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身在曹营心在汉

增加 6,076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身在曹营心在汉</big> ''' |- | File:身在曹营心在汉.jpg|缩…”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身在曹营心在汉</big> '''
|-
| [[File:身在曹营心在汉.jpg|缩略图|居中|300px|[http://gss0.baidu.com/-vo3dSag_xI4khGko9WTAnF6hhy/zhidao/pic/item/6159252dd42a2834116824f45cb5c9ea14cebf06.jpg 原图链接][http://blog.sina.com.cn/u/6579650583 来自 新浪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shēn zài cáo yíng xīn zài hàn</big> '''
|-
| align= light|
'''近义词''' :

'''反义词''' :

'''出 处''' :《[[二]]》

'''体 裁''' :[[成语]]

'''属 于''' :褒义词
|}
'''粗体文字'''是一个中国的汉语[[成语]]。读音为shēn zài cáo yíng xīn zài hàn,意思是在[[曹操]]账下的[[关羽]],心里却是依然忠于[[刘备]]或[[汉朝]]。比喻人身子虽然在对立的一方,但心里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不在自己的志向之地,有身不由己之感,现在却多用于贬义。出自[[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

==原文==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於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於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ref>[http://www.1010jiajiao.com/czyw/shiti_id_00aab12d144f074a5d38ff5da143c6da 身在曹营心在汉],青夏教育</ref>
==译文==
建安五年,[[曹操]]东征,[[刘备]]投奔[[袁绍]].曹操活捉[[关羽]]而回,任命关羽为偏将军,待他非常客气.袁绍派遣大将军[[颜良]]到白马进攻东郡太守[[刘延]],曹操让[[张辽]]和关羽作先锋迎击[[颜良]].关羽远远望见了颜良的旗帜和车盖,便策马驰入千军万马之中刺杀颜良,割下颜良首级回到营中,[[袁绍]]的众多将领没有人能够抵挡他,于是解了白马之围.曹操当即上表奏请朝廷封关羽为汉寿亭侯.当初,曹操佩服关羽的为人,而观察他的心情神态并无久留之意,对张辽说:“你凭私人感情去试着问问他.”不久[[张辽]]询问关羽,关羽感叹地说:“我非常清楚曹公待我情义深厚,但是我受刘将军的深恩,发誓与他同生死,不能背弃他.我终将不能留下,我必当立功来报答曹公后才离开.”张辽想告诉曹操,害怕曹操杀了关羽,不说,又不是侍奉正确做法,于是感叹说:“曹公是君主,关羽是兄弟”,张辽将关羽的话回报给曹操,曹操说:侍奉君主不忘本,是天下的义士.估计他何时要离开.张辽说:”关羽受到你的大恩,必当立功来报答曹公后才离开.”曹操认为他是义士.关羽杀了颜良后,曹操知道他一定会离走,便重加赏赐.关羽全部封存曹操给他的赏赐,呈书告辞,到袁绍军中投奔刘备去了.曹操左右的人想要追赶关羽,曹操说:“各人都是为了自己的主人,不必追了.”
==典故==
===关羽千里走单骑===
公元200年,[[曹操]]打败[[刘备]]夺取徐州,关羽也兵败下邳与刘备失散。关羽因立誓保护哥嫂,在与曹操[[约法三章]]后不得已降曹。曹操十分敬重关羽,此后对关羽礼遇有加,但不论上马金,下面银,甚至连赤兔马都给了关羽,但始终无法改变关羽的忠汉之心。在为曹操[[斩颜良诛文丑]]之后,关羽得知刘备的去处,千里走单骑,又去寻找刘备。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故事在后来演化为为臣忠义的代表。其忠义形象在之后历朝历代倍受追捧,在清朝时期更被称颂至极致,被清朝皇帝累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宜德关圣大帝"。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徐庶通过自荐的方式成为[[刘备]]的军师,但被曹操的谋士[[程昱]]模仿徐母的笔记写信骗到曹营。后曹操兵分八路攻打刘备所驻守的新野,在刘晔的建议下,曹操派徐庶前往新野劝刘备投降,但徐庶到新野后却告诉刘备大军将至,让刘备早作准备。刘备想要留下徐庶,但徐庶怕天下人耻笑,又以刘备有[[诸葛亮]]辅佐为由拒绝,并告诉刘备,自己虽然身在曹操营,但发誓不为曹操献一谋。因此,亦有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之故事。
===荀彧为汉忧郁而终===
曹操的谋士[[荀彧]],有王佐之才,其一生为曹操出谋划策,举荐人才。为曹操远征指定战略蓝图,亦在曹操出征时为曹操镇守疆土。曹操刚起兵,联合诸侯,反暴臣董卓,救汉室于危难。荀彧本质是一位忠汉臣子,他对曹操的支持是因为他认为曹操是保卫汉朝的英雄。然而后来,随着曹操发展壮大,曹操的个人野心逐渐膨胀并表现出来。终于在公元212年,曹操欲进封魏公,询问与[[荀彧]],遭到了荀彧的坚决反对。曹操非常失落,这种感情亦是相互的,荀彧也渐知曹操早已不复当年,不可能是兴复汉室,力挽狂澜的英雄。荀彧一生心力只为重兴汉室亦是镜花水月,化为一番泡影。同年,荀彧辞世,有忧虑而死说,亦有曹操赐死之说。荀彧身在曹营心在汉之故事可谓最为悲凉。
==视频==
<center>
===身在曹营心在汉===
{{#iDisplay:q0377u9a0b4|640|360|qq}}
</center>
==参考资料==

[[Category:030 國學總論]]
17,89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