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柏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赵柏生 |
赵柏生,生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无锡城内小娄巷人。
赵仲平为无锡知名中医。赵柏生早年随父学习中医内科。民国16年(1927年)考入同德医学院,民国19年因父病停学,翌年父病故后承父业设诊所行医。
基本信息
本名:赵柏生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无锡城内小娄巷
出生时间:1907年
去世时间:1966年
主要作品:《医案》、《心得笔记》等
赵柏生的早年
随父学习中医内科。(父亲赵仲平为无锡知名中医)民国16年(1927年)考入同德医学院,民国19年因父病停学,翌年父病故后承父业设诊所行医。赵柏生擅长脉诊,诊病严谨,对伤寒有独到见解,善于将现代医学科学知识与中医传统理论结合诊治,疗效明显,深受病家信赖。解放后,赵柏生任无锡市中医师协会主任。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走合作化道路,于1952年负责筹建中医师联合诊所。1954年,会同锡城13位著名中医师建立无锡市第一联合中医院,集中医内、外、喉、痔、针、伤等专科于一处,并设立病床。求治者众,深受病者欢迎。1956年3月经政府批准,转为全民所有制,改名为无锡市中医医院,赵柏生任院长。后历任无锡市中医师协会理事长,无锡中华医学会副理事长,无锡市第二、三、四届人大代表,市政协常务委员等职。1966年逝世,终年59岁。遗著有《医案》、《心得笔记》等,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散失。
赵柏生的父亲
赵柏生的父亲是无锡著名的医师,也是无锡医学会会长,因为从小受了他爸爸的熏陶,所以小赵柏生喜欢上了医学。一开始他是在西方学习医学,过了几年,赵柏生的父亲生了大病,他又从新回到祖国看望他的父亲,并留在这里学习了中医,[1]是一为中西合璧的医生。赵柏生主要擅长诊脉和伤寒,还开了一个小诊所为病人服务。他对待病人很热情,遇到穷苦的病人不但免费为他们治疗,还会给病人补助。"
"一次,有一个病人染上了一种病,这种病很难治,但赵柏生不怕难题,刻苦钻研这种病的治疗方法,终于把这个在生死边缘徘徊的病人治好了。这个病人得家属为了答谢赵柏生,还亲手做了一块匾,上面刻着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妙手回春。从此,赵柏生在无锡家喻户晓。"
参考文献
- ↑ 全排被美军三面合围,19人力抗骑1师,打到最后1人也绝不后退,潇湘晨报,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