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趙邯鄲故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趙邯鄲故城,又稱趙邯鄲故城遺址,是中國戰國時期趙國國都邯鄲古城遺址,位於河北省邯鄲市區及其西南郊。總面積約1888萬平方米。全城分廓城與宮 城,兩部分相距60餘米。 也是戰國後期黃河以北人口眾多、商業繁榮的最著名的大都會之一。據考查,廓城興起於春秋時期, 戰國加以擴充,是趙都主要組成部分。[1]

邯鄲故城包括趙王城及大北城兩部分。趙王城為趙都宮城遺址,分東、西、北三城,平面呈「品」字形。城內地面上有布局嚴整的龍台、南北將台等夯土台,地下有面積寬廣的夯土基址,顯示了中國封建社會初期都市建築的基本面貌。大北城發現了作坊、煉鐵、陶窯遺址。 自周安王十六年(公元前386年)趙敬候從晉陽遷都邯鄲,至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趙國為秦所破,邯鄲作為趙國國都歷經八代王侯,延續時間長達158年。漢代為趙王劉如意 的都城。漢以後逐步衰廢。

考古發掘

1940年日本人曾進行局部調查挖掘。1964~1965年河北省文物工作隊和邯鄲市趙王城文物保管所對宮城進行了全面的調查與鑽探。1970年以來對廓城進行調查鑽探,同時配合工農業建設工程進行了局部的清理髮掘工作。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修建年代

邯鄲之名初見於《春秋·穀梁傳》,衛獻公弟姬專逃到晉國,「織絢邯鄲,終身不言衛」。《左傳哀公四年傳》(公元前491年)載有「九月趙鞅圍邯鄲,冬十月邯鄲降」的記載。

邯鄲城初屬衛,後歸晉,最後歸趙。今日遺存的邯鄲故城,是趙敬侯平定公子朝作亂後,為趙國首都的。《莊子·秋水篇》所講的衛國壽陵少年"邯鄲學步,匍匐而歸"的故事,兩千多年來家喻戶曉,它表明邯鄲城在戰國時期是非常著名的城市。

公元前386年,趙敬侯遷都邯鄲,建王城於此,至公元前228年趙亡於秦,共經歷了158年的繁華歷史。趙王城的建築布局,奠定了中國封建社會初期都城建築講究對稱的基本格局,對後世都城建築風格產生了重要影響。

地理位置

邯鄲故城位於今河北省南部,西依太行,東臨華北大平原,新都在舊邑南部的丘陵地帶,環境險要,物產豐富。遷都前的邯鄲,已是人口聚集,手工業和商業發達,能容納和吸引各方賓客的著名城邑了。新都改在丘陵地帶,目的是免遭水患。

趙王城建於趙國遷都邯鄲前後,據記載,趙敬侯元年(公元前386年)把國都從中牟遷到邯鄲,歷經八王,共158年,至趙王遷八年(公元前228年)為秦國所占。公元前209年,秦將章邯攻趙王歇,下令「夷其城廓」,一代名都從此毀壞,以後逐漸變為廢墟。這座古城遺址,經歷了兩千多年,至今仍雄偉壯觀,它對於研究中國封建社會初期都城布局和建築藝術具有重要的價值。

建築特點

主要結構

邯鄲故城可分趙王城和大北城兩部分。趙王城是宮城,呈品字形,由東城、西城和北城三個小城組成。西城的平面呈方形,周長5680米,四面城牆殘高3至8米,牆基寬度不一,大多寬約30米,個別地段達40米,有的僅寬15-21米,東城的平面不如西城規整,北牆與西城的北牆銜接,方向一致;西牆即是西城的東牆;南牆比西城的南牆南移50多米;東牆有拐折,平面略呈缺角長方形,周長約4736米,東西最寬處約926米,南北最長處約1442米。 北城的南牆由東城的北牆及西城的北牆的東段部分組成。西牆較直,北牆和東牆拐折較多,因此北城的平面呈不規則狀,周長約5800米,東西最寬處約1326米,南北最長處約1557米。 郭城即大北城,位於宮城的東北,面積比趙王城大,平面呈不規則的長方形,東西寬約3200米,南北長約4800米,周長15400餘米。

建築布局

邯鄲舊城的布局比較特別,宮城與郭城截然分開,而組成宮城的三個小城也彼此獨立,宮城以西城為核心,東城和北城為郭城,此種布局形式為它們所獨有。宮殿建築集中在西城,城內有大小夯土台五座,一號夯土台最大,南北長296米,東西寬267米,殘高17米。一號夯土台以北有2號和3號夯土台基,加上城外9號夯土台基,形成南北向的中軸線,北牆西門東南附近有4號夯土台基。2號夯土台基以東約400米處有5號夯土台基,1號和2號夯土台基的西部有地下夯土建築基址。2號和5號夯131土台基之間也有地下夯土建築基址,5號夯土台基的東北部,東牆南門西南附近及南牆東門東北附近,也有地下夯土建築基址。

東城的布局以6號(北將台)和7號(南將台)兩座夯土台基構成南北的中軸線,7號夯土台基的北部和南部,都有地下夯土建築基址,7號夯土台基西南有8號夯土台基及其西部的地下夯土建築基址。北城城內只有西南部的10號夯土台基,與城外的夯土台基東西對峙。建築規格是由西城至東城,再至北城逐漸降低。 趙王城之東北,有大北城,為當時的商業、手工業作坊區和居民區,城址已湮沒,尚有插箭嶺、照眉池、梳妝樓、鑄箭爐等遺蹟。

建築規格

龍台是趙王城的主體建築基址,是戰國時期最大的夯土台基,當年它是一組迴廊環繞、重檐迭嶂、高聳入雲的高大建築。中國著名文學家劉邵在《趙都賦》中描繪了趙王城的盛況:「爾乃都城萬雉,百里周回,九衢交錯,三門旁開,層樓疏閣,連棟結階。峙華爵以表甍,若翔鳳之將飛,正殿儼其天造,朱欞赫以舒光。盤虬螭之蜿蜒,承雄虹之飛梁。結雲閣於南宇,立叢台於少陽。」 由此可以想見當年趙王城的恢弘氣勢。

大北城與宮城不相連,是一座獨立的郭城。從城內已發現的生活用具、燒陶、冶鐵、鑄銅、制骨及制石器的手工業作坊遺蹟來看,大北城是當時手工業作坊和商業區的中心,也是當時的居民區。宮城與郭城截然隔開,是出於王宮安全的考慮。 邯鄲舊城沒有發現防禦設施,而布局本身就有防範的考慮。地下建築基址也可能是為加強城門的防禦而設置的。

宮城

習稱趙王城,由西城、東城、北城組成,平面似品字形,位於今邯鄲市西南4公里處,城內面積約505萬平方米。

西城平面近方形,每邊長1390米。四周城牆均存,寬20~30米,最寬處達52米,殘高3~8米,每面各有兩門。城內地面保存夯土台5座,其中以中部偏南的「龍台」最大,台基邊長264~296米,殘高16米。龍台及以北的2號、3號夯土台,構成南北中軸線,兩側地下殘存夯築基址多處。

東城略小,與西城僅隔一牆,平面近長方形,東西最寬處926米,南北長1442米。四面城垣寬20~40米,殘高2.8~6米,現存南1門,北2門。 城內偏西現存夯土台3座,以「南將台」、「北將台」規模較大,附近尚有地下夯築基址多處,組成東城南北中軸線上的建築群。北城位於北側,平面不太規整,東西最寬處1410米,南北長1520米。地上城牆僅存西牆南段,城牆寬30米左右,殘高2~7米,現存南面3門,城內和城西各存夯土台1個。

城牆構築

城牆構築是先在原生土以上墊土夯實後,再築牆。夯窩密集,直徑約4~6厘米。夯層厚6~8厘米。牆外側下部壁面,收分約為11度,內側為台階式,每高2米左右內收1米,形成一層台階,上鋪筒、板瓦,現僅存下半部兩層。牆上內側每隔20米左右用陶製的排水槽構築成斜坡式排水道。

城內夯土台基底部多為方形,四面呈台階狀,有的台階上保存有建築基址,如「龍台」近頂部的一層,寬15~30米,台面較平整。2號台的中腰東西兩側各發現兩列南北向的柱礎石。在將台等處也發現面平而不規整的柱礎石及瓦片等。

廓城位於宮城東北。1970年發現。平面為不規整長方形,東西最寬處3240米,南北長4880米。除西垣的「鑄箭爐」、「梳妝樓」、「插箭嶺」、「王郎城」等處有地面上斷續的夯土牆以外,其餘大部分都在地表以下0.2~8米的深處。城牆寬20~30米,殘存高度0.3~10米。夯層明顯勻稱,厚7~10厘米。廓城西北有一小城,平面略呈梯形,上寬290米,下寬400米,南北長約700米。北面和西面有高大的夯土台。

台的周圍發現有大型礎石和瓦片,互相連接為一組高大的建築群。在今地面下4~9米深處,戰國文化層和漢代文化層遍及全城。在部分戰國文化層下,發現有春秋時期的遺物。中部偏東處戰國文化層發現有煉鐵、鑄銅、燒陶、制骨和制石等作坊遺址和陶井遺蹟。漢代文化層出土遺物也很豐富,並發現有鑄錢、古井遺蹟。

出土遺物

陶器多系泥質灰陶、火候高,質地硬,紋飾有繩紋、弦紋、雲雷紋、米格紋,部分陶片有「邯亭」戳記。常見的有陶筒瓦、板瓦、瓦當、空心磚、排水槽、水管、豆、盆、罐和鐵錛、貨幣、銅鏃、石夯錘等。貨幣上銘文有「甘丹」、「明」、「白人」、「安陽」。 1961年建立趙王城文物保管所,負責趙邯鄲故城的保護工作。

歷史文化

在曾經的歲月里,趙王城扮演了春秋戰國歷史上的重要角色,奠定了邯鄲崛起成為秦漢時期中國五大都市的雄厚物質基礎。趙王城裡曾經上演過眾多流傳千古的故事:趙武靈王力排眾議,大刀闊斧地進行胡服騎射的改革;文臣藺相如不辱使命,完璧歸趙;武將廉頗攻城野戰,所向披靡……此外,毛遂自薦、聯楚抗秦、圍魏救趙、邯鄲學步、將相和等歷史典故也都發生在這裡。[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