应用,1992年,第6期,Vol.9, No.6 (CSCI)

7. Li-Min Jia and Xi-Di Zhang. Neural Networks Based Modeling and Control of Fuzzy System,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Instrumentation. 17-21 Feb. 1992.(ISTP)

8. Li-Min Jia and Xi-Di Zhang. Fuzzy Cell Mapping Approach to Complex System Modeling and Control,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Instrumentation. 17-21 Feb. 1992.(ISTP)

9. Li-Min Jia and Xi-Di Zhang. On Fuzzy Multiobjective Optimal Control Engng Applic. Artif. Intell. Vol. 6, No.2 ,1993 (SCI, EI)

11. 贾利民. 基于模糊决策的分布式智能化行车指挥方法 中国铁道科学,1993年,第3期,Vol.14, No.3

12. 贾利民,张锡第. 基于模糊穴映射的多变量模糊系统辨识 控制与决策,1993年,第4期,Vol.8, No.4

13. 贾利民,张锡第等. 基于模糊穴映射的模糊系统稳定性分析 1993年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1993年5月,黄山

14. 贾利民,张锡第. 模糊系统建模与控制的神经网络方法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3年,第5期

15. Li-Min Jia and Xi-Di Zhang. Identification of Multivariable Fuzzy Systems Through Fuzzy Mapping Proceeding of the 12th Triennial World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utomatic Control, in five Volumes. Sydney, Australia, 18-23 , July 1993.(EI, ISTP)

16. Li-Min Jia and Xi-Di Zhang. On Fuzzy Muliobjective Predictive Control and its Adaptive Alternative Proceeding of the 12th Triennial World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utomatic Control, in five Volumes. Sydney, Australia, 18-23 July 1993.(EI,ISTP)

17. Li-Min Jia and Xi-Di Zhang. Distributed Intelligent Railway Traffic Control Based on Fuzzy Decision making Proceeding of 1993 IEEE Region 10 Conference on Computer, Communication, Control and Power Engineering. Vol. 4,Oct. 19-20, 1993, Beijing.(ISTP)

18. Li-Min Jia and Xi-Di Zhang. Automatic Train Control-An Intelligent Approach, Proceeding of 1993 IEEE Region 10 Conference on Computer, Communication, Control and Power Engineering. Vol. 4,Oct. 19-20, 1993, Beijing.(ISTP)

19. 贾利民,吴连伟等. 模糊仿真-定性模型的建立与辨识 计算机仿真,1994年,第1期

20. Li-Min Jia and Xi-Di Zhang. Distributed Intelligent Railway Traffic Control Based on Fuzzy Decisionmaking Fuzzy Sets and System, 62(1994) p255-265 (EI, SCI)

21. Li-Min Jia and Xi-Di Zhang. Distributed Intelligent railway Traffic Control: A Fuzzy-Decision-making-Based Approach ,Engng Applic. Artif. Intell. Vol. 7, No.3 1994 (EI, SCI)

22. 吴连伟,贾利民. 面向21世纪的自动化展望──参加第12届IFAC世界大会总结报告 计算机仿真,1994年,第4期

23. 贾利民,张锡第等. 智能化铁路行车指挥系统若干问题的研究 第一届中国智能控制与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 1994年

24. 贾利民,张锡第等. 铁路运输自动化--现状,问题与挑战 1994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1994年8月,山西太原

25. 贾利民,张锡第等. 基于模糊穴-空间映射的控制器结构研究. 1994年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 1994年

26. Li-Min Jia, Xi-Di Zhang. Outline of a Fuzzy Cell Mapping Based Methodology for Dealing with Complex Fuzzy Systems , Proceedings of the 1994 International Fuzzy Systems and Intelligent Control Conference. USA,1994(ISTP)

贾利民
贾利民:以区域发展不平衡为契机 助力一带一路成功

27. 常成华,贾利民等. 列车运行过程的建模与仿真 计算机仿真,1995年,第4期

28. 王晶,贾利民等. 神经网络在高速列车运行智能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铁道科学,1995年,第4期 Vol.16, No.4

29. 贾利民,薛文. 铁路运输自动化问题,现状与展望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6月,北京

30. 薛文,贾利民和张锡第. 铁路行车控制、调度与决策的研究综述 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及智能自动化专业会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1995年8月

31. Jia-Hua Zhang, Li-Min Jia, etc. Advanced Fuzzy Logic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A Survey (张建华,贾利民等,先进的模糊逻辑控制理论及应用--综述), 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及智能自动化专业会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1995年8月

32. 常成华,贾利民等,列车运行过程的模糊控制 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及智能自动化专业会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1995年8月

33. Li-Min Jia, etc. A Fuzzy Cell-to-Cell Mapping Based Approach to the Analysis of Multivariable Fuzzy System (贾利民等,基于模糊穴映射的多变量模糊系统的分析),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及智能自动化专业会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1995年8月

34. Li-Min Jia and Xi-Di Zhang, etc. A Fast Algorithm for Multivariable Fuzzy System (贾利民,张锡第等,多变量模糊系统的快速算法) 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及智能自动化专业会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1995年8月

35. 秦勇,贾利民等. 通用模糊控制器的研究 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及智能自动化专业会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1995年8月

36. Jian-Hua Zhang, Li-Min Jia. Coordination Level in Hierarchically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s (张建华,贾利民等,递阶智能控制系统的协调级研究) ,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及智能自动化专业会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1995年8月

37. Li-Min Jia, etc. A Fuzzy Cell-to-Cell Mapping Based Approach to the Analysis of Multivariable Fuzzy System.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European Control Conference(ECC 95), Rome, Italy, Sept. 1995(EI,ISTP)

38. 贾利民等. 处理模糊复杂系统的模糊穴映射方法(英) 控制理论与应用,1996年,第1期,Vol.13, No.1 (CSCI)

39. 张锡弟,贾利民等. 现代铁路信号技术与我国铁路信号的发展 哈尔滨铁道科技,1996年,第3期

40. 贾利民,张建华等.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的现状与展望 中国铁道科学,1996年,第4期,Vol.17, No.4

41. 常成华,贾利民等. 基于模糊逻辑控制的ATP系统研究 中国铁道科学,1996年,第4期,Vol.17, No.4

42. 张建华,贾利民等. 新型模糊预测控制及其在列车自动运行过程中的应用 中国铁道科学,1996年,第4期,Vol.17, No.4

43. 贾利民,张锡第等. 基于模糊穴--穴映射的多变量模糊系统分析 控制与决策,1996年,第6期,Vol.11, No.6(EI ,CSCI)

44. 张锡弟,贾利民等. 铁路信号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铁道通信信号,1996年,第8期

45. 秦勇,贾利民和张锡第. 基于模糊穴的多变量模糊滑模控制器 中国铁道科学,1997年,第1期,Vol.18, No.1

46. Wang, Jing; Cai, Zixing; Jia, Limin, Direct fuzzy neural control for train traveling process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English Edition), v 7 n 1 Mar 1997 p 146-150 (EI , SCI)

47. 贾利民,张锡第等. 多变量模糊系统的一种快速算法 控制与决策,1996年,增刊,Vol.11, Suppl.1 (EI)

48. 何兵,贾利民等. 模糊多目标递阶控制及其应用 西北纺织工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49. 张建华,贾利民等. 面向先进的智能控制理论与技术1997年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5月,庐山

50. 秦勇,贾利民等. 多变量模糊控制器系统设计方法的研究1997年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5月,庐山

51. 周尚明,贾利民等. 一种用于复杂工业生产建模的图象信息获取和处理方法1997年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5月,庐山

52. 贾利民,张锡第. 铁路运输自动化技术现状与展望 第四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 电子工业出版社,1997年

53. 贾利民等. 高速列车自动运行智能控制器设计研究 第二届全球华人智能控制与智能自动化大会论文集,1997年,西安

54. Zhang, Jian-Hua; Jia, Li-Min; Zhang, Xi-Di On a novel fuzzy predictive control ,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Control Conference v 2 Jun 4-6 1997 Sponsored by: IEEE p1251-1255 (EI,ISTP)

55. 何兵,贾利民等. 用于高速列车自动化的多控制器递阶智能控制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7年,第9期,Vol.31, No.9 (EI,CSCI)

56. 桑苑秋,贾利民. 高速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系统的构成 中国铁路,1997年,第12期

57. Qin, Yong; Jia, Li-Min; Zhang, Xi-Di The Design methodology for the multivariable fuzzy controller and its learning rule,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Processing Systems, ICIPS v 1 Oct 28-31 1997 Sponsored by: IEEE p 271-275 (EI, ISTP)

58. 秦勇,贾利民等. 基于广义模糊基函数的多变量模糊模型及其辨识方法 控制与决策,1997年,增刊,Vol.12, Suppl ( EI, CSCI)

59. 何冰,贾利民等. 递阶模糊网络机制及其在列车运行制动调速预测中的应用, 控制与决策,1997增刊,Vol.12, Suppl( EI CSCI)

60. 周尚明,贾利民等. 基于凸集投影原理的函数链神经网络及其学习问题的研究 中国铁道科学,1998年,第3期,Vol.19, No.3

61. 王晶,贾利民等. 直接模糊神经控制及其在列车自动操纵中的应用(英) 控制理论与应用,1998年,第3期,Vol.15, No.3 (CSCI)

62. 桑苑秋,贾利民等. 铁路网络信号技术体系的研究 中国铁道科学,1998年,第3期,Vol.19, No.3

63. Qin, Yong; Jia, Li-Min; Zhang, Xi-Di Automation of combustion process for coke oven using multivariable fuzzy control techniqu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zzy Systems v 1 May 4-9 1998 (EI, ISTP)

64. 刘贺文,贾利民. 高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研究 中国铁道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会议,1998年10月,北京

65. 蒋秋华,贾利民.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研究 中国铁道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会议,1998年10月,北京

66. 史天运,贾利民. 迎接智能化时代--谈智能诊断与维修 科技日报(专家论坛),1999年2月10日

67. 秦勇,贾利民等. 多变量模糊系统建模与控制理论 计算机仿真,1999年第3期,Vol.16, No.3 (CSCI)

69. 史天运,贾利民. 智能自动化系统及其支撑技术 工控电子(专家论坛),1994年,第4期,Vol.16, No.4

70. 秦勇,贾利民. 浅析工业系统综合自动化 科技日报(专家论坛),1999年4月14日

71. 史天运,贾利民. 遗传算法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第11届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东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

73. 羊建树,贾利民等. 工业信息与控制组态软件的发展与现状 工控电子(专家论坛),1999年,第6期

75. 史天运,贾利民. 基于进化策略的前馈神经网络设计研究 ,199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

76. 桑苑秋,贾利民. 列车群运行仿真平台的研究与开发,1999年全国仿真技术学术会议,1999年

77. 刘贺文,贾利民等 高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研究 中国铁道科学 2000年,第1期,Vol.21, No.1(CSCI)

78. 秦勇,贾利民等,智能化高效工业窑炉控制与管理系统 锅炉制造,2000年,第3期

79. 史天运,贾利民,基于进化策略的动态递归神经网络建模与辨识 控制与决策,2000年,第4期,Vol.15, No.4 (CSCI)

80. 刘贺文,贾利民等 列车运行自动控制(ATO)算法的研究 中国铁道科学 2000年,第4期,Vol.15, No.4(CSCI)

81. 孙艳朋,贾利民等,现代谱分析在机车FSK信号中的应用 中国铁道科学 2000年,第4期,Vol.15, No.4(CSCI)

82. 史天运,贾利民. 动态递归神经网络结构及学习算法研究 第三届全球智能控制与智能自动化学术大会,中国,合肥,2000年6月 (ISTP)

83. 秦勇,贾利民. 基于模糊滑模的自学习多变量模糊控制器设计 第三届全球智能控制与智能自动化学术大会,安徽,合肥,2000年6月 (ISTP)

贾利民
贾利民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

84. 史天运,贾利民等. 一种新型的动态递归神经网络及其全自动设计算法 信息与控制,2000年,第6期,Vol.29, No.6 (CSCI)

86. Li-Min Jia, Tian-Yun Shi. Research on fuzzy evolutionary neural network theory and technique Proceeding of the IASTE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System and Control 2000, August 14-16, 2000-Honolulu,Hawaii,USA.(ISTP)

87. 邢宗义,贾利民等. 基于牛顿7000模块的玻璃制品生产线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 测控技术,2000年,第11期,Vol.19, No.11 (CSCI)

88. 李平,贾利民. 列车运行调整中三维运行图的实现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01年,第1期

89. 孙艳朋,贾利民等. 小波包方法在车载FSK信号中的应用 铁道学报 2001年,第2期, Vol.23, No.2 (CSCI)

90. 叶阳东,贾利民. 带有对象的Petri网及其在列车运行模型建立中的应用 中国铁道科学,2001年,第3期,Vol.22, No.3 (CSCI)

91. 贾利民,聂阿新等. 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现状,挑战与发展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1年,第3期,Vol.1, No.3

92. 张莉艳,贾利民. 编制列车运行图的智能控制方法 铁路计算机应用,2001年,第3期

93. 贾利民等. 搞好总体设计,全面推进铁路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01年,第4期

94. 张莉艳,贾利民. 列车运行过程的模糊控制 2001年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2001年5月,西安

95. 叶阳东,贾利民. 模糊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相关问题的研究 中国铁道科学,2001年,第6期,Vol.22, No.6 (CSCI)

96. 王英杰,贾利民. 广深铁路运营智能仿真系统 计算机仿真,2001年,第6期,Vol.18, No.6 (CSCI)

97. 秦勇. 多变量模糊系统理论及应用研究 中国铁道科学,2001年,第6期, Vol.22, N0.6 (CSCI)

99. 蒋秋华,贾利民. 带状态约束条件的模糊系统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 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二十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 2001年8月,大连

100. 史天运,贾利民. 进化神经网络全自动设计算法 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二十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 2001年8月,大连

101. 叶 阳 东,贾利民. 列车运行对象petri网系统的仿真 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 2001学术论文集, 2001年8月,合肥

102. 蒋秋华,贾利民. T-S模型模糊系统的分段模糊控制器 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2001年8月,昆明

103. 史天运,贾利民. 工业窑炉气氛智能控制与智能测量方法 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1年8月,昆明

104. 叶阳东,贾利民. 模糊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研究 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2001年8月,昆明

105. 李平,贾利民. 遗传算法在列车运行调整中的应用 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2001年8月,昆明

106. Yingjie Wang, Li-min Jia, Intelligent simulation system for guanzhou-shenzhen railway operation The 4th IEEE conf.On ITS America 2001.8 (EI ISTP)

107. Li ping, Li-Min Jia Study on intelligent train dispatching ,Proc. Of The 4th IEEE conf.On ITS America 2001.8 (EI,ISTP)

109. 蒋秋华,贾利民. 推焦操作数据管理系统 燃料与化工,2001年,第10期

110. 李平,贾利民等 铁路行车指挥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中国铁道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2001年12月,厦门

111. Ye Yangdong, Jia Limin, Model of train operation based on petri net with object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utureSoftware technology(ISFST-2001) Zhengzhou China 2001.11

112. Yingjie Wang, Li-min Jia ,Railway operation intelligent simulation system, Proc. Of the 5th World Congress on Railway Research Proceeding, November 25-29, 2001 German(ISTP)

113. Li ping, Li-Min Jia , Study on GA-based train Dispatching , Proc. Of the 5th World Congress on Railway Research Proceeding, November 25-29, 2001 German(ISTP)

114. Jiang Qiuhua, Jia limin , Robust fuzzy controller design via LMI technique IFAC Workshop on Advanced Neural-FuzzyControl2001 Spain 2001.10(EI, ISTP)

115. 史天运,贾利民. 计算智能技术及其在RITS中的应用 智能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2年,第2期,Vol.1, No.2

116. 史天运,贾利民. 模糊进化神经网络理论与技术框架, 中国铁道科学,2002年,第2期,Vol.23, No.2 (CSCI)

117. 叶阳东,贾利民. 基于对象Petri网的列车运行模型及仿真, 系统仿真学报,2002年,第2期,Vol.14, No.2 (EI CSCI)

118. 史天运,贾利民. 工业窑炉气氛智能控制方法研究, 中国铁道科学,2002年,第4期,Vol.23, No.4 (CSCI)

119. 叶阳东,贾利民等. 面向对象Petri子网的列车群运行系统模型, 中国铁道科学,2002年,第4期,Vol.23, No.4 (CSCI)

120. 聂阿新,贾利民等. 国家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组建和实施,智能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2年,第4期,Vol.2, No.4

121. 王英杰,贾利民等. 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分析, 铁路计算机应用,2002年,第4期

122. Qin Yong, Li-min Jia. The Application of Evolutionary Process Model in the Development of Railwa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Proc.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oject Management of China (ICPM), 24th-26th, April 2002, Beijing

123. 贾利民,蒋秋华. 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本质特征研究,中国铁道科学,2002年,第5期,Vol.23, No.5 (CSCI)

124. 王英杰,贾利民等. 地理信息系统在铁路上的应用 中国铁道科学,2002年,第5期,Vol.23, No.5 (CSCI)

125. 易明中,贾利民等. 基于PCC的BP神经网络预测及自学习参数整定PID控制系统 2002年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会议,2002年5月,郑州

126. 邢宗义,贾利民. 基于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的多变量解耦控制研究 2002年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会议,2002年5 月,郑州

127. 叶阳东,贾利民等. 时间Petri网的时间知识推理算法及在铁路智能运输系统中的应用 铁道学报,2002,第5 期,Vol.24, No.5 (EI, CSCI)

129. 秦勇,贾利民等. 基于RGIS的铁路工务动态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铁路计算机应用,2002年,第6期

130. Liu Hewen, Jia Limin ,Application of SDR Technology in Railway Mobile Communication Procee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lecommunications 2002, Beijing(EI)

131. 史天运,贾利民. 焦炉加热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第四届全球智能控制与智能自动化学术大会,2002年6月,上海 (EI,ISTP)

132. 邢宗义,贾利民. 基于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的PID控制器参数整定研究 第四届全球智能控制与智能自动化学术大会,2002年6月,上海(EI,ISTP)

133. 高军伟,贾利民等. 一类混杂系统的研究及其在焦炉自动加热控制中的应用 第四届全球智能控制与智能自动化学术大会,2002年6月,上海 (EI,ISTP)

134. Jiang Qiuhua, Jia Limin , A Fuzzy T-S Model for Coke Heating Process Proceeding of The 200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rol and Automation (ICCA'02) xiamen,2002.6

135. Shi Tianyun, Jia Limin, Fieldbus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of Glass Furnace, Proceeding of The 200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rol and Automation (ICCA'02) xiamen,2002.6

136. 邢宗义,贾利民. 小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微型计算机信息,2002年,第7期

137. 聂阿新,贾利民等. 中国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研究 中国科协2002年度学术会议论文集,2002年9月,成都

138. 贾利民,秦勇等. 铁路地理信息系统总体技术框架的研究 中国科协2002年度学术会议论文集,2002年9月,成都

139. 秦勇,贾利民等. 空间信息技术(IBS)在铁路智能运输系统中的应用 中国科协2002年度学术会议论文集,2002年9月,成都

140. Gao Juwei, Jia Limin , Intelligent switching system method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omplex process control system, Proceedings of the 2002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rlligence System, Russia, Sep.,2002(EI,ISTP)

141. Qin Yong, Jia Limin , Fuzzy Hybrid Control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Complex Combustion Processes Proceedings of the 2002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rlligence System, Russia, Sep.,2002(EI, ISTP)

142. 贾利民. 关于模糊混杂系统 第十一届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年会,2002年10月,厦门

143. 贾利民. 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本质特征研究 2002年铁道科学研究院铁路高新技术国际学术报告会,2002年12月,北京

144. Li Ping, Jia Limin Railway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Architecture--the Chinese alternative, Proceeding ofchina-Japan-Korea Railway Research Seminar in 2002,Japan, 2002,10

146. 聂阿新,贾利民等. 国家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中国铁路,2002年,第10期

147. Ye Yangdong, Jia Limin ,The Application of Decision Tree Induction of Classification in Train Ticket system , IEEE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and Cybernetics, Beijing, Nov.2002(EI,ISTP)

148. Ping LI, Li-Min JIA, A-Xin NIE, Railway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Architecture-the Chinese alternative, China-Japan-Korea Cooperation research session,2002.10,Tokyo,Japan

149. 孟燕,贾利民,李平,对建立铁路智能运输系统标准体系的思考,铁路计算机应用,2003.11

150. 李平、贾利民等,对国外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分析,中国铁道科学,2003.4 (EI)

151. Ping LI, Li-Min JIA, Study on China national RITS,EASTS'03,2003.11

152. Ping LI, Li-Min JIA, Study on the system architecture of RITS,IEEE ITSC'03, 2003.10(ISTP)

153. 贾利民、李平,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概述,中国铁路,2003.6

154. 贾利民、李平,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体系框架,中国铁路,2003.9

155. 贾利民、李平,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服务框架,中国铁路,2003.12

156. 贾利民、李平,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逻辑与物理框架,中国铁路,2004.4

157. 贾利民、李平,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通用技术平台,中国铁路,2004.6

158. Ping LI, Li-Min JIA, Study on the System Architecture of RITS, China-Japan-Korea Cooperation research session, 2003.9, Beijing, China

159. 贾利民、李平,新一代铁路运输系统--RITS,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3.6

160. 贾利民、李平,中国铁路智能运输系统,铁道知识,2004.1

161. Jia limin,Li Ping,Nie a Xin,Railway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Chinese Railways, 2003.2

162. 贾利民、李平,西方发达国家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建设与发展,世界轨道交通,2004.1

163. 李平、贾利民,关于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研究,中国铁道科学,2004.2

164. Ping LI, Li-Min JIA, Study on the Standard Architecture of RITS,

China-Japan-Korea Cooperation research session, 2004.6,Korea

165. Yingjie WANG, Li-min JIA, Yong QIN, Research on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for Railway Transportation System,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Eastern Asia Society for Transportation Studies, Fukuoka, Japan, Oct. 29-Nov.1, 2003

166. Yingjie WANG, Yong QIN, Li-min JIA, Research on Systematic Framework of China Railwa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RGIS), The IEE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Shanghai, China, October 12-15, 2003(EI,ISTP)

167.Yingjie WANG, Li-min JIA, Yong QIN, Application of Entity Automata to Railway Transportation System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The IEE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Shanghai, China, October 12-15, 2003(EI,ISTP)

168.QING Yong, WANG Yingjie, JIA Limin,The Application of Evolutionary Process Model in the Development of Railwa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oject Management of China (ICPM), 24th-26th, April 2002, Beijing:383-389。

169. 贾利民,王英杰,秦勇,铁路地理信息系统(RGIS)框架体系,中国铁道科学,2003年第1期(EI)

170. 秦勇,王英杰,基于RGIS的铁路工务动态管理系统,铁路计算机应用,2002年第6期。

171..Yanhui Wang, Sijing Cai, Limin Jia, Yong Qin. Research into Movement Scope of Strata Movement Scope based on Fuzzy BP Neural Network in Underground Metal Mines.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英文版). 2004年12月

172. 王卓, 王艳辉, 贾利民, 李平.改进的BP神经网络在铁路客运量时间序列预测中的应用. 中国铁道科学. 2005年No.2

173. 王艳辉, 王卓, 贾利民, 秦勇. 构建铁路数据网格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04年12月

174. 王卓, 王艳辉, 贾利民, 李平,.基于ANFIS的高速列车制动控制仿真研究. 铁道学报.2005年6月

175.王艳辉, 贾利民, 王卓, 秦勇. 基于B/S模式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工矿自动化. 2005年NO.3

176.王艳辉, 贾利民, 王卓, 秦勇. 基于时空序列的铁路客运量数据挖掘预测研究. 中国铁道科学.

177.王艳辉, 王卓, 贾利民, 秦勇.铁路客运量数据挖掘预测方法及应用研究. 铁道学报. 2004年9月

178. 王卓, 贾利民, 王艳辉, 李平.铁路智能运输系统体系框架结构化方法应用研究 , 铁路计算机应用.2005年。

179. 王卓, 贾利民, 王艳辉, 李平.中国铁路智能运输系统关键技术体系及战略研究.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4。

180.Ye Yangdong, Zhang Lei, Jia Limin. Research on Agent-based G-Net Train Group Operation Model. Proceedings of The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WCICA'04),pp:227-231, June 15-19, 2004, HangZhou, China. WCICA'04 ,IEEE Press(EI,ISTP)

181.Guoqiang Cai, Yangdong Ye, Xiaoyan Lv , Limin Jia. Predictive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Railway Ticket Data Warehouse. Proceedings of the 200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 (IKE'04), pp:378-384, June 21-24,2004.,Las Vegas, Nevadas, USA.

182.Guoqiang Cai, Yangdong Ye, Chunhuang Liu, Limin Jia Application of modeling and decision tree in railway system[C].Proceeding of The 11th ISP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current Engineering- The WorldWide Engineering Grid(CE2004),pp:291-296. July 26-30,2004, Beijing,China.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 Springer

183.Guoqiang Cai, Yangdong Ye, Chunhuang Liu, Limin Jia. Research on Relative Error Rate Analysis Method between the Earth Surface Safety Monitoring Devices of Vehicle Operation Estate. Proceedings of The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WCICA'04),pp:3067-3071, June 15-19, 2004, HangZhou, China., IEEE Press(EI,ISTP)

184.Ye Yangdong, Zhang Lei, Jia Limin. Three-dimension Train Group Operation Simulation System Based on Petri Net with Objects[C].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EEE ITSC'03)pp.1568-1573 October 12-15 2003 ,Shanghai,China. (ISTP)

185. Ye Yangdong,Lv Xiaoyan,Jia Limin. Train Ticket Predictive Analysis Based on Decision Tree Induction[C].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and Cybernetics(ICMLC2003), pp.2409-2414.2-5 November 2003 ,Xian,China. (IEEE Press) (EI ,ISTP))

186.Zhang Lei, Ye Yangdong, Jia Limin. Three-dimension Train Group Operation Simulation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Railway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and Cybernetics (ICMLC2003), pp.853-858.2-5 November 2003 ,Xian,China. (IEEE Press) (EI ,ISTP))

187.高军伟,叶阳东,史天运,蒋秋华,贾利民.焦炉智能加热控制系统的研究及应用[J].信息与控制. 2003,32(1),pp86-91

188.吕晓艳,叶阳东,张静,贾利民.基于文件分割决策树方法的列车客票指导性规则提取[J].计算机科学.2003,30(5,专刊)pp160-161.

189.杜彦华,叶阳东,贾利民.基于多Agent的分布式列车运行仿真系统的实现. 第10届中国人工智能学术年会论文集,pp 1045~1051,2003年11月17日~22日,广州,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11(ISBN7-5635-0801-5)

190.Junwei Gao,Yangdong Ye,Tianyun Shi,Limin Jia. Research on A Kind of Hybrid System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oke Oven Automatic Heating Control[C]. Proceedings of the 4th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WCICA'02),pp.43-48, 10-14 June 2002,Shanghai,China(IEEE Press) (EI,ISTP)

191.Junwei Gao,Yangdong Ye,Tianyun Shi,Qiuhua Jiang,Limin Jia.Intelligent switching system method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omplex process control system[C]. Proceedings of IEEE Internationan Conferenc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ystem (IEEE ICAIS'02) pp.12-17,Sep. 2002 , Divnomorskoe, Russia. ( ISTP)

192.Yangdong Ye, Jing Zhang ,Junwei Gao ,Limin Jia. The Application of Decision Tree Induction of Classification in Train Tickets System[C]. Proceeding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and Cybernetics(ICMLC2002), pp.2049-2054.4-5 November 2002 ,Beijing,China. (IEEE Press) : (EI、ISTP)

193.Aimin Liang, Limin Jia, Guangwei Chen. Traffic Management and Congestion Control in Multicasting,Proc.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ies (CCCT 2003), July 31, Orlando, Florida, USA(ISTP)

194. Aimin Liang, Limin Jia, etc. A Distributed Autonomous Architecture for Chinese Railway-GIS Data Management,Proc. Of 8th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Autonomous System (IAS 8), Mar3,2004, Amsterdam, NL.(ISTP)

195. 梁爱民,贾利民,孟燕。主动可编程网络的松耦合计算模式。计算机工程,2004,(5)(EI)

196. 孟燕、贾利民、史天运、梁爱民,软件无线电技术在铁路数据移动接入系统中的应用,计算机工程,2004、4(第30卷第4期)(EI)

贾利民
贾利民教授

197.Shi, Tianyun,Jia, Limin,Study on dynamic recursive neural network structureand learning algorithm,Proceedings of the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WCICA), v 2, 2000, p 813-816 (EI)

198.Xing, Zongyi ,Jia, Limin; Shi, Tianyun ,Self-tuning of controller using neural network and genetic algorithm,Proceedings of the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WCICA), v 1, 2002, p 748-752 Language: Chinese(EI)

199.Qin, Yong, Jia, Limin ,Design of self-learning multivariable fuzzy controller based on fuzzy sliding-mode,Proceedings of the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WCICA), v 3, 2000, p 1775-1779 Language: Chinese(EI)

200.Zhou, Shangming , Wei, Hualiang;,Jia, Limin; Method of modeling complex production process based on fuzzy set and neural network,Xitong Fangzhen Xuebao/Acta Simulata Systematica Sinica, v 10, n 1, Feb, 1998, p 20-26 Language: Chinese(EI)

201。 Xing, Zong-Yi,Jia, Li-Min; Qin, Yong; Lei, Tao,Research on input variable selection for numeric data based fuzzy modeling,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获得荣誉

2017年3月,第七届“首都十大教育新闻人物”评选结果揭晓,贾利民获此殊荣[5]

社会评价

贾利民:守望高铁上的中国

贾利民,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教授、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茅以升铁道科技奖获得者[6]、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国家级人选[7]。获国家七部委联合授予的“2014年度十大科技创新人物”称号。当选2017年北京榜样年榜人物。   曾担任《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总体专家组副组长、国家《高速列车科技发展“十二五”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是国家《“十三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专家组组长、“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组长和《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纲要(2021—2035年)·铁路篇》编制总体专家组组长。兼任国家铁路局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顾问专家、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轨道交通电气技术专委会主任和中国智能交通协会轨道智能运输系统专委会主任。   长期从事高速铁路、铁路智能自动化和安全测控工程等领域科教工作。参与组织实施了“中国高速列车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制”“智能高速列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样车研制”“城市轨道列车在途监测与安全预警关键技术”“新一代城轨列车系统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制”等多项国家科技计划重大项目;共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70余项;获国际发明金奖4次、银奖2次;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0次;在国内外分别出版中/英文学术专著19/3部,出版教材5部、Springer LNEE丛书6部/卷,发表或与学生合作SCI、EI检索论文400余篇;获国内外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主编国家行业标准1部;共培养硕士、博士及博士后150余人次。

视频

贾利民 演讲

贾利民接受新华网思客专访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