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中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赵中伟 |
赵中伟,1966年9月生于河北省永年县。中共党员,1995年于中南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现任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副院长[2],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物理化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稀有金属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钨及硬质合金创新联盟副理事长、湖南省稀有金属冶金及材料制备重点实验室主任。
2020年5月,获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3]。
目录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副院长
出生日期----1966年9月
出生地点----河北省永年县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第十八届中国专利金奖
毕业院校----中南工业大学
信仰----中共党员
职称----中南大学教授
人物经历
学习经历
1995年于中南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副院长,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物理化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稀有金属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钨及硬质合金创新联盟副理事长、湖南省稀有金属冶金及材料制备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8年10月至2000年9月由国家教委派遣赴日进行博士后科研工作。
2005 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湖南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2009年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主讲课程
主讲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冶金原理》、选修课《冶金过程强化》、硕士研究生课《机械化学冶金》、博士研究生课《材料冶金进展》。他教学深入浅出,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赵中伟 |
研究方向
在名古屋大学工学部材料系表界面工学正教授研究室从事有关功能材料制备研究。
研究方向为稀有金属冶金、相似元素分离、冶金过程强化。
主要贡献
留日期间主要从事生体金属材料的表面生物活性化研究,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生物陶瓷膜的研究方面取得成果:传统的阴极电沉积法具有过程温度低、能耗低、不产生残余应力且尤其适合于在复杂形状基体上镀覆等优点。但一般来说电沉积法制得的膜层与极基底的结合强度不超过20MPa,远低于等离子喷涂法的60MPa。这也是阴极电沉积法制备生物陶瓷薄膜技术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而如何保证在阴极基板形成适当的氧化物过渡层及如何抑制H2在阴极基板上的析出是提高金属与陶瓷膜之间结合强度之关键所在。针对以上情况,研究中提出了新的工艺。通过设计并采用新的电解液体系,一方面抑制了阴极氢气的析出;另一方面降低了阴极极化。从而可以在简单的条件下获得性能优异、结合牢固的的膜层。
有关初步研究结果已在国际会议发表。据文献检索,自首次提出电积工艺 (1990年) 以来未见同类报道。2001年,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青年基金资助。
1997年以来,针对钨提取冶金中钨/钼分离这一长期困扰国内外冶金工作者的难题,运用分子设计的方法,通过寻找特殊功能的先导化合物并进行类型衍化,合成了系列特效除钼试剂。钨/钼分离系数普遍在4000到20000之间。实现了低钨损条件下高度选择性除钼。这一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在国内获得广泛推广应用。4年内应用面已占国内冶炼总生产能力的73%并仍在继续扩大。已采用该技术的厂家包括我国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钨冶炼厂--厦门钨业公司、我国第二大和第三大钨冶炼厂--自贡硬质合金厂和南昌硬质合金厂等。拥有授权专利2项,受理申请专利3项。
科研团队以"难冶钨资源深度开发应用关键技术"项目获得"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包括白钨矿分解新工艺、高浓度离子交换、共生钨钼分离及短流程深度除杂等整套关键技术,成功地解决了我国难冶钨资源的高效利用与清洁生产问题,为我国钨资源使用提供了技术支撑;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满足了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军工的需求,为我国的冶金科学技术进步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
中南大学赵中伟教授是世界"钨"脊的攀登者。由他提出关键技术构思,开发出"选择性沉淀法从钨酸盐溶液中除钼、砷、锡、锑新工艺",一举解决了长期困扰国内外冶金界的"钨/钼分离"技术难题。该成果在我国钨冶金企业推广面达96%以上,覆盖75%的生产能力。由他领军研究的"难冶钨资源深度开发应用关键技术",突破了国内外长期认为白钨矿不能碱分解的理论禁锢,解决了我国钨资源的高效利用与清洁生产问题,确保了我国钨资源使用年限由原来的不足5年延长到25年以上,生产的系列高技术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承担和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和国家973项目等11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128篇,其中SCI收录33篇,EI收录55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7项。
获奖记录
"钨矿物碱分解基础理论研究",获1999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机械活化(热球磨)碱分解白钨矿及黑白钨混合矿技术的推广应用",获得1997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4]。
其科研项目"选择性沉淀法从钨酸盐溶液中除钼、砷、锡、锑新工艺",获2001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2000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5年被评为中南大学"我最喜爱的老师之最佳教学手段老师"; 2007年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师,记二等功;2008年被评为中南大学教学名师; 2012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湖南省先进工作者。
何梁何利基金2014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赵中伟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奖。
"难冶钨资源深度开发应用关键技术"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研究团队为中南大学教授赵中伟等15人。
2016年12月26日,第十八届中国专利奖颁奖大会在北京召开,我校赵中伟教授团队发明的"一种从白钨矿中提取钨的方法(ZL 201010605107.0)"专利荣获本届中国专利金奖,是中南大学组建以来获得的首个中国专利金奖。
赵中伟教授主持完成的"基于硫磷混酸协同浸出的钨冶炼新技术" 项目荣获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赵中伟团队发明了硫磷混酸体系协同分解钨矿的技术,实现了常压条件下的高效连续浸出,浸出渣可用作建材填料;采用"高温浸出-低温补酸"控制结晶分离钨的技术,实现了浸出母液循环,解决了废水排放问题;发明了高选择性萃取钼阳离子的技术,简捷地实现了钨钼分离,解决了钼回收难题。
2020年5月,获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视频
最美科技工作者·“钨冶炼”攻关者赵中伟:潜心科研攻关 “地下实验室”诞生“钨冶炼”领先技术 2019年9月29日发布
参考来源
- ↑ 赵中伟 个人简介 ,中南大学
- ↑ 赵中伟团队:新技术有望带来锂产量空前释放 ,钜大电子有限公司, 2022-08-04
- ↑ 恭贺!中南大学赵中伟教授、吴安华教授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 ,搜狐, 2020-06-02
- ↑ 赵中伟:我国钨资源、技术和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腾讯,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