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跌打丸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跌打丸
原图链接  

跌打丸,中成药名。为理血剂,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功效。主治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瘀血肿痛,闪腰岔气。

中成药介绍

中成药具体是指以中药材为原料药,在中医传统理论的指导下,遵照一定的处方、生产技术工艺和质量标准,生产的复方制剂或提取加工精致而成的一种中药新型剂型。

处方来源:历史的文献记录、民间验方、新研制。[1]

特       点:具有组方严谨、疗效确切、毒副作用相对较小、携带使用方便等特点。而且省去了煎剂煎煮的过程,能够应急使用,也减少了中药的异味和甘苦。

常见的剂型:注射剂、口服液体剂型(溶液型、混悬剂、乳剂)、口服固体剂型(散剂、胶囊剂、片剂、丸剂)[2]

服用中成药请详细阅读说明书或咨询相关医师

药品详情

主要成分

三七、当归、白芍、赤芍、牡丹皮、北刘寄奴、苏木、桃仁、红花、血竭、乳香(炒)、没药(炒)、煅自然铜、土鳖虫、骨碎补(烫)、续断、姜黄、醋三棱、甜瓜子、防风、木通、桔梗、枳实(炒)、甘草。

性 状

为黑褐色至黑色的大蜜丸;气微腥,味苦。

方 解

方中三七苦泄温通,善活血止痛、化瘀止血,为疗伤要药。当归甘辛温补行散,白芍苦泄酸敛而微寒,赤芍苦泄散而微寒。三者同用,不寒不温,善活血化瘀、养血柔肝、消肿止痛。牡丹皮苦辛泄散微寒,北刘寄奴苦凉清泄,苏木甘咸辛散而平,桃仁苦泄甘润而平,红花辛温行散。五药同用,寒温不偏,善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制乳香苦温泄散,辛香走窜;制没药苦平泄散,辛香走窜;血竭甘咸性平而入血,行中有止。三者同用,既善活血化瘀止痛,又善消肿生肌止血。煅自然铜辛平行散,土鳖虫咸寒入血泄散,烫骨碎补甘补苦泄温通,断续甘补苦泄微温。四药同用,善活血化瘀、续筋接骨、消肿止痛。姜黄辛散苦泄温通,醋三棱苦平泄散,二者同用,善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甜瓜子甘润而寒,善消瘀、散结、润肠,《太平圣惠方》以其治。 “打扑伤损疼痛”,《青岛中草药手册》云其“主治骨折”。合桃仁、当归等,既能活血化瘀,又兼润肠通便。防风辛散甘缓微温,善祛风止痛止痉,《名医别录》云其疗“金疮内痉”,《长沙药解》云其“行经络”,“通关节”;木通苦寒泄降通利,能通利血脉关节。二者同用,既通经络、利关节而消肿痛,又祛风止痉而预防破伤风发生。桔梗苦辛泄散,升浮性平,善宣散肺气,《本经》谓其“主胸胁痛如刀刺”,《药性论》谓其“破血”,“消积聚”,并能引药上行。炒枳实苦降辛散微寒,炒后寒性减而行散力增强,既破气消胀而促进瘀血消散,又助通便而防伤后便秘。甘草甘平补和,既合归、芍补虚缓急而生肌止痛,又能调和诸药。全方配伍,行散中略兼扶正,既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又接骨续筋、生肌止血,凡伤损瘀血肿痛,无论有无骨折皆可选用。[3]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外伤出血者,将丸研细,外敷患处。

不良反应

尚不明确。

禁 忌

孕妇禁用。

储 存

密封,置阴凉处。

注意事项

  1. 忌生冷、油腻食物。
  2. 儿童、经期及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 骨折、脱臼者宜手法先复位后,再用本品治疗。
  4. 饭后服用可减轻肠胃反应。
  5. 脾胃虚弱者慎用。

附 注

此药品图只具有药品名称功能,不具有其他任何意见。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