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走着唱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走着唱着

来自快资讯的图片

zǒu zhe chàng zhe

中文名称 :走着唱着

专辑原唱 :庞龙

音乐风格 :现代

专辑语言 :普通话


《走着唱着》是庞龙发行的一张国语流行专辑,共收录了13首歌曲。 2016年12月17日,该专辑歌曲《我的哥们我的好兄弟》获得全球中文音乐榜上榜第三位。

专辑曲目

专辑介绍

庞龙第十二张专辑——恰好一个轮回,别有一番风味

这是一张三点一线的专辑

《走着唱着》是一张三点成一线的专辑,构成这三点的要素,分别就是爱情、友情和故乡,这些要素从回忆出发、经过极光、归于现实,于是就有了这次的新专辑。

爱情、友情和故乡是《走着唱着》这张专辑的主题要素,其实也是庞龙这些年创作和演唱的主题要素,在很多歌手绞尽脑汁,想要为自己的新专辑,设计一个有故事的概念和主题时,庞龙却用一种本色的原生态,在不自觉间就设定了专辑的主题概念。它们各有各的故事,它们又各自拥抱着彼此,它们简单纯朴,却又真实自然。

爱情、友情和故乡,这样的主题确实很普通,但谁能够否认,这才是生命的常态呢!艺术来源于生活,固然要高于生活,但艺术绝不能先高于生活,而后再回归生活,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所唱的一定是假生活。

而且,庞龙所唱的爱情、友情和故乡之情,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三观很正。《再见吧别哭啊》和《初恋失恋》这样的情歌,既不是虐恋也不是苦恋,更不是充满戏剧冲突的舞台之恋,而就是普通人之间的爱情故事,甚至还有你初恋时脸上笑容的沟壑,或者失恋时泪水余留的温度。

《我的哥们儿我的好兄弟》则就像是写给远方哥们儿的一封信,不靠形容词和想象,去堆积丰富的意象,而只是情由心生后的感悟与感性。至于《乌苏里船歌》、《向北向北》、《我的故乡梦中的草原》这些歌曲,则是中国人文流行乐里一个永恒的主题:乡愁。不得不说,乡愁让人愁,但乡愁的主题,却可以写出最好的作品,可以将音符拉出如公里数一样的宽度和距离。而另一首《带我去西藏》,虽然表面上和庞龙的东北故乡无关,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却是代指一种心灵的故乡,也是音乐人应该要有的远方。

国际化浪潮下的本色音乐

《走着唱着》这张专辑,在国际化的音乐体系下,无疑是一张“另类”和“非主流”的专辑,在这个另类音乐都以分门别类方式打造的时代,《走着唱着》却因为它本色的表达,成了这个时代真正的Indie,即独立音乐。

整张专辑就是以吉他、钢琴、贝司、鼓这流行音乐基本的四大件为基础,曲风上也是极简却饱满的民谣及民谣摇滚曲风。间中部分作品所增加的弦乐、南箫等等配置,也仅仅只是起到了润色的作用,而不是套路的增加高大上的效果。

这种音乐氛围,在全球EDM曲风的浪潮下,似乎显得丰富的复古,但音乐真正的独立性,就是能够不随潮流的左右,在潮流最凶猛的时候,还能够坚持自己的音乐表达风格。

而说《走着唱着》这张专辑本色,还在于由贾轶男、刘卓、邢天溯、王哲、二水、蔡龙波等音乐人搭建的音乐小团队,绝对并非市面上的那些音乐产品定制商,常常同一套班子,会在同一时间出现在许多人的专辑里,虽然定制却难够复制。

而这张专辑里邢天溯、王哲、二水一直就是庞龙的音乐合作伙伴,汪峰音乐总监贾轶男虽然招牌闪亮,却极少出现在别的歌手的专辑里。另一位担任多个中国顶尖音乐选秀节目音乐总监的刘卓,近几年也是很少为别的歌手,编写录音室版本的作品,这种排它性,无疑也增强了这张专辑的独特性。

《走着唱着》有两种音乐属性

相比上一张专辑《我们在蓝色海上飘》,《走着唱着》也在更强调叙述化的民谣基础上,又增加了《多了》、《聊》这样轻快的民谣摇滚作品,在拥有两种音乐属性的同时,也让新专辑更多了聆听的场景。

的节奏律动,不仅特别适合在现场调动情绪,还能与年轻歌迷进行更好的互动。

其实,流行音乐一直以来就有内向和外向的两种属性。内向如这张专辑里的《极光》,就是那种适合歌手关起门来看,听者关起门来听,在一个相对静谧的空间里,在隔绝尘世的喧嚣后,让情绪的共鸣无限放大,最终达到直抵灵魂的效果。而外向即如《多了》、《走着唱着》这样的作品,让情绪可以置于一个更开放的空间,让所有的压抑能够在一首歌的时间里尽情释放。

非常幸运的是,庞龙的这张《走着唱着》,既有内向的作品,也有外向的作品。尤其是后者,到时候还能让亲临现场的歌迷,能够体验到音乐原来可以有播放器之外的另一种韵味。

两个男人用音乐彼此共鸣

在这次的新专辑里,有刘卓、邢天溯等好友一起参与创作和制作,但对于整张专辑来讲,却不得不提另一个重要的音乐人,即贾轶男。

众所周知,贾轶男是汪峰乐队的主音吉他手,也是整个音乐团队的总监,可以说是汪峰音乐最重要的幕后音乐人。而在《走着唱着》这张专辑里,贾轶男同样担任了全部作品的吉他演奏,以及大部分歌曲的编曲与制作,甚至还少见的出现了三首个人词曲的作品。

贾轶男将《聊》、《多了》和《极光》三首作品交给庞龙演绎,固然因为他是《我的哥们我的好兄弟》这首作品的主角之一,是庞龙歌里的那个好兄弟。另外一方面,这些作品也可以说本来就是他的灵魂语录,并借由庞龙这把好嗓子传递出来。

贾轶男的作品,可以让庞龙多一个角度和纬度,来诠释出不同的生活感悟和细腻,无形中也拓宽了新专辑的格局。而且,因为是给挚友制作专辑,所以在《走着唱着》里的贾轶男,无论是编曲还是弹琴,也都是处于一种“走着唱着”的状态,所以音乐上也有了一种“家的味道”。不再那么盛气凌人,充满舞台的张力,而是更多了随心随性的惬意,以及体温般的律动。

或者,也可以说《走着唱着》是两个中年男人,以不同的角度诠释出共同的情感,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一种近似和声的完美效果。

一方水土养出一个新庞龙

相比庞龙以前的所有专辑,《走着唱着》还有一个对于他来讲,属于生活变化的小背景,即在制作这张专辑的一段时间,庞龙从沈阳音乐学院来到了浙江音乐学院任教,开启了另一段教学、唱歌的新旅程,这样的迁徙,既让庞龙产生了心境的一些变化和感触,也让他把新的水土唱进了新的作品。

新专辑里的《我的哥们我的好兄弟》,就是庞龙在初到浙江音乐学院,在没有暖气的住所,兄弟不再相聚的情况下,有感而发写的作品。这也是北方和南方,第一次在庞龙的内心,产生激烈的碰撞。

在渐渐习惯江南水乡的生活后,庞龙则又开始一段新的音乐旅程,并在葱郁的浙江音乐学院校园里,创作并演唱出《躲在心里的时光》这首新歌。更细腻的画面,似乎也预示着来自东北的庞龙,因为江南山水而变得细腻起来。而有庞龙这样一个优秀歌手的存在,以及《躲在心里的时光》这样一首作品,也让浙江音乐学院多了很多灵气。毕竟古人说过山不在高、有神则灵。同样的,像浙江音乐学院这样的音乐类院校,同样会因为庞龙这样的为人师表及作品,让人觉得很灵很灵。 [2]

歌手庞龙简介

庞龙,1971年5月2日出生于辽宁省阜新市。中国内地歌手,浙江音乐学院流行音乐系教师、沈阳音乐学院终身教授,第十届、十一届全国青联委员、中华慈善总会第三届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庞龙是一个阳光帅气,英俊潇洒的健康硬派东北大汉,他的每一个微笑都撼动的毅丝们的心灵,他的生活经历和人生见实,让他的歌声有一般人少有的气息,脱离港台歌星独有的特点,创造了自已独有的特点,一首《两只蝴蝶》唱红了华夏大地每一个角落,只要你留意大街小巷和网络上到处都有他动听的歌声.1988年进入了歌坛。1996年考入了沈阳音乐学院通俗系演唱专业。2000年10月发行了首张国语专辑《人生三部曲》。2004年11月发行第二张国语专辑《两只蝴蝶》。2005年9月发行第三张国语专辑《你是... >>>

庞龙生于东北,长于东北,自小脚踏白山黑水,惯看大豆高粱。20岁的时候终于决定用他那把天赋的好嗓子作为终身职业。然后他离开故乡,踏上漫漫音乐之路。多年来,庞龙曾在歌厅里驻唱,在大小城市忙于演出,虽然习惯了掌声但不坠青云之志,因此磨炼功力,积累能量。2000年,蛰伏多年的庞龙终于在北京推出了他的第一张个人音乐专辑,虽然这张专辑并没有得到主流的关注,但是主打歌《老了》仍在小范围产生影响,庞龙这个名字也第一次被流行音乐界所知。2004年,庞龙凭借优秀唱功受邀演唱刘晓庆制作的电视剧的主题歌及插曲三首,主题歌《杯水情歌》和插曲《两只蝴蝶》如今已经在大街小巷和网络上开始传唱,被资深音乐人和发行方认为必火无疑。

庞龙 - 成长经历

庞龙出生在辽宁省阜新市太平区一个矿工家庭。全家只靠父亲一个人的工资艰难生活。庞龙还有3个姐姐,他是父母唯一的儿子。他上初中的时候,港台歌曲开始在内地流行,每到晚上,街头巷尾到处都是怀抱吉他,自弹自唱的时髦青年,周围则围着一圈“发烧友”,庞龙也成了其中的一员。渐渐地,他迷上了音乐,并产生了一个当时在很多人看来很不切实际的梦想:我要靠唱歌改变自己的命运!那时候,庞龙最大的心愿就是拥有一把吉他。在他的软磨硬缠下,父亲终于给他买了一把吉他,这成了他平生最珍贵的礼物。

1985年,庞龙初中毕业前夕,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压力,庞龙放弃了他的大学梦,报考了一所职高。但他对音乐的痴迷丝毫没有减退,一有时间便抱着吉他唱歌。由于庞龙的“歌瘾”太大,父亲怕因此而影响他的学业,便对他说:“你职高毕业后还得找工作,你不能老这样天天唱歌,得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啊!”可庞龙还是我行我素。父亲一气之下夺过他的吉他,从6楼扔了下去。庞龙冲到阳台上,看着地上碎成一片的吉他,他伤心得眼泪夺眶而出。

后来,庞龙才知道父亲当时已经被确诊为肺癌晚期,父亲这样要求他,是怕在自己病逝后,儿子找不到生活出路啊!3个月后,父亲就永远地离开了人世。深怀愧疚的庞龙一次又一次地哭倒在父亲的灵前,他对着父亲的遗像默默地许诺:“爸爸,我一定要唱歌成功,让您的亡灵得到安慰!”

父亲去世不久,庞龙的大姐和二姐先后出嫁,家里只剩下庞龙、三姐和母亲相依为命。那时三姐刚刚参加工作,一个月才30多元钱的工资。为了生存,同时也为了练习唱歌,庞龙决定白天上课,晚上去歌舞厅卖唱。但卖唱者不能唱自己想唱的歌,全靠听众点歌;听众如果不开心,还随时会把卖唱者轰下台。庞龙在舞厅里唱了3个月,一分钱也没拿到。后来,见庞龙为人谦和,模仿张学友、姜育恒等大牌明星的歌几乎能以假乱真,点他唱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歌舞厅老板这才每天给他5元钱,管他一顿饭吃。这样,庞龙每月就有了100多元的收入。此后,庞龙又去档次更高的夜总会唱歌,一晚能收入30元,一个月便有了近1000元收入,帮助家里改善了一些经济状况。

1988年,庞龙职高毕业后,被学校推荐到一个建筑工地做技术工人,负责在工地上跑来跑去地搞测量和放线。这份工作看起来简单,却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进度。因此,一到工地,庞龙的神经就绷得紧紧的,生怕出差错。那时正是盛夏,庞龙每天都要站在太阳底下,默默地做着自己的工作,边看图纸边测量和放线。连续工作时间长了,他便头晕脑胀,眼睛酸涩。更让他烦恼的是,由于汗水不断地顺着额头往下流,当他伸手去抹脸上的汗珠时,常常会把墨线上的墨汁弄到脸上,为此他不知被工友笑话了多少回。由于整天都在工地上跑来跑去,一到下班,他就累得精疲力竭,再也没有精力去歌舞厅卖唱了。但每天晚上睡觉之前,他仍然要弹着吉他唱几首歌,为自己“充电”。

一年之后,庞龙被调到父亲原来所在的煤矿当电工。他最初以为干电工活要轻松一些,谁知比当建筑工更加辛苦。煤矿用的是380伏的高压电,操作起来非常危险,工人们要穿特制的服装爬上爬下,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意外。那年夏天,由于气温太高,电缆开始爆裂,即将威胁到所有职工的生命安全,所有电工被紧急召来加入抢险工作,作为新员工的庞龙则被安排为大师傅们传递各种工具。抢险工作持续了两个小时,庞龙就奔跑了两个小时,累得他上气不接下气。

相关视频

音乐《走着唱着》表演:庞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