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贾祖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 中国科学小品文的开拓者之一


贾祖璋(1901—1988),浙江省嘉兴市海宁人,著名科普作家与编辑家。中国科学小品文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科普作协第一届副理事长,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四、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贾祖璋                 出生日期         1901年
                出生地         浙江海宁                 逝世日期         1988年
                职 业         科普作家、编辑家                 毕业院校         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

简历

  • 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
  • 1919年,受五四运动新思潮的影响,参加了当时的进步学生运动,并当选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经常在陈望道老师处讨论新文化运动、时局、人生观、教育、文学等诸多问题。
  • 1921~1922年,先后在余姚和海宁的3所小学任教。
  • 1922年,在《时事新报·学灯》发表第一篇地理知识科普作品《钱江潮》。
  • 1923年,出于对生物学的爱好,报考商务印书馆仪器标本实习所。报到后经过3个月学习,分配到商务印书馆的标本部工作,并管理一个植物园。
  • 1925年,结合工作自学日、英、德文,以读日文生物书较多,通过实地观察、研究和收集中国古代的鸟类文献,开始写作有关鸟类的文章。
  • 1927年,在周建人主编的《自然界》杂志发表《中国产鸟类报告》,之后又写了《杜鹃》、《鸳鸯》、《燕》、《雁》等科普小品。
  • 1928年,他的第一本科普读物《鸟类研究》出版,成名作《鸟与文学》完稿。
  • 1931年出版了《鸟与文学》、《普通鸟类》、《世界禽鸟物语》和《 鸟类概论》4本著作。
  • 1934年9月20日,陈望道主编的《太白》杂志创刊,开辟科学小品专栏,贾祖璋为此专栏写稿,成为我国科学小品最早的几位著名作者之一。这一期间,他又先后出版了《动物珍话》、《达尔文》、《笼鸟饲养法》等科普著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教育部和上海市教育局委托,与顾均正合编《高级小学自然课本》4册,一直印行到1952年底。
  • 1951年出任开明书店编审部副主任,主编《进步青年》杂志,并曾参与教育部制订中学动植物课程标准工作。
  • 1952年12月,开明书店与青年出版社合并为中国青年出版社,贾祖璋任出版社编委会委员兼四编室(自然科学)主任,主持《青年科学技术活动》等丛书的编辑工作。
  • 1957年在《中国植物图鉴》出任副总编,除参与多种大型丛书的策划和组织实施外,还分管《旅行家》、《农村青年》等期刊。
  • 1978年5月到上海出席全国科普创作座谈会,从此开始了创作的辉煌时期。担任多种领导职务外,1980年出版了《生物学碎锦》,1981年出版了《贾祖璋科普创作选集》。他的新作《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在《光明日报》发表后,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贾祖璋在生命的最后10年,创作科学小品100多篇,不少作品被《新华文摘》选载。科普出版社1988年出版了《贾祖璋科普文选》.
  • 1988年7月3日,这位勤奋笔耕、默默奉献近70载的老科普作家与世长辞,享年87岁。

成就

  • 贾祖璋一生从事科普创作、编辑、翻译工作。自1934年,陈望道主编的《太白》杂志,开辟“科学小品”专栏起,贾祖璋与周建人、顾均正等人就为这个栏目撰写科学小品:同时为开时书店编写了多种动植物学课本。艰辛地做着拓荒与启蒙的工作。
  • 从1931年《鸟与文学》问世,到临终前出版的《花与文学》为止,60年间创作及译作近300万了的作品。可以说当今中国的读书人,几乎无人不读贾老的书,而且其作品总是将科学与艺术融汇为一体,成为范文精品影响深远.
  • 他的《劳动创造了人》是建国初期干部学习社会发展史的必读书籍之一。此后,他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南州六月荔枝丹》、《兰和兰花》、《蝉》均被分别选入高中和初中课本。[1]
  • 贾老的著作出版了《鸟类研究》、《鸟与文学》、《生物素描》、《碧血丹心》、《生命的韧性》、《生物学碎锦》、《花与文学》、《贾祖璋科普创作选集》、《贾祖璋科普文选》等等科学小品集和科普读物26种,还编著过《开明新编高中生物学》、《高中生物学纲要》等中小学教材。
  • 他奋斗一生,曾编了10种自然、动物、植物、生物、博物方面的中、小学教科书,使几代学子从中受到启蒙教育。他从1936年开始期刊编辑工作,其中著名的期刊有《中学生》、《进步青年》、《旅行家》、《农村青年》、《知识就是力量》、《科学大众》、《学科学》等,这也是他献身科普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贾祖璋的科普创作写作,大体分为三个时期:

  • 20年代到40年代,他以旺盛的精力,写下了大量作品。《鸟与文学》、《生物素描》、《碧血丹心》等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 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写过一些短文。如《夕餐秋菊之落英》、《白丝翎羽丹砂顶》、《一种似蟹非蟹的动物》等;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贾祖璋虽已耄耋之年;沐浴科学春天的阳光雨露,再度焕发创作青春,写下许多作品。《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获得全国新长征科普创作一等奖,连同《南州六月荔枝丹》、《蝉》、《兰和兰花》作为范文被选入高初中和中专课本。

贾老从1970年到1976年的6年间,共写了50本读书笔记。这段时间的实践和阅读,为科学春天到来后的科普创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也才有了荣获“新长征科普创作”一等奖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以及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范文《南州六月荔枝丹》、《兰和兰花》、《蝉》等名篇的问世。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