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赤水古城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赤水古城垣坐位在闻名中外的赤水河下游的南岸,隔河与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九支镇相望,它靠山临河,赤水河从乌蒙山麓一路奔腾而来,在这里却收敛起狂放不羁的任性,温驯平缓地从城西绕北,流经东门再折向东去,又急急地奔往长江。这也是赤水自古就成为黔北川南重要古城,成为重要物资集散地与川盐入黔四大口岸之一的仁岸的重要因素。[1]

历史溯源

赤水古城墙没有西安、南京等故都的城墙那样辉宏与名气,没有文化古城镇远的城墙那样为人们所悉认识,但也都同样失去显赫一世的使用功能,默默地站立在那里,站立在涛涛东去的赤水河岸,供人们抚摸与凭吊,去追忆那些远逝的金戈铁马岁月。它以厚重的沧桑感,给人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象一本博大的历史典籍,记录着赤水历史辉煌过去。

清·道光《仁怀直隶厅志》曾这样记道:“仁怀一面依黔,三面临蜀,以蜀言之,则居腹里,以黔言之,则为极边之门户。”也是由于赤水河在此绕城而去,河道酷似黔北川南农村犁田的工具——犁辕(音:yúan),因此,赤水古城在早被人称其为“犁辕坝”,以后又称作“留元坝”,并直至明仁怀县县城设立。

赤水河流域远古时期就有人类活动,但因其地处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境内山高林深,溪河纵多,开发相对于贵州部分地区较晚,文献资料与历史遗迹甚少,直至唐朝,才在赤水河流域出现羁縻州顺州、能州和淅州,但治所何在,至今无人可晓。北宋时期,赤水河流域正式设立行政机构——滋州,下辖仁怀县在今赤水复兴镇,以后撤仁怀县设仁怀堡,此时赤水河流域还分别设有安溪寨(今四川合江县九支镇新区安居坝)、绥远寨(今赤水市旺隆镇鸭岭农民新村)和青山寨、遥填寨(“遥填”是否就是“犁辕”,不得而知)。从地理位置的独特性,犁辕坝当时应设有寨,其名为何,不可而知,但元末明玉珍在四川建立政权,占据黔北,在犁辕坝设立怀阳县,对已有的寨堡进行加固培修。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玉珍政权覆灭,次年,明王朝重置播州宣慰使,改元设立的36等处为里,仁怀古滋等处分设赤水里(后改称郎城里,又称上赤水里)和仁怀里,由于原仁怀古滋等处治所毁于战火,仁怀里王氏土司便将仁怀里治所迁往犁辕坝怀阳县城,并对其进行扩建与加固。此时的仁怀里治所,寨墙南面随山脊而行,西、北、东三面面对赤水河。此后,因赤水河每年的洪水都严重威胁仁怀里治所,并将其淹没,历代王氏土司对沿河寨墙进行改造,利用石条重新构筑,到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再建仁怀县时,其城池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并较为坚固,这也就为仁怀县首任知县曹一科在选择土城为治所被阻后,选择仁怀里城池作县城创造了条件。

万历二十九年,明王朝发动的“改土归流”战争结束,按照《平播善后事宜疏》,播州一分为二,即属贵州行省的平越府和隶属四川行省的遵义府,以仁怀里及别领长官司建立仁怀县,隶遵义府。同时,为防止播州土司死灰复燃,《平播善后事宜疏》还规定各府、州、县要在一年内建立起新的城垣,并要求选择各地寨堡保存较为完整、地势适中者改筑新治所,强调要将其筑为石城,“石少者,以砖代之。”仁怀县首任知县曹一科在选择土城为县治所受阻后,被迫选择在赤水河北岸无一寸土的留元坝仁怀里城池改筑新的县城,其原因除这里未受战火蹂躏,城池初具规模和用石头砌成外,主要是平播之役后,各地人口大幅减少,正如清道光《遵义府志·城池》所说:“尔时民尚未集,士休于野,因以兵代役,给工饩治郡城”。此时,驻守仁怀县的仁怀营仅有官卒120人,既要负责面积相当于今整个赤水市、习水县和仁怀市绝大部分地域的整个仁怀县防务与治安,还要承担塘报传递等任务,不可能抽调更多人力参予筑城,同时,当时明王朝连年用兵,国库空虚,拨不出帑银来筑城,而且为维护对播州统治,防止杨氏余蘖死灰复燃,也只能广设军屯,以解决军费问题。知县曹一科为完成筑城之事,也只有选留元坝仁怀里城池略作改建加固交差。

经过加固整修,赤水古城的格局最终形成。其规模如《仁怀直隶厅志·城建志·城垣》中记道:赤水古城“周围四百七十五丈,计五里三分,高一丈四尺,垛口一千一百三十三处,水洞三处,炮台四座,城门四,城楼四。”城墙用青石、红石等石条砌成,用石灰勾缝,中间用黄土、石砾等夯实。城墙底宽6至7米,顶宽4至5米,隔一定距离有马道通往城墙顶。其四道城门按东、南、西、北分别命名为“青阳门”、“南薰门”、“聚金门”和“天泽门”,其样式为卷门洞,从墙体直到拱项,全部用条石拱成,使之连成一体,既坚固又稳定,城门为双扇,用硬杂木制作,外包铁皮。城南部的城墙修筑在较高的山头,沿山脊从东至西,在中段的两个山头之间设建南门,南门也是四门中最高的门楼,气势宏伟。城墙的西段、北段、东段均沿高高的赤水河岸呈弧形,弧顶为北门,这里“平沙疏村,廛肆较多,过河为往泸州大路,有官渡。”西门在北门上游,当时通往贵州腹地的大路就从这里开始。东门在北门下游,是从长江来的盐船将川盐提拨转载到牯牛船继续上运的中转站,也是装运客货出河至合江、江津、重庆等长江沿岸城市的重要码头。

城墙将留元坝上的民居院舍、街市店铺、官衙书院和宫观庙宇一一圈住,成为冷兵器时期赤水古城最牢固的防卫屏障,同时,也成为区分城乡的一道藩篱,并通过高大的城楼,控制着出入古城的阀门,令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入,并与河岸苍虬挺立的黄桷树构成赤水河上的一道雄伟壮美的景观。 在以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赤水古城墙先后经历过明末水西奢寅之乱、张献忠大西军横扫四川黔北、清初吴三桂的藩王之乱、清中后期太平军过境、号军攻城、辛亥时期同志军围城、民国初年土匪与川军攻城和解放初期土匪攻城等等战火峰烟,除个别守土者弃城远遁逃命外,赤水古城始终未能被攻城者攻破,始终默默地陪伴着生活居住在里面的居民商贾渡过那些金戈铁马的发月。虽然从第三任仁怀知县开始到民国时期数百年里,城墙或因霪雨,或因水浸而多次坍塌,维修加固也未曾间断,但确始终顽强屹立在赤水河岸,承受着战火硝烟与风霜雨雪的无情侵蚀,记载赤水城岁月的变迁、历史和文化。历史进入民国以后,赤水古城墙随着冷兵器退出现代战争,其纯粹的军事防守作用逐渐降低,赤水城也发展成一个商贸繁荣的黔北边城。以周西成为首的桐梓系军阀把这里作为发祥之地,为交通之便,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先后在赤水古城墙上另开新东门与新西门,四十年代的赤水县政府还计划开新北门而未成,至1949年12月赤水解放,赤水古城已拥有了六座城门。由于随着城墙的防守功能失去,昔日曾辉宏壮观的城楼也沦为那些无家可归之人的避风躲雨之地,逐渐破败。


赤水城解放以后,在百废待兴的基础上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由于受经费制约,古城墙成为城市基础建设的石料仓库。新东门城楼最先成为东门菜市场路面维修的石料,新西门城楼及以南的城墙、南门城楼与附近城墙则成为县委大礼堂的基础和未建成的劳动人民文化宫(未建成)的基石。1954年,为防洪需要对沿赤水河岸的古城墙进行了加固与加高,两段加高处的城墙比过去增高10米,临河的城墙外表在海拔237.5米以下用水泥砂浆进行重新勾缝,内墙基则挖护基槽,用石灰砂浆砌石条以加固,同时,将城南溪沟水从荷花池另建水道直排入赤水河,并重修尚家湾经堰塘坎从永安桥出皇木沟的大排水沟,这些工程所需石料,均以撤新西门至新东门那段南城墙的石料来解决。东门也因洪水从城门洞入城而被撤除,并在原址填土堆山,将街面提升与城墙相平。赤水古城墙以其特殊的方式再次成为赤水人民的保护屏障。此后,赤水古城只保留下作为防洪工程的新西门至东门沿河一段约1500米城墙和西门、北门两个城门洞。

赤水古城墙的命运也和全国大大小小的古城墙的命运相同,在历史车轮的驱动下,陆续被拆除,成为历史的遗憾。而今留下两个完整的城门洞和不完整的两段城墙,以能让人们从这里读到赤水很久以前的历史,让文人墨客吟诗作赋以怀古……总之,古城墙今天已经为人们重视,已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不管它多么不完整,只要它继续存在,它仍将见证着赤水发生过的和正在发生着的历史,依旧在见证着赤水河的水涨水消…

古城修复

2009年8月,赤水市文物部门向贵州省文物局呈递报告,请求派员帮助该市修缮和保护有400多年历史的古城墙。 据了解,赤水古城墙位于市中心,建于明朝末年,以当地的丹霞石垒砌而成,墙体中也用整块的丹霞石填充,城墙上还有完善的排水系统。 今天,在经历400多年风雨后,仍存有830多米保存较好的城墙,以及两道气势雄伟的城门。不过,城墙上建起了许多低矮的房屋,有的房子甚至与城墙融为一体。

“我们打算用3年左右的时间,拆除城墙上的房屋。”赤水市文化局一负责人说。2009年初,赤水市《政府工作报告》将启动修缮和保护老城墙列为2009年的八件实事之一。 据介绍,修缮和保护老城墙,主要是修复受损部分,拆除保护区范围内所有建筑,恢复城门上的门楼。同时,还将整理城墙旁边的古街道,打造文化旅游景点。“预计总投资5000万元。”该局负责人说。 据了解,贵州省文物部门已对赤水市文物部门的报告进行批复,并先后派出两批专家前往调查、查勘。8月中旬,专家再赴赤水,详细勘查,制定修缮方案。[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