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赵南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赵南星

赵南星别名赵梦白、赵侪鹤、清都散客,是明朝政治家、散曲作家,东林党首领之一,明代“三君”之一。赵南星是万历年间进士,担任过户部主事、吏部考功郎中、吏部文选员外郎、吏部尚书等职;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也是一位优秀的散曲作家,作品有《芳茹园乐府》、《赵忠毅公集》、《史韵》等。

人物生平

赵南星,字梦白,高邑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授职汝宁推官。行为廉洁,治理太平,逐渐提升为户部主事。张居正卧病,朝廷大臣都为他祈祷,赵南星与顾宪成、姜士昌不去。张居正死,调任吏部考功郎中,称病回家。

万历二十一年(1593),考核在京官员,跟尚书孙鑨一起秉公执法,淘汰选择,澄清吏治。首先贬黜他亲近的都给事中王三余和孙鑨的外甥文选员外郎吕胤昌,其他依附政府的人连大学士赵志皋的弟弟都不能幸免。政府难以承受。给事中刘道隆于是弹劾吏部建议留任被纠察的庶僚不合法。皇帝下旨,认为赵南星等人擅权培植自己的党羽,将他降官三级。不久由于李世达等上疏挽救,贬斥赵南星为平民。后来议论挽救他的人都受到谴责,孙鑨也离开了他的职位,一时间好人几乎全走光了。

光宗即位,起用为太常寺卿。不久改任右通政,提拔为太常寺卿。到任后又提升为工部右侍郎。数月之后,授官左都御史,慷慨激昂地把治理国家当作自己职责。天启三年(1623)考核在京官员,因原给事中亓诗教、赵兴邦、官应震、吴亮嗣在万历朝时结党营私、扰乱朝政,建议贬黜他们。吏科都给事中魏应嘉极力不同意。赵南星著《四凶论》,终于同考功郎程正已认定四人不合做官体统,其他考核汰除情形,完全跟他做考功郎中时相同。浙江巡按张素养举荐部内的人才,包括了姚宗文、邵辅忠、刘廷元。赵南星揭发他的错误,张素养被定罪剥夺俸禄。在此之前,巡抚地方的人有提拔举荐人才的先例,赵南星已上疏制止了。而陕西高弘图、山西徐扬先,宣府、大同李思启,河东刘大受,还按旧例继续实行。赵南星一并上疏弹劾他们,巡抚地方的人这才知道畏惧法令。

庄烈皇帝登基,下诏赦免让他返京。巡抚牟志夔,是魏忠贤的死党,故意推迟派送,赵南星最终死在发配的地方。崇祯初年,赠太子太保,谥号"忠毅"。傅槐、崔呈秀、魏广微、陈九畴、徐兆魁、乔应甲、王绍徽、张讷、石三畏、郭尚友、牟志夔,都与"逆案"相牵连,为世人所憎恶。

散曲特点

赵南星散曲涉及拜佛求仙、赏花观景、风情调笑等闲居之作较多,但更值得重视的有两点:一是赵南星一生嫉恶如仇,扶正抑邪,以致宦海浮沉,艰辛备尝,对于晚明吏治败坏、官场黑暗,他了若指掌。《芳茹园乐府》中大部分作品又都写于罢官居家的30年间,所以多磊落不平之气,如套曲〔点绛唇〕《慰张巩昌罢官》、〔点绛唇〕《寿家君六十五》等,表达了他对"伤了时务,损了人民"的现实的忧虑;二是以俗曲形式写的男女恋歌,爽朗热烈,朴直清新,如《锁南枝》、《折桂令》、《喜连声》、《玉抱肚》等,都表现了他豪辣顽艳的艺术风格。正如尤侗所说:"高邑赵侪鹤冢宰,一代正人也。予于梁宗伯处见其所填歌,乃杂取村谣里谚,耍弄打诨,以泄其肮脏不平之气。"(《百末词馀跋》)

曲作《芳茹园乐府》 1卷,有明刊本、饮虹刻本。所著尚有《赵忠毅公集》、《味檗斋文集》、《史韵》、《学庸正说》等。

诗词价值

赵南星的诗词作品保存下来共七百三十四首,按类别划分,其中四言古诗九首,古乐府十二首,五言古风一百三十七首,七言古风六十首,五言律诗一百七十五首,七言律诗二百二十五首,绝句一百一十三首,词三首。其数量之多,品种之全,在晚明诗人中,可说是为数不多的一个。

从现有的作品看,尚未发现赵南星早期的诗词,也就是说,这些都是万历二年他中进士以后的作品。再严格一点,是经过两年的待任期,于万历四年初授河南汝宁府推官以后的作品。置身七品推官的位置,赵南星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尽职尽责地做着自己分署的公务,并广泛交结汝南各界人士,赢得了很好的声誉。由于其才德出众,许多府、县生员均拜他为师,研习文章。赵南星不遗余力,课子授徒,培养了一大批有用人才。据有关资料记载,他的汝南弟子在今后几年脱颖而出,仅考中进士者即有马犹龙、刘文卿、杨位等六人之多。在汝宁五年,赵南星诗情洋溢,佳作频出,共写下了近百首作品,形成他创作中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些诗有反映其公务活动的《雪夜大梁道中》、《尉氏期郭明府不值》、《信阳道中》等,有记述与汝南众多名士相交的《赠王师竹太史归省》、《过陈道易隐居》、《送助甫自徽宁再镇甘州》、《赠王同野》、《黄复斋夜集,时以赴征北上》等,但更多的,是公务之余的游乐与宴饮,这些作品有《浉水大涨,与何王二公泛舟》、《雪中饮黄使君》、《登郡城》、《夜抵少林寺》、《大梁中秋与客玩月》等。汝宁是赵南星继隆庆元年随祖父上任武功知县后的第二次人生之旅,并作为其初登政坛的首次历练,其心情的欣喜与欢乐是不言而喻的。因而,其诗中所喷发的大多是对于祖国俊美山川的长歌短唱:"岩桂敷华荣,篱菊吐芬芳"(《赠王师竹太史归省》);"繁条结翠幄,虚窍奏鸣琴。云霞时来往,凫雁递浮沉"(《钓鱼台》);"吹笛千家杨柳月,放船十里水花香"(《秋怀八首》之四);"朗陵远送丹枫下,汝海清汲白雁征"(《九日酒集》)。间或,作者也以诗宣泄自己心中的苦闷与忧愁:"逢客高卧湘江畔,病客年来已倦游"(《黄副使园池泛舟》);"江山萧飒皆愁思,历乱无劳写素琴"(《秋夜》);"修名苦不立,死亦何足伤"(《杂诗三首》之一)。毕竟,此时的赵南星年方三十左右,仅仅是一名七品官,尚不足以当历史冠以他政治家的称号,除了传统文化赋予他忠君爱民的朴素理念,他的思想还不够成熟,还缺乏政坛必要的严格砥砺。加之长久的离家孤居,任内的繁乱挫折,疾病的困顿,功名的渺茫,颓生出些许忧愁也在所难免。

万历九年,赵南星升为京官,至癸巳京察被罢,在万历一朝的京官生涯,他只有十二年。除去万历十四、十五两年因母丧丁忧,和因上"四害疏"被劾称病回乡的两年,赵南星实际在朝仅有短短的八年时间。然而就是这八年的官场生涯,使他的人生真正地成熟了起来。置身大明中央权力机关,他领略了官场的严酷。一场场朝政风波,一次次权力角逐,使他对政治有了全新的理解,同时也奠定了他做为一个政治家的思想基础。赵南星目睹了官场的丑陋与险恶,感受了天灾与人祸带给人民的无边痛苦,透过内阁首辅张居正的专横跋扈,独权天下,以及继任权贵的奸邪与卑庸,使他窥视了"万历新政"掩饰下的矛盾与弊端。他曾经大声疾呼,也曾经奋力抗争,然一个小小的六品主事或五品郎官却难以阻止日渐颓落的朝政,反而被劾问和削籍。在这段时间,或许是思想的不适和精神的苦闷,他的作品不是太多,能够辨识明晰的,也不过二三十首,其分量却远远超过了以前的歌舞升平及轻吟曼唱,如七言古风《长蛇歌,饮邹南皋作》、四言古诗《日居篇》、七言律诗《乙酉元日京邸》等,特别是五言排律《壬午六月纪事》,将三十一韵一气呵成,起伏跌荡,洋洋洒洒,可以说涵盖了张居正一生的经历,以辛辣的诗句揭示了这位权倾天下的新故内阁首辅人生晚年致命的缺陷。这是一篇诗的檄文,批剥了其攀升权力顶峰之后把持朝政,内外勾连,蔽塞言路,恣肆横行的不法之举;这是一座喷吐的火山,宣泄了朝野之间数十年郁结于胸中的不平之气。以这首诗为标志,昭示了一个思想凝重、情感深厚的政治家诗人的诞生,也形成了赵南星诗歌创作的第二个阶段。

无可讳言,这一时期赵南星诗中存在于过多的激愤与偏执,这是青春和性格带给他难以磨灭的烙印。那么,在他长达近三十年的隐居生涯中,历经了长久的思想沉淀,他显得日臻成熟。也许是阅历充盈,山川风物都在他胸中衍化为一弘碧澄的泉水,纵使狂风劲吹也只能泛起一圈圈涟漪;也许是饱经磨难,人情世象均在他眼中迭印成一张张平淡的画片,无论春夏秋冬,依次弹奏出一个个美妙的音符。如一个得道高僧,赵南星隐居芳茹园中,虽足不出户,天下万物却囊括胸中。高邑近在京畿,紧傍南北通衢大道,得地利之优势,朝野人士及社会名流频频相访,在这一时期,他写下了大量的诗篇,形成他一生最盛的创作高峰,他的七百多首作品,有一多半即产生于这一阶段。

万历末年,因神宗怠于朝政的加剧,大明江山进一步衰败,赵南星忧心忡忡,在接踵而至的迎访宴饮中,写下了为数不少的忧国之诗,如《仲文以江西参藩入贺圣寿,既而上章言事,贬官苍梧,过我山中,赋此赠别》、《送许聿懋》、《李本宁弃官南归,过予为别》等,抒发了对于时局危难、民生敝困的深深忧虑,如"天下渐危谁可赖?愁时西望一长吟"(《得萧馥亭将军书却寄》);"闾阎困敝自可见,宫殿烧残哪不愁"(《送元靖起家户部北上》);"丘壑情堪适,乾坤事可哀"(《乙卯夏日史际明姜抱宏丈来,坐思党亭》)。此类作品在他的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充分显示了赵南星倾心社稷,关注民生的无限胸怀,印证了他作为东林首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精神风范。除了叹息与无奈,赵南星以一颗永不泯灭的赤诚之心,决不放弃拯世救民的追求。虽则已经退居林泉,却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有用人才,把他们源源不断地推向中国的政坛,让这些新生力量融入匡扶明室的后续梯队,如《送魏乾仲进士宰阳武》、《送王钟嵩守常州》、《送李芳园试宰镇原》、《送赵淡含进士宰通许》等,薪火相传,接力助推,把振兴的希望寄于后人。囿于一方小小的芳茹园,赵南星长吟短唱,以自己的作品映照出一位历史巨人的光辉形象。

历史价值

赵南星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作品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盈着忧国爱民,心怀天下的崇高精神。由于连续不断地变幻着朝野的双重身份,使他的观察视角更加具有特殊性与穿透力,他以诗的形式忠实记录了万历一朝由盛到衰的时代变迁,无疑使他的诗具有了诗史的价值。

自朱元璋投身红巾军起义,经十多年的杀伐征战,终于建立了大明王朝。历二百余年的风雨飘摇,历史的小舟行驶到万历年间,他的不肖子孙却亲手敲响了大明的丧钟,好端端的江山社稷因神宗皇帝荒怠朝政而变得内忧外患,千疮百孔,民不聊生,举步维艰。赵南星作为时代的亲历者,朝政的每一次重大事件,在他的诗中都有着真实的记述,如反映张居正夺情的《艾先生以言适戍》、《长蛇歌,饮邹南皋作》、《寄艾纯卿先生二首》,反映癸巳京察的《怀于景素先生》、《怀史长灵》、《太宰孙公屡疏求归不得,叩阙而行,追送之柏乡,赋此奉赠》,反映争国本的《赵虚白佥宪进建储表,事竣得请归养》,反映矿税征收、横行中原的《章元礼先生以四诗寄,如数奉酬》,反映妖书事件的《柏乡送归德沈相公四首》等。尤其是万历二十八年影响深远的征讨播州杨应龙反叛事件,赵南星在诗中反映更多。因平播主帅为赵南星同年进士、一生好友李化龙,监军为其好友崔景荣,时任四川巡抚为其同年、同乡乔璧星,且将军幕府中有他荐举的一些好友、弟子充任幕僚。可以说,整个平播的核心人物多与赵南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其率师出征及凯旋归来都曾在芳茹园稍作逗留,赵南星为此共写下了《送叔广之楚藩幕》、《送乔聚所开府四川》、《于田入典戎政过我,作诗送之四首》、《姚百雉过余一年,所将南归而不果,顷定婚于栾城,乔中丞聘之,随入蜀中》等许多作品,于诗中倾入了深深的关切:"三巴骚动羽书驰,六月徂征鼓角悲。杀气顿消杨母阁,封疆直辟竹王祠";"龙虎禁林随指顾,鹭鹓朝列仰仪刑"。可以说,他的诗从多个层面真实地记述了这一恢宏的事件,将历史定格在了诗行之间。

万历中期以后,由于朝政腐败,边备松弛,河套地区部落飞骑频频犯边,劫财掠地。加之内库虚空,戍边守卒军饷严重拖欠,不断发生军伍哗乱,西北边塞战云密布。而辽东一带随建州的强盛,努尔哈赤逐渐统一了女真部落,并于万历四十四年正式建国"大金",全面对明朝发起征战,搞得朝廷焦头烂额。在国家面临危亡之际,赵南星的众多亲故都曾亲历西北与辽东的战事,在芳茹园,他频频为他们出征送行。为此,他写下了三十多首边事诗,如《送吕宗望督饷兰州》、《送助甫自徽宁再镇甘州》、《寄题刘恩征太乙楼》、《送舍弟文冲之辽东》、《项山人之辽东访张钟岳将军,因寄》等,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情况。由于特殊的境遇,他对边事时刻萦绕于心,将对祖国的安危与亲故的忧念凝为一体,倾注了极大的关心:"秋来感物更忧时,长夜漫漫搅梦思"(《秋夜闻砧二首》之一);"旌旗猎猎指燕然,雪耻行看奏凯还"(《闻五将军入辽》);"天下渐危谁可赖?愁时西望一长吟"(《得萧馥亭将军书却寄》)。透过这些或焦灼忧虑或高亢悲壮的诗句,便可感知一位热血老人的牵念情怀。

除了军国大事,由于隐于山林,融入民间,赵南星诗词中对于地方发生的一些典型事例则多有反映,如《嗟嗟行,癸卯九月作柏乡事》,记述了万历三十一年柏乡县发生的一件惊天大案,县衙官吏在捕捉因无力交纳税赋的贫困乡民时,丧失天良,欲淫其女,被乡民愤而反抗,铡断头颈;《临城二广文歌》辛辣地讽刺了儒学教官盘剥生员,设法敛财的不法之举;《复嗟嗟行》描写了邻邑无赖子宠幸青楼,将娇妻推入酒缸溺死的残暴事件;《郭侍御席上戏作樊姬行》追忆了一贫家少女被人诱骗,始乱终弃而坠入青楼的悲惨遭际;《城西行》描摹了荒旱年间一家三口外出逃生缢死他乡的流民悲图;而《苦雪行》、《淫霖歌》、《旱霾》、《苦雨十韵》等篇则描述了各类灾异带给黎民百姓的凋残与困顿。这些诗以凸显的客观现实,折射了万历中后期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具有很强的史诗性质,与唐代诗人杜甫反映"安史之乱"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故明末复社才子吴应箕称赵南星"诗与杜工部殆欲近之"(《熹朝忠节死臣列传·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忠毅赵公传》),当为公允之说。

诗是抒情的艺术,它毕竟不是历史学家手中的如椽之笔,可以详尽地记录下历史进程中所发生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但它能以独特的视角去窥视历史和审视历史,并借以抒发诗人的情感。诗是历史的见证,是时代的遗迹,是留给后人寻觅往事不可或缺的路标。同时,它所折透的信息符号,又是对于史书的弥补与修正。历史是后人对于往事的记录和综述,由于年代的久远、史料的偏颇或史家的疏漏,难免会造成个别细微的失误。而时人所留下的一些文字,哪怕是一首长于抒情的诗歌,却能于无意间赖以考订出史书的谬误,弥补历史的缺憾,赵南星的诗词同样具有这样的功能。

艺术特色

在晚明的历史中,赵南星是一个十分奇特的人物,他一心为政却仕途坎坷,无心为文但文名甚高,特殊的境遇造就了他政治家和文学家的双重身份,因而他的诗也便具有了异于同时代其他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直面现实,有感而发。诗歌是现实的反映,它视整个社会为创作的源泉。赵南星一生坎坷,他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因而,他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来反映自己的人生经历,创作了一大批具有震撼力的作品,如《早春寄沈伯英》、《怀于景素先生》、《李本宁弃官南归,过予为别》、《夏日饮华伯叙怀》、《苍天歌》、《苦雪行》等。这些诗或感叹朝政颓败、权臣当道、君子贤达难居其位,或反映天怒人怨,灾异频发,苍生黎庶无以活命,作者直面现实,有感而发,深刻揭示了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迸发出"抚膺长叹息,何以活蒸黎"的冲天呐喊。面对千疮百孔的社会现实,作者无暇顾及自身所受的累累伤痕,冷峻地审视社会,真实地记录下历史进程中的所有事件。在他的诗中,不仅充盈着朝政腐败、权力倾轧所形成的内忧外患和国运凋衰,以及这种无序现状逼使众多正直官员的被贬去位,而且透过这种忧愤疾俗,引发了更深层面的思索与拷问:"圣主深居卿相闲","天下渐危谁可赖"?类似的句子在他的诗中随处可见。赵南星的诗是一面镜子,它真实地反映了晚明时期愈步愈衰的客观现实,凝结成一首首时代悲歌,如果我们细细品评,不难从中寻觅到大明王朝走向灭亡的真正原因。

大处着眼,浑然天成。赵南星作为著名的"东林三君",以深远的影响光耀青史,并留下了大量的作品。但他首先是一位忧时悯国、匡扶天下的政治家,其次才是著述颇丰、传唱千古的文学家。文学家视文学为毕生的事业,而文学只不过是政治家战斗的武器和表述思想的载体,这就是政治家和文学家本质的区别。纵观赵南星的诗词,大多即为大处着眼,"当关之呼",而不见过分的雕琢与涂抹。他倡导"诗必从悟人",反对"过于涂饰","以巧盖其丑"(《李于田诗集序》),这一诗观在他的序文中比比皆是,随处可见。如"故诗之道,至大矣,至妙矣,非夫洞彻无疑之识,其孰能识之?非夫员神不滞之才,其孰能为之?而世之人往往托于雕虫之说,以掩其陋。夫善雕虫者,未有过于天地者也,而不以贬天地之大。要之出于自然,归于大雅,乃足观也。"(《李于田诗集序》)赵南星以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去审视社会,关注民生,因此所作之诗亦多从兴衰苦乐的大处着眼,去抒发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往往给人以大气磅礴,匠心独运之感,其诗一气呵成,如江河奔涌,虽不事雕琢但浑然天成,自然流畅。如《送同年子郎生见李于田司马》、《金思玄主薄见访》、《古意有赠》、《寄赠仲一诗》等,均将个人命运与社稷安危兴衰系于一体,表现了一种天地间至大至妙的思想境界。就连众多的赠答与送别之作,也凸透出一股刚毅持重,有别于流俗的浩然之气。甚至在写给子孙的诗中,也绝少儿女情长,悱恻缠绵之意:"鸿鹄养六翮,奋飞览九州。安能共鸒斯,竞为蒿下游?丈夫怀远志,圣贤以为俦。文藻绚山川,中情信姱修。所希在天表,于世亦何尤?"(《示清衡》)"人当为豪杰,碌碌安足论?"(《示清恒》)其势如长风骤起,林披川动;其语如奔流直泻,欢快流畅;其意如胸臆顿开,清新自然。

谐于性情,臻以妙境。诗是性情的凝聚,"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钟嵘《诗品·总论》)好的诗总是思想与情感的完美结合,二者相谐成趣,缺一不可。《古诗为横山妇作》是赵南星就任汝宁的重要之作,此诗叙述了一对患难夫妻的忠贞之爱。尽管凶荒之年众多乡民被逼为盗,其夫仍恪守本分,却被官府无辜捕杀,横山妇愤而殉情。虽诗题下标注此为"嘉靖中事",但仍能引发出作者无限的愤慨:"所遇即为盗,何必真假为?真盗如流星,疾步不可追。田夫饿无力,擒之如擒鸡。并彼横山夫,一一反接之。"此诗洋洋洒洒,在一百零八言的长篇叙述中,处处闪耀着思想的火花,表现出情感的迸溅,这就是对于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的深深同情和对制造这一冤案的凶残官吏的血泪控诉:"冤气凝不散,夜雨双悲鸣。……天地终枯槁,此恨不可平!"在诗完结之后,诗人意犹未尽,气愤难消,又写下一大段跋文,对于滥杀无辜的刽子手发出了气吞山河的声讨:"彼己长吏,虎噬善良,又禁贞妇之名不彰,痛哉!……故知古人之制,失刑则刑,失死则死,不可易也!"诗与跋相辅相成,犹如性与情相得益彰,使这一主题升华到至佳的妙境。类似的性情相谐还突出反映在他的边事诗中:"寒节砧声天地满,边亭戍客古今悲"(《秋声闻砧二首》之一);"沙飞古戍炊烟断,霜满胡天画角哀"(《送吕宗望督饷兰州》);"疆场旧鬼兼新鬼,道路南兵与北兵。酪酒琵琶应尽兴,雪霜刁斗岂聊生"(《闻征兵郡中入辽,今冬寒甚,怆然有作》)。这些诗将思想与情感有机地融为一体,将对国家的安危与守边将士的悲悯有机地融为一体,感人至深。赵南星没有将思想的锋芒停留在悲歌苦情的表面描写,而是从更深的层面去探求与思索,终于发出"纵起当年谢安石,养成祸乱亦难图"(《辽事》)的悲天长叹,使诗的构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妙境。

师古镕今,出神入化。赵南星具有深厚的学养,他治学严谨,诗从先哲,自《诗经》、《楚辞》、汉代《乐府》,而唐诗宋词,无不谙熟于心,运用自如,因而他作诗必徇古道,以成大雅。"诗者,圣人之雅言也。握管命意,必览先民而作,则赴理义以为归,合于作者,乃成德音。"(《范长公诗集序》)其四言古诗《定志诗》,起句"鹤鸣九皋,声闻于天",从《诗经·小雅·鹤鸣》化出,融汇了皋陶、许由、子州、唐高、鲍叔、管仲、孔子等众多先哲不同的境遇,来诠解作者"孤居味道,永保利贞"的立言之说,师古而镕今,出神而入化,借古达意,尽显功力。鄗南千秋台乃光武帝刘秀中兴汉业登基之处,赵南星曾数次登临凭吊,悠悠情思,涌入笔端:"劝进先知业会倾,春花秋蒂旋枯荣。异代萧条生感慨,转见前贤禾黍情。"(《千秋台歌》)犹如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指点江山,折透出思想家的智言睿语。赵南星的诗词长于用典,随手拈来,自然嵌入。"诗用典故如不用者,使观者虽不记出处,亦觉痛快方妙。"(《闲居择言》)如"阮氏竹林寻匹侣,陶家松径有辉光"(《再作此奉众甫慎可》),既赞誉了众甫慎可叔侄才华如大小二阮,又暗喻了自己如陶潜一样的隐居生涯,遣词贴切,不着痕迹。"袖中新著三都赋,笔底轻挥五岳图"(《罗生行》),以古之文图名作自然衬托了罗伯符的出众才华,典型凝练,以少胜多。作者长于借代,随手拈来,天衣无缝。如"冰泮得双鲤,深衷托细素"(《早春寄沈伯英》,以"冰泮"隐喻早春,以"双鲤"和"细素"借指书信,自然而富含诗意。"纵有百毛遂,朱门万里隔"(《平原君咏》),以"毛遂自荐"反而用之,深刻阐述了招贤兴邦的社会环境,即千里马和伯乐的辩证关系。一典千钧,出神入化,一语入诗,力透纸背,绽放出绚丽的思想之花。

祠堂

现在高邑县城还保留这赵南星的祠堂,高邑有条路被命名为"南星路",以纪念这位高邑名人。赵南星祠堂,又称赵忠毅公祠堂,属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清嘉靖年重修。祠堂原称赵氏宗祠,1981年,高邑县人民政府将祠堂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为纪念明代政治家、文学家赵南星改称赵南星祠堂。

现存的赵南星祠堂是清代建筑,坐南朝北,前殿为正门过庭一间向后抱厦连左右耳房各一间后殿为正殿三间,前后殿由东西两侧高砌砖墙成院,属砖木结构的硬山瓦房顶建筑。前殿左右山墙垛上镶砌的神兽祥瑞图砖雕刀法流畅,形态生动是整个古建筑精华部分。

民国年间,北洋直系军阀首领吴佩孚带兵经高邑,知道这里是东林三君之一赵南星的故里,便访见赵氏族人赵云章,赠拨银两,重印了南星著述,修整了祠堂。

1947年春,陈毅元帅去阜平参加中央会议过高邑,将祠堂存藏的铁如意带去交给董必武,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

上世纪九十年代,原时任全国政协常委。曾任河北省代省长刘秉彦、原河北副省长顾二熊先后来到高邑参观南星祠堂,均作了保护好,利用好文化遗产的指示。

各级有关部门都很关心赵南星祠堂的保护管理工作,且从实抓起。1982年,石家庄地区文化局拨专款维修,破堪久年的祠堂又呈原貌。

1993年,高邑县人民政府提出扩建赵南星纪念馆的意见,县委书记、县长王三堂作了此举甚好,应力促的指示,责成副县长尚增伟总指挥。向省文物局申请专款十万元,同时捐款四万余元,向南向西拆迁十八户,征地九亩余,打好了扩建赵南星纪念馆的基础。所说的扩建赵南星纪念馆,其实是高邑的县博物馆,因为赵南星文化具有本县的地域性文化的特点 ,所以就用了赵南星的名字做纪念馆的名字。

中共高邑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传统历史文化的保护弘扬工作。2007年,由县委书记崔欣元、县长王雁南、县人大主任李连平、县政协主席陈金锁亲自主持召开了有特约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省文物局副局长张立芳、市文物局局长刘正军和副局长张献中等出席的赵南星祠堂维修工程研讨会,肯定了赵南星祠堂的文物价值,确定了科学管理保护的方案,即由省、市拨来修缮专款三十万元,遂于2008年5月将其修葺如故。

自2009年以来,为更好的发掘利用历史文化让文物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前任局长李二刚和现任文广新局局长胡志乔皆看准文物所具有特殊的社会教育功能,拿主意,定方案,丰富充实赵南星的展示内容,从图文到实物均做了科学的整理和编制,还将全国著名学者,原全国书协主席启功先生给题字的匾额悬挂正门,使之形成了有益传统教育的文化景点。

人物评价

淮王南星首佐上皇定天下,功业、爵位、朝班、庙享皆第一,封淮王监国,岁禄独五万石,世世承袭。

世子秉忠因功而为纯洁高尚侯,次子危素复以龙潜翊戴,封官上公,启国广宁,次子端木绅亦因护驾平乱功,官三公,王于颍川,一门二王对总二都兵政,二侯亦总大兵捍敌于国门。朝廷诸勲贵无敢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