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路易吉·博凯里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路易吉·鲁道夫·博凯里尼(意大利语: Luigi Rodolfo Boccherini) ,1743年2月19日生于义大利卢卡,意大利作曲家,大提琴家。 父亲莱奥波尔多‧迪‧安东尼奥‧博凯里尼是个低音提琴演奏家,对大提琴也极为熟练。[1] 5岁时在父亲教导下,启发了他对音乐的喜爱,尤其钟爱大提琴的演奏音色。9岁时,父亲让他前往圣玛蒂诺亚齐皮斯柯波(archiepiscopal )神学院跟随知名乐师万努奇( Abbé Vanucci,)学习。1753年前往罗马继续音乐学习, 1756年,和父亲于维也纳剧院管弦乐团谋得两个演出职位(低音提琴与大提琴),1761年4月回到卢卡,希望能在故乡为音乐发展尽心尽力,但是,他们的期望并没有得到适当的尊重与回报,生活几乎难以为继的父子俩,1762年末再一次前往维也纳乐团谋生。同年他也完成包括4首大提琴奏鸣曲在内的首批作品,展现与演奏同样惊人的作曲技巧。 1763年1月7日,举办一场个人音乐会,普遍得到评论家一致好评,而且他接下来续写的六重奏与3首大提琴奏鸣曲,也受到欢迎与成功。1764年4月26日卢卡当局,批准了任命他为教堂音乐总监,支付他固定的月薪,并让他拥有随时使用广场举办音乐演出的权利。同年8月4日,他父子加入卢卡教堂乐团参加演出。1765年7月,他们在米兰参加两场音乐会,也曾组成一个弦乐四重奏乐团,同年底前整装返回卢卡,继续他们的教堂乐团演出工作并推出第一套康塔塔作品,也在卢卡公演。 1766年8月30日父亲去世,无比伤心的他对卢卡已经不复存有任何希望,后与曼福雷迪一起远赴国外进行巡回演出,1768年终于抵达巴黎。他们受到巴杰公爵(Duke Bagge, 1722~1791)的注意,于是出面邀请他们到家中演出,结果获得赞许而大为成功。因此力邀他们两人前往马德里。 虽然马德里演出之行并未如预期般成功,但演出却声名大噪,得到刘易斯亲王(Don Luis)的青睐,从1769年起聘任他担任宫廷指挥。同年就为刘易斯亲王创作出6首四重奏作品,让亲王更感欢喜。路易斯亲王在1785年去世,他完全失去了庇护,而决定离开。离开西班牙王室之后,一直为王子创作室内乐作品。当威廉王子在1786年继任普鲁士王位后,聘请他担任普鲁士宫廷的御用作曲家。1787年首度演出唯一的歌剧作品《克莱门蒂娜》。1797年11月,腓特烈威廉二世驾崩后,他重返西班牙,1805年5月28日于马德里逝世,享年62岁[2] 鲍凯利尼是古典主义时期最重要的器乐作曲家之一。他的大量交响曲,弦乐三重奏,四重奏,五重奏等作品音调和谐优雅,旋律优美动听。虽然在音乐形式上不如同时期的海顿完美,但更为平易近人。作为大提琴演奏家,他的大提琴协奏曲也在音乐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鲍凯利尼的作品在长时间被埋没后,现在已得到广泛的复兴。 他对大提琴的技巧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贡献,尤其是在左手方面。他提高了大提琴的把位、拓宽音域到降B;对拇指的要求很高、发展双音的技巧与快速音程。 知名作品:20馀部交响曲,十馀部大提琴协奏曲,100多部弦乐五重奏,90馀部弦乐四重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