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足弓

足的跗骨,跖骨借韧带、肌腱共同组成的一个凸向上方的弓形结构。足弓可分为前后方向的纵弓和内外方向的横弓。纵弓又可分为内侧纵弓和外侧纵弓。

内侧纵弓由跟骨、距骨、舟骨、三块楔骨及第1~3跖骨构成。此弓较高,有较大的弹性,故又称弹性足弓,起缓冲震荡的作用。外侧纵弓由跟骨、骰骨及第4、5跖骨构成。

此弓较低,弹性较差,主要与维持身体直立姿势有关,故又称支持弓。弓横弓由三块楔骨、骰骨及跖骨的后部构成。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足弓

外文名; arches of the foot

属性; 脚骨

定义; 由跗骨、跖骨的拱形砌合

形状; 凸向上方的弓

分类; 纵弓及横弓

辅助结构与功能

[1]足弓呈弓形结构,使足具有坚固、轻巧和弹性,可承受较大的压力和缓冲行走、跑、跳时对身体所产生的震动,同时还可保护足底的血管和神经等免受压迫。

足弓的维持,除骨间的连结外,主要由位于足底的韧带、跖腱膜和肌肉。韧带主要有跖长韧带、跟舟足底韧带。肌肉有足底的短肌和行于足底的胫骨后肌、趾长屈肌、跖长屈肌和腓骨长肌等的长肌腱,如果维持足弓的软组织(韧带、肌肉等)先天性发育不良或维持足弓的软组织过度劳损或骨折损伤,均可导致足弓塌陷变平,形成扁平足。

扁平足

扁平足分假性扁平足和真性扁平足两种。假性扁平足的特点是足弓正常,各关节的运动性能良好,在走、跑、跳中具有正常足弓的机能能力;其足底扁平,多由足底肌肉比较发达、软组织比较肥厚造成的。真性扁平足的特点是足弓下塌,各关节的运动极度受限,走、跑、跳的功能减弱,有时伴有扁平足的病理症状。对发育尚未完善的儿童少年预防扁平足要注意劳动与休息的合理安排,避免站立过久或负荷过重,加强足肌的锻炼等。研究证明,科学的体育运动,对儿童少年足的正常发育具有良好影响。

足弓高度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1)高足弓人群具有较低的踝关节肌力,而低足弓人群具有较高的踝 关节肌力。低足弓人群与正常足弓人群的踝关节肌力没有 显著差异。2)足弓高度会对踝关节肌力产生影响,即踝关 节跖屈、内旋和外旋肌力会随着足弓高度的降低而有所增 大,但足弓高度不会对运动能力产生影响。

相关疾病与治疗

1、病因:

足症的病因中较常见的有胫骨后肌腱功能不全、足部骨韧带结构的创伤、足骨韧带发育异常及神经肌肉病变等。近年来国外对胫骨后肌腱功能不全的获得性扁平足进行了较多的研究,逐渐认识到其病理改变涉及骨韧带和肌腱 5 个方面,不仅存在胫骨后肌腱功能不全,还存在弹簧韧带三角韧带等损伤骨关节对位或解剖异常等。

为此,其治疗不再针对某单一的因素,如进行单一肌腱修复、转移手术或单一骨性手术。而转向骨性手术和软组织手术相结合的联合手术,旨在恢复5种足弓维持 因素的作用,骨性手术提供足弓的静态维持因素,并为软组织发挥正常作用提供力学和解剖学环境。软组织手术则为骨性手术提供动力支持并维持骨性结构的正常对位,因此,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弥补和支持,临床实践也证明这种联合手术可取得持久稳定的疗效"创伤性平足症在临床也不少见" 跟骨为内外侧纵弓的共同后臂,其骨折可破坏正常足弓的骨韧带结构而导致创伤性平足的发生" 对跟骨骨折的治疗。

现普遍认为不仅应满意恢复跟骨的解剖形态特点以恢复足弓的正常形态,还应恢复关节面的平整以保 持距下关节的正常活动,从而通过运动机制保持足弓的正常活动和柔性,并要纠正后足的对位和对线!使肌腱等可正确发挥作用,减少致畸形力量的形成,这对预防平足的发生起重要作用"跖跗关节和中跗关节骨折脱位也可造成内外侧纵弓的骨韧带结构破坏而发生活动性平足,并造成后足负重特点和活动的改变,对这种损伤也应解剖复位并对足纵弓进行额外支持,足舟骨位于足弓的顶端,是内侧纵弓最重要的骨性因素。它对足弓垂直方向应力的维持起关键作用,足舟骨骨折不能解剖复位将会造成该关节不稳和足弓的塌陷,影响足的功能关节对足弓的结构外形和柔性具有重要意义。对其骨折脱位也应解剖复位,恢复足内外侧柱的长度,并避免融合,以保持该关节的协调稳定性。以避免对足弓柔性和足弓动态及静态的稳定功能产生影响。总之,为了长期保持足的功能,对上述结构的损伤应给予正确的认识和恰当的处理。[1]

参考文献

  1. 什么是足弓, 360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