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芍(中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赤芍(中藥) |
【中藥名】赤芍 chishao
【別名】赤芍藥、木芍藥、紅芍藥。
【英文名】Paeoniae Radix Rubra。
【來源】毛茛科植物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的根。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根圓柱形,單一或少分枝。
莖直立,有粗而鈍的棱,光滑無毛。
葉互生,莖下部葉為2回3出複葉,葉片輪廓呈卵形;小葉通常2回深裂,小裂片寬披針形至披針形,先端急尖或銳尖,全緣,上面沿脈疏生短毛,下面無毛或沿脈被短硬毛。
花2~4朵生莖頂端和其下的葉腋,萼片約4,綠色;花瓣6~9片,紫紅色至粉紅色,寬倒卵形;雄蕊多數,花葯黃色;花盤肉質,僅包裹心皮基部;心皮2~5,離生。
瞢莢果2~5,密被黃色細茸毛。
花期6~7月,果期7~9月。
【產地分布】生于山坡林緣、草坡上。分布於陝西、甘肅、青海、四川等地。
【採收加工】春、秋季採挖,除去根莖、鬚根及泥沙,曬乾。
【藥材性狀】圓柱形,稍彎曲,長5~40厘米,直徑0.5~3厘米。表面棕褐色,粗糙,有縱溝及皺紋,並有鬚根痕及橫向凸起的皮孔,有的外皮易脫落。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麵粉白色或粉紅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狀紋理明顯,有的有裂隙。氣微香,味微苦,酸澀。
【性味歸經】性微寒,味苦。歸肝經、脾經。
【功效與作用】清熱涼血、散瘀止痛。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涼血藥。
【臨床應用】用量6~12克,煎湯服。用治溫毒發斑、吐血衄血、目養腫痛、肝鬱脅痛、經閉痛經、癥瘕腹痛、跌扑損傷、癰腫瘡瘍。
【藥理研究】抗血栓;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抗動脈硬化;小劑量輕度抑制心臟,大劑量明顯抑制心臟,並有傳導阻滯作用,使冠脈流量增加及減少外周阻力;治療和預防心臟功能降低。抗腫瘤;具有保肝、清除氧自由基、解除腸痙攣、抑菌等作用。有排鈉作用。提取物在體外對腎上腺素、ADP、烙鐵頭蛇毒和花生烯酸誘導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明顯抑制作用。水煎劑在體外對傷寒桿菌、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等有較強抑制作用。正丁醇提取物腹腔注射對小鼠S-180實體瘤有抑制作用。因本品含苯甲酸及酚類,可配合其他中草藥作為化妝品的防腐劑。
【主要成分】含芍藥苷、新芍藥苷、赤芍甲素、赤芍乙素及棕櫚酸、二氫芹菜素、丹皮酚原苷、赤芍素、β-谷固醇、樟腦烴、香草酸、香莢蘭酸等。
【使用禁忌】不宜與藜蘆同用。血虛無瘀之症及癰疽己潰者慎服。
【配伍藥方】①治衄血不止:赤芍為末,水服6克。(《事林廣記》)
②治腸風下血:赤芍30克、瓦上燒存性,為末,溫酒調下6克。(《婦人良方》)
③治一切癰疽發背,癤毒惡瘡:赤芍、當歸、甘草等分為末,每服6克、溫酒調下,不拘時、(《衛生易簡方》)
④治急性乳腺炎:赤芍30~60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如發熱加黃芩,另用白蘞根、食鹽少許搗敷患處。(《單方驗方調查資料選編》)
⑤治血痢腹痛:赤芍、黃柏去粗皮,炙)、地榆各30克。上三味,粗搗篩,每服15克。以漿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聖濟總錄》芍藥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