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距离之美(临清流)

距离之美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距离之美》中国当代作家临清流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距离之美

昨日去游何园,发觉已是焕然一新之貌,感叹这样的美好,却发觉以前没有见过的瓷器展览,名曰“家珍拾贝”,里面的器物我一件件看过去,发觉了距离之妙。

那些东西或残缺或陈旧,或颓败无华,放到你面前,你可能根本不当回事,可是当他们被尊贵地陈列到橱窗里,你触摸不得,只能用视线浏览,这样的隔离,让人无形中对他们有了某种不容亵渎的尊重感。

我为这样的感受而惊奇,仔细想来,发觉这一切都是距离的奇妙。——它是客观的距离,可又是精神的距离;当你被客观隔绝的时候,你的精神也被隔离开来。因为有玻璃的存在,似有一双无形的推你后退的手,提醒着你:你不能靠近,不能亵渎,不能拥有,这沉默的阻隔,让你在心理上不得不抱有一种无形的尊重。于此,我想到当年的皇宫大殿,凡人要见皇帝,需要走很长很长的台阶,走得你心尖惶恐,走得你心中越来越没底,皇帝岂是这么容易见的吗?中国人的聪慧,就在于懂得用客观去收服主观——长的是路,可不仅仅是路,这创设的距离只为让你的心中涌起敬畏和庄重来……

让人抱有尊重,或许这还不是距离唯一的妙处,更重要的是,我还发觉,这适度距离可以让一个人更客观地懂得事物的本质。

它端庄地立在那里,在玻璃的保护和隔绝下,模糊了时间的界限,模糊了被岁月侵蚀的伤痕,你只看到它本来拥有的模样:挺拔,纤洁,鲜艳,俊秀!她本来就是这个模样啊。若是靠的太近,随意把玩,你可能只会注意到它被岁月侵蚀后的某些细节,某些缺陷,而忽略了她的整体之美;若是靠得太远,却又雾里看花,看不真切,只能在虚幻中遐想!而这恰当的距离恰如调整焦距后的最佳角度,正好展示出了它的所有,它的整体,却又不拘泥,不放大,不脱离实际?

因了这距离,你看到亭亭玉立的它带着别具风尘的美,在时间的淘洗里绽放着光华:你读到的就不只是色彩外形,还有年代,历史以及情感,他们不只是物,还是凝结了和主人和时间之间最深切的渊源——这些渊源,外人不可靠近,不可触及,只能欣赏,只能玩味,只能叹服……这,是对物的尊重,也是对时间的尊重,有谁能够历它们之久而不去的呢?

我想,看待一物,一人,最高境界的看,是对他的整体,风骨以及气质的把握,只有这样的把握,才是真正的读。所以,适度的距离不是隔绝,而是接近,接近本质,接近只如初见的美!

其实,生活中不也如此吗?懂得一个人,或被人懂得,倒不需要那些熟悉到无孔不入的亲密,保留各自的生活空间,才能保证最初心动的美不给烟火生活给堵塞。一如,当我们没有太亲密地走近一个人时,我们能读出他们的气质,他们的别致;倒是朝夕与共后,发觉那些最初的美反而被庸常所遮盖了!

一直记得一哲人形容夫妻之间:我们可以共进午餐,但一定有各自的房间!

我想,的确,太近的距离,有时只是对感情的杀戮。

距离,是对感情的保障;而有时,还是对自我的保护。

我想到了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莲。有些东西看似和我们一样生活着存在着,可是却决不是等同那些庸俗的存在,更不可以容许庸俗的亵渎。为了拒绝被庸俗玩弄,所以还是用距离与之隔决的好。

因为,一样存在着的,却不代表是一样的境界和层次,你懂得吗?如果不懂,就只有与你远离。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见很多的庸俗不堪,如果无法相融,就只能保持距离。

你是你,我是我,虽然生活的同片天空下,我们却隔着心灵的千万层玻璃。也许,因为玻璃是通明的,你于是以为我们是一个时空里的动物,还是让我缄口不语,让你感知到玻璃存在吧。

然后,你会知道我们不在一个时空,不在一个境界,你是你,我是我,你不走进你的世界,你也抵达不了我的地界,你尊重也好,不屑也好,你都只是我玻璃外的存在。

距离,只是提醒我们,原本就是两个世界,这是对美感的保存,也是对尊严的保护。

原来,人心理上的感受并不是孤立的,和客观上的设置大有关系!这种关系就如,精神和肉体永远相依,不可分割! [1]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