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体定义网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软体定义网路,(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起源于大学校园网路内部,当研究人员在实验新的协定时,必须一再变更网路装置内的软体,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方法。同时,电子商务公司对于传统网路缓慢的创新步调感到失望,因而开始投资SDN以便能够在他们的超大规模资料中心建立所需的扩展与控制能力。SDN将管理网路的控制面(Control Plane)与传送封包的转送面(Forwarding Plane)分离开来,让IT对于网路行为与效能拥有更大的控制能力。SDN借由集中化控制和可程式设计以达到期望的行为,解决快速成长和分散化网路在管理上所涉及的复杂性。重要的是,基于标准的控制面与资料面脱勾(Decoupling),意谓著SDN允许在软体和硬体方面做出个别的采购决策。[1]
传统的网路架构是建立于扩展树协定(Spanning Tree Protocol,STP)上的三层式架构,透过各种传输协定来传送封包,然而,随著云端应用服务及巨量资料需求日益增加,网际网路的路由表越来越复杂,让目前的网路架构产生了许多问题,越来越不敷使用。为了要实现各种网路协定,交换器或是路由器必须不断的拆分及重组封包,导致传输效率不佳,无法有效发挥网路频宽;网路管理人员需要客制调整各种网路设定时,必须针对每台交换器或路由器,逐一登入命令执行介面(command-line interface,CLI)设定,相当麻烦,也不易快速变动网路架构来因应企业建置新系统的需求。
软体定义网路(SDN)就是为了要解决传统网路的这些问题,SDN的特色是修改了传统网路架构的控制模式,将网路分为控制层(Control Plane)与资料层(Data Plane),将网路的管理权限交由控制层的控制器(Controller)软体负责,采用集中控管的方式。
OpenFlow技术则是一项通讯协定,用于控制层和资料层间建立传输通道,就像是人类的神经一样,负责大脑与四肢的沟通,OpenFlow协定目前也是实现SDN架构最主流的技术。
OpenFlow技术将封包传送的路径看成是一条“Flow”,就好像是专属的传输路径,网管人员可依据企业政策或是服务层级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在控制器软体上设定各项网管功能以及预先建立逻辑网路,来决定封包传输方式,例如经过哪些交换器,需要多少的网路频宽,再将传输路径设定成OpenFlow路由表(Flow Table)。[2]
目录
参考资料
- ↑ 蔡颖硕. SDN和NFV傻傻分不清楚? 二个面向引领网路未来. 网管人. 2016-04-08 (中文).
- ↑ 张景皓. 新一代网路架构SDN颠覆传统网路的控制模式. ITHome. 2012-11-19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