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路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路遥(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男,原名王卫国,中国当代作家。生于陕北榆林清涧县,路遥的小说多为农村题材,描写农村和城市之间发生的人和事。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人生》等。 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陕北山区清涧县,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编辑。1980年发表《惊人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后被改编为电影。1988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还未完成即在中央人民电台广播。路遥因此而荣获茅盾文学奖。1992年11月17日,路遥因肝硬化腹水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2岁。 2018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路遥改革先锋称号,颁发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鼓舞亿万农村青年投身改革开放的优秀作家。


人物经历

路遥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省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被过继给延川县大伯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做过一年农村小学的教师。1973年入延安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先后在《陕西文艺》和《延河》编辑部工作。1970年代中期以后,发表了一些影响较大的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6年后,推出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第一、二部。1992年积劳成疾,在写完《平凡的世界》第三部后不久英年早逝。 路遥的小说多为农村题材,描写农村和城市之间发生的人和事。作品有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1980年,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人生》(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并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短篇小说《姐姐》、《风雪腊梅》等,以及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1991年,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其全部作品收集在《路遥文集》五卷。


人物观点

在作者笔下,生存环境的悲苦不仅仅是生计问题,更有发展空间的种种限制。实际上,路遥作品中的主人公,其坚毅品格更是在不断追求发展的奋斗过程中日臻完美的。写苦难是为了写苦难中的人。苦难越深重,战胜苦难的人及其品行就越是难能可贵和令人敬佩。 《平凡的世界》安排孙家兄弟俩齐头并进又相互映衬,其兄孙少安13岁就辍学回家务农,后办砖厂起家致富;其弟孙少平求学、教书,后出外打工、挖煤。通过他们两条人生之道的曲折延伸,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生存际遇,其重点又是突出孙少平外出谋生的艰难。 路遥通过进城故事寄托了对城乡关系的思考。许多研究者都指出,路遥的小说是一个二元对立的文学世界,其中,城市与乡村的对立是核心的,在这一基础的核心对立之下,衍生了诸多二元对立的因子,文明——愚昧、先进——落后、浪漫——淳朴、复杂——纯洁、高贵——卑微、自信——自卑,等等。这些因子被作者有意识地排列起来,并通过一个个鲜明生动的事件清晰地并置在一起,‘构成了矛盾的、不可调和的两极。这显然是一种被作家精心结构的序列;前者是都市的象征,后者是乡村的隐喻。现实主义作家路遥以客观的笔触去书写乡村、描写都市,在路遥笔下,城市与乡村城市与乡村的对立,不仅是地理空间的对立,而且是文化空间的对立,城市是在与乡村的对比中存在的,而乡村也在城市的阴影中展开。实际上,路遥进城故事书写是早期乡土文学的审乡情结的再现;以城里人的眼光,围观乡村的“恶”,以此来反思和反省乡村。城市是进城乡下人的欲望对象,毫无疑问的是,乡村空间指向的是历史和记忆,城市空间肯定指向的是未来。

路遥创作在思想方面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深刻的哲理性。哲理在他的许多作品中不是外加的,相反已经和作品对生活本质的揭示融合一起,成为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的必然结果。特别是路遥中篇的结构,也可以称之为哲理性结构。生活在这些中篇里成为一个相对的封闭体系,生活的过程构成了一个个人生的大轮回。作者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哲学思考,就从这大轮回中衍化出来。高加林怀着一颗勃勃雄心,进入了城市,在城市生活的舞台上,威武雄壮地表演了一番,最后又被迫回到自己最不愿呆的农村。但是这种轮回并不是原地踏步,而是人物在经过了生活的历练与艰辛之后的一种重新出发。


人物作品

长篇小说

《平凡的世界》《在困难的日子里》《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黄叶在秋风中飘落》《惊心动魄的一幕》

中篇小说

《人生》

短篇小说

《月夜静悄悄》《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夏》《姐姐》《风雪腊梅》《青松与小红花》《匆匆过客》《痛苦》

人物影响

路遥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家乡的黄土地。他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中说:“是的,我刚跨过40岁,从人生的历程来看,生命还可以说处于‘正午’时光,完全应该重新唤起青春的激情,再一次投入到这庄严的劳动之中”。42岁正是一个作家灿烂辉煌的年龄,如果路遥还活着,以他对生活的深刻的体验和苦苦的思索,以他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和他的笔力,他肯定还会为这不平凡的世界写下新的巨著。但是,路遥却过早的去世去了。路遥的早逝,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一个不是谁人能轻易填补的空缺。

著名作家、陕师大副教授朱鸿表示,路遥的精神遗产至少有以下四点:第一,他对文学事业的那种神圣感,以整个生命去打造自己的文学;第二,他对普通人命运深刻、持久地关注;第三,他所塑造的高加林、孙少平等人物形象,给了社会底层特别是正处于奋斗中的青年,以永远的感情共鸣与精神鼓励;第四,他尽可能地挖掘、表现了每个人本身潜在的朴素而又宝贵的精神。这四点足以使一位作家永远不朽。“路遥是我尊敬的朋友和师长”,著名作家、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高建群如此说道。一个作家去世近二十年了,人们还在热烈地怀念他,还在谈论他的作品,这本身就是对一个作家最高的奖励。路遥的作品中那些人物及其命运,已远远超越了文学的范畴,他给一切卑微的人物以勇气与光亮,让他们知道自己能够走多远。

人物语录

1、“生活中真正的勇士向来是默默无闻的 喧哗不止的永远是自视清高的一群 。”[1] 2、“只有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 我们才有可能把握社会的历史性进程的主流 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东西。” 3、“一个经历了爱情创伤的青年,如果没有因这创伤而倒下,那就可能更坚强地在生活中站起来。” 4、“其实,幸福和物质生活没有必然联系。幸福是一种纯精神的东西。十九世纪文学中写了那么多上层社会的明争暗斗、爱情纠葛,表面上看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归根结底问题出在精神萎缩上。” 5、“如果可以把爱情概括为一首诗,一开始它应该是抒情的,人在这个阶段可以神魂颠倒,无所谓天地。可是,没有多久,它就会进入叙事,会被物质力量所干扰,诗意就会越来越少,它终将死于那种精神萎缩上。所有人爱情不是死于形式,不是死于物质力量的不可避免的渗入,而是死于内容,死于精神的萎缩。精神的东西只能被精神的东西所摧毁,贫穷什么的摧毁不了真正的爱情。 ” 6、“我们承认伟人在历史过程中的贡献。可人类生活的大厦从本质上说,是由无数普通人的血汗乃至生命所建造的。伟人们常常企图用纪念碑或纪念堂来使自己永世流芳。真正万古长青的却是普通人的无人纪念碑——生生不息的人类生活自身。是的,生活之树常青。” 7、“浪漫主义主宰生活中的一切——对一个女人来说,这也许是一种危险的素质。活跃的分子天性就是不稳定的。人需要火,但火往往能把人烫伤,甚至化为灰烬。” 8、“命运总是不如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难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坚强起来;虽然这些东西在实际感受中给人带来的并不都是欢乐。” 9、“有时候当我在都市喧闹的大街上走过时,我常常会在一片人海中猛然停住脚步,我的思绪回到了遥远的陕北,我看见荒山秃岭之间,光着脊梁的父辈们在挥着镢头开垦土地,我虽然没有继承父辈的职业,但我永生崇敬他们伟大的劳动精神,没有这种精神,就不会有这个世界上的一切,艺术创作需要的也正是这种劳动精神。我们应该具备普通劳动人民的品质,永远也不丧失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感觉。像牛一样的劳动,像土地一样贡献。” 10、只有一个人对世界了解得更广大,对人生看得更深刻,那么,他才有可能对自己所处的艰难和困苦有更好意义的理解;甚至也会心平气和的对待欢乐和幸福。


个人荣誉

  • 2018 改革先锋称号、鼓舞亿万农村青年投身改革开放的优秀作家 (获奖)[1]
  • 2018年9月,小说《平凡的世界》《人生》入选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具影响力小说[2]
  • 1991 第三届 茅盾文学奖 《平凡的世界》 (获奖)
  • 1984 陕西省文艺创作“开拓奖”一等奖 《人生》 (获奖)
  • 1983 第二届 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人生》 (获奖)
  • 1982 第一届 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惊心动魄的一幕》 (获奖)
  • 1982 《当代》文学中长篇小说奖 《在困难的日子里》 (获奖)
  • 1981 《鸭绿江》作品奖 《风雪腊梅》 (获奖)
  • 1981 《当代》文学荣誉奖 《惊心动魄的一幕》 (获奖)
  • 1981 《文艺报》中篇小说奖”二等奖 《惊心动魄的一幕》 (获奖)


人物语录

  • 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
  • 用互联网思维去读书。
  • 在传统的社会的那种结构当中,其实没有任何人有选择。我们今天这个有选择的时代,真好!
  • 我之所以舍不得死,不是因为还没活够,是因为后面我死之后拍出来的电影我就看不着了。
  • 如果有一天你们发现我看不惯你们了,请记住一定是我老糊涂了,我混蛋。
  • 当侏罗纪快要结束的时候,恐龙必死,在侏罗纪一个地质时期当中恐龙是何等的强大,但是他们拖着沉重的肉身,笨重的思想,它们穿越不出这个地质季节。
  • 有的人生活在晚上十点,因为他留在昨天;有的人生活在凌晨两点,他必将迎接未来。同样是伸手不见五指,但这就是区别。
  • 孩子不是在你出生很多年之后才出生的人,孩子是在你死了之后还会活很久的人。
  • 父母从来不能阻断孩子的梦想,他真正要做的事情你从来遏制不住,你只干了一件事情,就是把你一生当中最灰色最阴暗的那些懦弱的成份,像瘟疫一样传染给了你的孩子,使他在人生选择的关头,不会迈出勇敢的一步。 ——选自罗振宇《这一代的怕与爱》演讲


视频

《平凡的世界》片头路遥先生原声首现


视频

八集纪录片 路遥-1 惊蛰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