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赣南采茶戏

增加 2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一、客家茶灯歌舞、山歌、小调是采茶戏的音乐核心
具有悠久历史的活泼欢快、载歌载舞的茶灯歌舞,早为民众所喜爱,为采茶戏的形成与发展打下了深厚的根基。所以,大量的原为茶灯所用的如《[[摘茶歌]]》、《倒采茶》、《[[十杯茶]]》《拜年歌》、《[[春谷雨]]》等都为采茶戏所保留。一些采茶戏中有代表性的曲牌,如〔长歌)是由民间《跌苦歌》改编而来;〔春景天〕由安远马灯调演化而成;〔斑鸠调〕原名  [[File:赣南采茶戏3.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十二月叫》,其本身就是一首民歌,在戏中省去了蚊子、蝉子、金鸡、乌鸦、画眉、猪、牛、猫、狗等,只留下斑鸠、蛤蟆两种叫声;还有〔进坑调〕〔芒冬鸟子〕〔鸟子有叫妹有声〕是原来的山歌调。连原为乞丐在乞讨时唱的一些叫化歌,因其活泼恢谐,琅琅上口,也都吸收到了采茶戏之中。
二、凤阳花鼓是采茶三角班形成的生力军
 
[[File:赣南采茶戏3.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凤阳花鼓有着丰富的演唱曲目和成套的表演程式,特别是"大堂花鼓"已有一定的戏剧锥形,在赣南早已家喻户晓。它的《板凳龙》直接成了茶篮灯的早期节目。大量的花鼓调如《[[凤阳歌]]》《九条河》《[[身背花鼓]]》《铜钱歌》等都在采茶戏中保留了下来。在《[[桃子花开]]》里还留有"想你花鼓嫂,生得又蛮好";《长铜钱歌》中也留有"想你花鼓婆,难舍又难丢"的唱词。1953年出版的《赣南采茶戏音乐》一书中,收录的花鼓调就有23首之多。
灯腔。此类唱腔包括民间花灯、茶灯(茶篮灯)、马灯、花鼓中的所有唱段。这些唱段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形象鲜明,气氛欢快热烈,富有动感,结构紧凑,用勾筒或唢呐加锣鼓伴奏。
茶腔。茶腔是在三角班形成以后所编演的采茶戏使用的唱腔,曲调或缠绵委婉、亲切恬美,或粗犷高亢、激情奔放,均富浓郁的田野风味,适于表现各种不同的情感。其行腔与客家话语调紧相吻合,加上大量衬词,更显其客家特色。
 
[[File:赣南采茶戏4.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路腔。路腔原名湖南调,是20世纪初期从湖南传来的湖南路调、湖南花鼓调和湖南对花调等的统称,大部分是戏中人物急匆匆地赶路时所唱。它们节奏活泼欢快,诙谐风趣,多为丑角或丑、旦对唱对舞,配以矮子步、扇子花,十分热烈生动。这些曲牌在赣南经数十年的融汇演化,已经成为了客家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杂调。杂调的来源非常之广。还有不少"先入为主"的杂调转为了"正调",如《[[割非菜]]》《闹五更》《补缸调》等等。所以,杂调的数目确实难以统计,它们可以列为一类,也可以排除于采茶戏音乐之外。这样或许可以使本来很杂的采茶调的风格更统一一些 。
 
[[File:赣南采茶戏4.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伴奏乐器===
15,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