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赤山文衡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赤山文衡殿

图片来自随意窝

赤山文衡殿,又称赤山关帝庙凤山文衡殿,是位于中华民国高雄市凤山区赤山地区的一座主奉文衡圣帝(关帝君)的庙宇。庙门左侧立有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的“廉明德政去思碑”,见证赤山文衡殿的建庙及赤山开庄的历史。 赤山老一辈的仕绅,多年来为文衡殿的庙产无法保存下来而感到耿耿于怀。留传下来的谚语中,关帝君富甲一方,庙产在凤山县的寺庙财富中,比现在的开漳圣王庙(位于凤山地政事务所旁)还多,而有“金关帝、银圣王”的比喻,谈关帝爷的财产赤山部落祖先共同奉祀的“文衡殿”(俗称“赤山庙”),主祀文衡帝君(即关公),又称关圣帝君。民间信仰关公在“三国演义”中所表现的忠义精神,死后升天得道,道教信徒列为神明,并屡有圣迹显现。[1]


历史沿革

清代乾隆六十年(1795年),凤山区赤山地带民众由中国大陆奉请关帝君香火,在此地建庙奉祀。全盛时期庙产丰盈,连澄清湖等地都属于庙产,富甲当时,里民将本庙与开漳圣王庙并称,人称“金关帝银圣王”。经过日治时期国民政府以来多所征收,今日庙产已经不比当年。 2013年中国山西关公祖庙圣像与2015年福建明朝嘉靖关帝君来台湾绕境,均曾驻驾过文衡殿。

祭典


参考文献

  1. 赤山文衡殿,痞客邦,201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