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赫图阿拉故城

增加 36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2345 i3333333333333mage file copy 16033333.jpg|缩略图||[https://bbswater-fd.zol-img.com.cn/t_s1200x5000/g5/M00/01/0C/ChMkJ1mkqfGIcJZvAAb0ZfQqGcQAAgCGQOVcb0ABvR9901.jpg 原图链接][http://bbs.zol.com.cn/dcbbs/d657_630466.html 来自 zol论坛 的图片]]]
[[File:2345 33333333333333image file copy 161333.jpg|缩略图| |[https://bbswater-fd.zol-img.com.cn/t_s1200x5000/g5/M00/01/0C/ChMkJlmkqfOILTkrAAaWXSp9RzsAAgCGQPD8tAABpZ1754.jpg 原图链接][http://bbs.zol.com.cn/dcbbs/d657_630466.html 来自 zol论坛 的图片]]]
''' 赫图阿拉故城 '''<ref>[http://bbs.zol.com.cn/dcbbs/d232_306694.html 赫图阿拉城掠影], zol论坛, 2010-06-09</ref> ,史称" [[ 兴京]]",位于 [[ 中国 ]][[ 辽宁 ]] 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 "赫图阿拉"是句满语,汉意为横岗,即建在平顶山岗上的城。赫图阿拉故城是一座拥有400余年历史的古城 , [[ 努尔哈赤 ]] [[ 皇太极 ]] [[ 多尔衮 ]] 等众多清前时期的历史名人都出生在这里。
赫图阿拉故城,发掘面积3500平方米。 该城横亘于群山拱卫之间,由内、外两城组成,内城中部地势低洼,有城内唯一一口饮水井"罕王井"。
赫图阿拉城为努尔哈赤称汗的 [[ 后金 ]] 都城,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座山城式都城,也是迄今保仔最完好的女真族山城,对研究清初历史、艺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006年5月,赫图阿拉故城被国务院列入 [[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2018年12月7日,人选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频道和盈科旅游主办的2018《 [[ 魅力中国城 ]] 》文化旅游魅力榜。
== 历史沿革 ==
赫图阿拉, [[ 战国 ]] 属燕。秦属辽东郡。 [[ 西汉 ]] 属玄菟郡。 [[ 东汉 ]] 至晋,先为 [[ 公孙度 ]] 地盘,后为 [[ 慕容廆 ]] 所居。南北朝陷于 [[ 高丽 ]] ,唐灭高丽,复归内化,为 [[ 唐安东 ]] 都护府所辖,中宗时归 [[ 渤海 ]] 国。金属属东京路。元为沈阳路。明置建州卫。
赫图阿拉城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明 [[ 万历 ]] 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初一,努尔哈赤于此建立"后金"。
后金天聪八年(1634年), [[ 皇太极 ]] 尊称其为"天眷兴京"。
[[ 康熙 ]] 二十六年(1687年),建兴京城守尉衙门,在内城东。
[[ 乾隆 ]] 二十八年(1763年),建兴京理事通判衙门,在关帝庙西。
[[ 光绪 ]] 三年(1877年)至1998年,历经清末、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皆为新宾县永陵镇辖区,老城村民居住地。
== 故城特点 ==
'''城制布局'''
赫图阿拉故城分内外两城。内城东西长551米,南北宽512米,占地24.6万平方米。主要建有汉宫大衙门、 [[ 昭忠祠 ]] [[ 正白旗衙门 ]] [[ 关帝庙 ]] [[ 满族故居 ]] [[ 罕王井 ]] [[ 启运书院 ]] [[ 文庙 ]] [[ 塔克世故居等 ]] 。主要古遗址有八旗衙门、 [[ 协领衙门 ]] [[ 刘公祠 ]] [[ 城隍庙 ]] 等。
外城建有中华满族风情园。主要有满族历史文化长廊、满族民俗博物馆、 [[ 满族老街 ]] [[ 地藏寺 ]] [[ 显佑宫 ]] ,环湖建有各种景观等。主要遗址有驸马府、铠甲制造厂、弧矢制造厂、仓廒区、堂子、点将台、校军场等遗址。
'''遗址特征'''
=== 不可移动文物 ===
''' [[ 汗宫大衙门]]'''
汗宫大衙门外形呈八角形,重檐攒尖式建筑,是当年努尔哈赤登基称汗、治理国政、研究军机、接纳使臣的地方。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
''' [[ 汗王寝宫]]'''
汗王寝宫位于汗宫大衙门东侧,四间建筑,东一间是汗王和大妃的寝室,西三间是汗王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
据史料记载,汗王和大妃冬天睡在南炕,夏天睡在北炕,对面炕摆有炕桌、火盆等是汗王吸烟品茶的地方,西间有南北西三面相连的万字炕。
''' [[ 正白旗衙门]]'''
正白旗衙门,地处汗宫大衙门东侧高台之上,是一处青砖青瓦硬山式四合院建筑。
正白旗是八旗中的上三旗之一,正白旗衙门是正白旗旗主皇太极处理旗内军政事务的办公场所。正白旗衙门内现存正房五间,是赫图阿拉城保存较好的原始建筑。
''' [[ 罕王井]]'''
汗王井位于赫图阿拉城内城中部,是城内唯一一口饮水井。井深丈余,井水充盈,俯身可取,清澈见底,清爽甘甜,严冬不封,酷暑清凉。这口井曾养育了八旗子弟兵,被誉为"千军万马饮不干"的汗王井。
''' [[ 塔克世故居]]'''
塔克世(努尔哈赤父亲)故居是努尔哈赤的出生地,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努尔哈赤出生于此。整个建筑体现满族民居的特点:"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竖在地面上"。展示了昔日的满族人日常生活用品,体现了"窗户纸糊在外,养活孩子吊起来,大姑娘叼烟袋","满族三大怪"这一纯朴的东北特有的风情。
''' [[ 文庙]]'''
文庙又称 [[ 孔庙 ]] ,赫图阿拉城内的文庙建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其建筑既保留了传统文庙的风格,又具有女真人的建筑特色,体现了努尔哈赤对孔子的尊崇。
''' [[ 农家院]]'''
农家小院原为皇亲国戚喜塔拉氏故居,是努尔哈赤大舅达格督都府邸,始建于后金初年,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虽经历史沧桑,仍遗存满族建筑风格和原来庭院旧貌。
''' [[ 启运书院]]'''
后金时期,努尔哈赤在精通蒙、满文化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设堂聘请浙江绍兴人龚正陆及他汉人教师方孝忠、陈国用、陈忠等教其子侄读书。后取名兴京启运书院,启运书院的设立,为满族的统一和清王朝的兴起做出过重大贡献。
''' [[ 关帝庙]]'''
关帝庙位于赫图阿拉城内,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是后金国初七大庙之一,是清代第一座关帝庙,是赫图阿拉城现存的主要古建筑群之一。
''' [[ 西大狱]]'''
在这所大狱里,曾经只关押过努尔哈赤的长子 [[ 褚英 ]] ,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起兵之后,褚英跟随父亲度过了许多艰难的岁月,由于褚英是长子,又屡立战功,所以努尔哈赤指定褚英为汗位继承人。
''' [[ 显佑宫]]'''
显佑宫位于地藏寺西侧,原称为玉皇阁,是清代辽东地区著名的道教宫观,建有龙虎殿、三宫殿、敕建碑、香亭等建筑。整个建筑以道教独特的龙、虎图案为饰,外形古朴典雅,气势辉煌。
努尔哈赤起兵之后,每遇战事或重大活动之前,都要率贝勒大臣等人入宫进香,祈求神灵保佑。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顺治帝敕建碑坐落于三宫殿东侧,宫内植有神树株。
''' [[ 地藏寺]]'''
地藏寺堪称大清第一佛寺,是清代辽东地区著名的佛教圣地。清末毁于 [[ 日俄战争 ]] 之兵火,1998年恢复原貌。
地藏寺是满族人最早修建的寺院,红火近三百年。每年春天,地藏寺上空都有成群的喜鹊,很多慕名游览赫图阿拉城的游客都要先前往地藏寺去祈福,以求好运。
== 价值意义 ==
赫图阿拉故城开创了 [[ 大清 ]] 建都之制,历来的被视为清王朝的发祥地, [[ 满族 ]] 崛起的摇篮。
赫图阿拉故城,是女真各部"依山作寨"树栅为城的典型实例,也是众多女真山城中至今保存较完整的唯一一座古城遗址。它不仅对研究中国古代筑城之法与建筑发展史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而且对研究女真族发展史与居住史都有重要价值。
赫图阿拉故城,最具民族风情的是老太太们手中一米多长的老烟袋和"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的满族民居。
添仓节是赫图阿拉故城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每年正月,勤劳的满族人都会用高粱米做一锅米饭。然后用秫秸棍编一匹小马,再将小马放在米饭里,最后一并放进粮仓。在满人看来,马是瑞兽,能够将粮食驮回家。节日当天,不仅会有八旗贵胄身着盛装以古礼祭祖,还会有大型的满族歌舞文艺表演。 [[ 打舂 ]] [[ 添仓 ]] [[ 耍青 ]] 三场。以艺术歌舞的形式生动再现了添仓的丰富内涵。另外,儿童舞蹈《 [[ 嘎拉哈 ]] 》也是会演中的压轴节目。
== 旅游信息==
观光地址: [[ 辽宁 ]] 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赫图阿 拉城
故城门票:成人票60元;6周岁(含6周岁)以下和身高1.3米以下儿童及7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票。
2345_im33333333333age_file_copy_1963333.jpg|[https://bbs-fd.zol-img.com.cn/t_s1200x5000/g3/M02/08/04/Cg-4WFKj19qIFkvBAAgDtd0ydpAAAOJxgLOYG8ACAPN549.jpg 原图链接 ][http://bbs.zol.com.cn/dcbbs/d232_306694.html 来自 zol论坛 的图片]
</gallery>
 
== 参考来源 ==
22,3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