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资阳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资阳区

中文名: 资阳区

外文名: Ziyang District

别 名: 小南京

行政区划代码: 430902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所属地区: 湖南省益阳市

地理位置: 资水北岸、洞庭湖南岸

面 积: 736 km²

下辖地区: 2街道、5镇、1乡

政府驻地: 大码头街道五一西路498号

电话区号: 0737

邮政区码: 413000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皇家湖

车牌代码: 湘H

地区生产总值: 195.31 亿元(2020年)

人 口: 356405人(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资阳区湖南省益阳市市辖区,位于资水北岸、洞庭湖南岸,以资水主航道与赫山区划界而治,因位于资水北岸得名   ;资阳区位于东经110°43′02″~112°55′48″,北纬27°58′38″~29°31′42″,总面积736平方公里   ,气候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9℃   ;据2020年5月政府网站显示,资阳区下辖2个街道、5个镇和1个乡,另设有1个省级工业园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资阳区常住人口为356405人。   资阳区前身为原县级益阳市,其作为独立政区是在秦始皇二十六南(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设的“益阳县”,到1994年才成立“资阳区”。资阳区是长江中游城市群、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和长沙都市圈的有机组成部分,有长张高速和华常高速过境。资阳区为三国古战场,境内有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巷,以及皇家湖等湿地景点,也有“益阳弹词”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关羽单刀赴会”等历史传说。 2020年,资阳区全区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95.31亿,比上年增长4.1%。   2021年1月29日,入选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2020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区名单。[1]

建置沿革

东周,资阳区属楚地(战国时为楚黔中地)。 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资阳区转属秦国,为长沙郡属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始置益阳县,以地处“益水之阳”而得名,仍属长沙郡;当时益阳县包括今桃江、安化、新化、冷水江、沅江等县市全部,及宁乡、涟源、新邵等县市的部分地区。 西汉(前207年至30年),资阳区属长沙国益阳县。 东汉(30年至221年),资阳区属长沙郡益阳县。 三国至西晋晚期(222年至306年),资阳区属荆州衡阳郡益阳县。 西晋晚期至东晋(307年至420年),资阳区属湘州衡阳郡益阳县。 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资阳区属衡阳内史益阳县,宋永初三年(422年)至南朝结束,资阳区属湘州衡阳郡益阳县。 隋朝开皇元年(581年),资阳区属潭州总管府益阳县,大业三年(607年),资阳区属长沙郡益阳县。 唐朝,资阳区隶属关系演变次序为潭州总管府益阳县、江南道潭州府益阳县、江南西道潭州府益阳县、江南西道长沙府益阳县,至乾元元年(758年),复属江南西道潭州府益阳县。 五代,资阳区隶属关系演变次序为楚国潭州益阳县、楚国长沙府益阳县、潭州军管府益阳县。 宋朝,资阳区分属长沙郡(后为潭州府)益阳县和岳州(后为鼎州,复为岳州,再为常德府)沅江县。 元朝,资阳区分属潭州路(后为天临路)益阳州和龙阳州沅江县。 明朝,资阳区分属潭州府(后为长沙府)益阳县和常德府沅江县。 清朝,资阳区分属长沙府(后为湖南省)益阳县和岳常澧道(后为常德府)沅江县。 民国三年(1914年),资阳区开始属湘江道。 民国十六年(1927年),资阳区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民国十九年(1930年)4月,资阳区属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9年8月3日,益阳和平解放,改为益阳县城关镇,成立益阳行政专员公署,资江北岸的龙麟镇改称益阳县城关区。 1950年3月城关区升为县级,更名为“益阳城关区”,直署益阳专署领导。同年9月23日,城关区升格为益阳市,仍为县级隶属益阳专署。 1952年11月,益阳专署撤销,益阳市划属常德专署领导 1953年4月,益阳市升为省直辖市,由省政府授权常德专署领导。 1958年7月,益阳市改属益阳县领导(县级不变)。 1961年7月,复属常德专署领导。 1962年,益阳专署恢复,益阳市又为益阳专署领导。 1994年,撤销县级益阳市,成立资阳区。行政区划以资江为界,将原益阳县民主垸的4个乡、镇(场)划归资阳区管辖,纳入资阳区行政区域。新成立的资阳区,由益阳市桥北城区、长春垸、民主垸、新桥河上垸组成。 1984年4月22日,益阳县属地长春、迎风桥、过鹿坪、李昌港、香铺仑、杨林坳、新桥河7个乡和新桥河镇划归益阳市管辖,纳入益阳市行政区域。 1996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省级重点工业开发区——益阳市长春工业园。原长春镇管辖的马良、白马山、五里堆、接城提、杨树、龙塘6个村划归长春工业园管辖。 2005年12月,资阳区由原来的11个乡、镇、场合并为6个乡镇,杨林坳乡、新桥河镇、李昌港乡合并为新桥河镇,长春镇、过鹿坪镇、香铺仑乡合并为长春镇,茈湖口镇、刘家湖农场合并为茈湖口镇,沙头镇、迎风桥镇、张家塞乡保持不变。由原来的4个街道,合并为2个街道,大水坪街道、大码头街道合并为大码头街道,城内街道、汽车路街道合并为汽车路街道。 2011年底,长春工业园更名为益阳长春经济开发区。

区划详情

据2020年5月政府官网显示,资阳区下辖2个街道、5个镇和1个乡,另设有1个省级工业园区   ,区人民政府驻地为大码头街道五一西路498号。 资阳区位于东经110°43′02″~112°55′48″,北纬27°58′38″~29°31′42″,总面积736平方公里   ,南和东隔资水分别与赫山区和岳阳市湘阴县相望,北与沅江市接壤,西北与汉寿县相连。

地形地貌

资阳区处雪峰山余脉和湘中丘陵向洞庭湖平原过渡地带,西部多为丘岗,东部为洞庭湖淤积平原,地势由西向东倾斜,最高峰位于新桥河镇廖园村羊牯寨,海拔226.2米,最低点位于张家塞乡金山村,海拔24.5米。

气候

资阳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季多偏南风,其它季节偏北为主导风向。年均气温为16.9℃,年均无霜期236~276天,年均降水量1288毫米,年均日照时间1414小时;极端年最大雨量2205.3毫米(1969年),极端年最少雨量965.2毫米(1979年)。

水文

资阳区境内主要河流有资水,资阳河段长65千米,流域面积430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716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甘溪港河、新桥河等2条,总长44千米,流域面积140平方千米。境内淡水湖泊、生态湿地面积达20万亩,其中黄家湖总面积3万亩,是湖南省十大淡水湖之一,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资阳区水资源由大气降水、过境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组成,全区集雨面积1141平方千米,过境地表径流主要来自资水,地下水分布面积则为1450平方千米

生物资源

资阳区森林覆盖率23%,是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国家洞庭湖湿地生态保护区,也是湖南省两个省级环境质量优良县区之一。

矿产资源

资阳区有色金属锑、铅、银、铜储量位居湖南前列,其白泥矿储量570万吨,可为陶瓷行业提供原料保障;境内探明地下有非金属矿产资源高岭土、粘土、砂石共3种;高岭土储量54万吨,粘土储量7684万吨,砂石储量2800万吨。已经开发的矿产资源有砖瓦用粘土和建筑用砂石2种;粘土主要分布在迎风桥、长春、新桥河、沙头、茈湖口等镇,面积16.5平方千米,年开采量75.5万吨;砂石主要分布在资江河道,面积8.5平方千米,年开采量35万吨。

人口

截至2019年末,资阳区常住人口42.2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5.15万人,乡村人口17.08万人,男性21.73万人,女性20.50万人,常住人口城市化率59.55%,人口密度738人/平方千米。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资阳区常住人口为356405人。   2019年,资阳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7.44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64亿元,同比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94.56亿元,同比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69.24亿元,同比增长7.6%;三次产业比例为12.61:50.45:36.94。 2019年,资阳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44376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21元,同比增长9.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11元,同比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53元,同比增长9.1%。 2019年,资阳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下降13.3%。其中:工业技改投资比上年同期下降11.8%。房地产累计完成投资3.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1%,建安工程完成59.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3%。全区现有各类在建项目179个,投资500~1000万元以上的13个、1000~5000万以上的113个、5000~10000万元以上的17个、1~4亿元以上的19个、4~10亿元的项目14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新建成项目85个,在建项目94个。 2019年,资阳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稳增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0.4亿元,比上年增长3.9%,地方财政收入6.2亿元,比上年增长5.9%,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1.5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1%。 2020年,资阳区全区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95.31亿,比上年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6.95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99.64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8.72亿元,增长3.3%。产业结构之比为13.8:51:35.2。  

第一产业

2019年,资阳区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42.92亿元,增长3.5%。粮食年产量达25.98万吨,比上年下降2.2%。出栏生猪46.4万头、家禽饲养量415万羽、水产品总量3.16万吨,比去年同期-26%、1.8%、5.7%。蔬菜复种面积达25.1万亩,比2018年增长1.8%,总产值14.96亿元。完成土地流转25.18万亩,新增0.15万亩。新增市级龙头企业3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264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675家,家庭农场589家。

第二产业

2013年,资阳区实现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1%;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1家,总数达136家。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9.1%。年产值过亿元的工业企业90家,其中5家企业过10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3.1%。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3.8亿元,比上年下降1%。规模以上建筑企业6家。

第三产业

2019年,资阳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41亿元,增长10.5%,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8.9亿元,增长10.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51亿元,增长10.1%。限上批零企业达到65家,新增6家。住餐业12家,新增4家。 2019年,资阳区金融机构存贷款保持增长。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83.2.4亿元,新增10.3亿元,比年初增长6%。各项贷款余额111.2亿元,新增18.5亿元,比年初增长20%。

交通运输

资阳区是湘中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长张高速、319国道、益阳南线绕城高速穿境而过。资江内联湘、沅、澧三水,水运沿资江达洞庭湖,外通长江各口岸至上海。 2019年,资阳区专利申请504件,同比增长60%;发明专利申请153件,同比增长29.7%;发明专利授权20件,有效发明专利135件,新增有效发明专利21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2件。共立项科研项目40个,到位资金1359万元。

教育事业

截至2019年末,资阳区有学校70所(公办学校65所,民办学校5所),其中小学53所、初中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普高3所、职高2所,在校学生共39845人。现有幼儿园93所,其中公办幼儿园(含公办性质幼儿园)24所,民办幼儿园69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62所),在园幼儿11340人。全区在编教职工2656人,退休教职工2268人。学龄前儿童入学率、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和学前一年教育率分别达100%、88%、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重建的合格学校1所。

文化事业

2019年,资阳区组织“欢乐潇湘 益美益阳”资阳区群众文艺汇演;举办“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资阳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汇演;承办2019紫薇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及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舞龙大赛;举办优秀电影展播活动;组织参加2019全球湘商大会益阳美食文化旅游节。

医疗卫生

截至2019年末,资阳区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22家,民办医疗机构8家,妇幼保健院1所。卫生技术人员2368人,执业医师813人,执业助理医师208人,执业护士1027人。医院卫生院实际开放2413床,编制床位2262床。

社会保障

2019年,资阳区各类民生支出26.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6%。新增城镇就业443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1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公共实训基地基本建成,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4200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低标准提高到103元,企业养老保险待遇实现十四连增。建设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项目50个。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迁建落成。高标准完成省定民生实事任务11件。 资阳区境内方言属益阳话,是湘方言中的一个分支,各街道、乡、镇的语言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稍有差异,如岳家桥、衡龙桥一带夹宁乡话音,上湖一带夹望城话音,牌口一带夹湘阴话音,沙头、芘湖口一带夹沅江话音,泥江口一带夹桃江话音,城区则流行较为典型的益阳话。 益阳方言的主要特点是无卷舌音,大多数无翘舌音,浊音不论平仄俱成不送气清音,保留古入声字较多。与普通话比较,在词的构成上,表达浓厚感情色彩的缀加式合成词颇具特色,许多词在意义的广狭程度上与普通话也有较大差别。

宗教

资阳区境内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各教传入时间不一,清代、民国时期,佛教、道教、基督教信徒甚众,活动较多。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宗教组织及其活动减少。20世纪80年代起,基督教、佛教组织与活动渐次恢复。 益阳古城已建成四面城墙,分别有四个城楼,分为东西南北四门。城墙高一丈二尺,面宽六尺,周长约六华里。1954年大水过后,修大堤时,将北面城墙埋于堤下,上世纪六十年代修资江东路时,拆除了西门古城墙,仅剩下了南门和东门。南门城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加高河北大堤时,又将其埋到了堤下,所以,人们能看到的益阳古城墙就只有东门一段约两百米长的古城墙了。

明清古巷

资阳区城区曾是著名的三国古战场,玉陵坡巷、魏公庙巷、灯笼馆巷三条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巷,被称为江南最美的巷子。

魏公庙

魏公庙遗址建在资阳区资江西路,庙内香火旺盛,为益阳九宫十八庙之一。在庙前的大街上,有一新设的标示,用木柱木匾标明:魏公庙。在其两侧,右边为资阳区标准件厂,左边为粉末冶金厂,均为街道内的私营企业。

南岳宫

南岳宫始建于唐朝,明朝时重建,清朝光绪十年又获重修,民国十九年(1930年)再次重修,由德慧和尚加修佛殿。庙内有四进两横,供有南岳圣帝、关圣帝君、观音菩萨、韦驮菩萨。1950年,城内南岳庙办僧众工厂遭部分毁损,1990年,法师释明珍从武汉回益阳南岳宫主事,筹资大修,有南岳殿,供南岳圣帝;大雄宝殿,供三尊大佛;观音殿供千手观音。

石码头

资阳区石码头历史街区位于永清街魏公庙西边一带,兴起于明代,是益阳秦汉古城西延的结果,是益阳古城的发源地之一。现保留有3条完整的古巷,即玉陵坡巷、魏公庙巷灯笼馆巷;有数十栋清代民居,分布面积约6000平方米,共228个院落,是益阳城区唯一保存至今的古代民居群落。

荣誉称号

2005年12月,资阳区被定为湖南省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区)。 2019年3月6日,资阳区入选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公布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 2021年1月29日,入选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2020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区名单。   2021年6月21日,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1年11月,被水利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择优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2022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  

参考来源

  1. [1],红网论坛 ,2019-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