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较量无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较量无声
图片来自uukanshu

较量无声》是2013年6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保卫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三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联合推出的90多分钟的宣传片。总策划是刘亚洲,撰稿人和总编导是秦天。该片强调意识形态斗争和冷战思维[1] ,认为美国有着“反华阴谋”,被认为是反美宣传片。

争议部分

十条诫令

该片引用所谓前美国中央情报总监艾伦·杜勒斯提出用来颠覆中国共产党政权的《十条诫令》其实是源于西方的一条政治谣言。 《纽约时报》等早有考证和报道,新语丝作者庄海青、媒体人杨学涛等人也有翻译。《十条诫令》类似版本最早出现在美国的英文名称是“Communist Rules for Revolution”即“共产主义者革命章程”,受《圣经》十诫影响,原来的英文名称“共产主义者革命章程”变成了“十条诫令”。据传此十条“革命章程”是协约国于1919年5月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城搜出的,是德国共产党用来腐蚀资产阶级、发动共产革命的章程。后来美国选民们为警惕来自左派的威胁,就把这十条印出来发给议员。 由于美国国家档案馆国会图书馆和各所大学的图书馆都找不到该文件,所以这个文件被认为属于伪造。

背景音乐

该片使用美国电视剧《权力的游戏》(冰与火之歌)的背景音乐,暂未取得版权许可。

各界评论

正面

中国左派和民族主义者对该片做出正面评价。左派呼吁追查美国代言人在党政机关的后台,追查“党校反党、党报反党”的问题,尤其将习近平的智囊刘鹤所写的批评以民粹主义处理经济危机的文章及383改革方案作为攻击对象。

支持者称此片批评转基因主粮化、网络渗透、贺卫方、茅于轼、“南方系”、“基督右翼势力”等,是不可多得的好片。并认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设立的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职责是应对《较量无声》中所说的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战略渗透的挑战。

负面

美国之音批评该片“充满阴谋论的冷战思维和煽动言辞,毫无事实依据,肆意指摘,与此前中共反击西方普遍价值意识形态的舆论战如出一辙,是以网络互动方式进行洗脑宣传”。还有批评者认为,该片是“刘亚洲所放出的姿态有余、成色不足的投名状”。

贺卫方则反击该片可笑之至,“充斥着冷战思维和煽动话语,把一些国家人民追求自由民主的言行都妖魔化,甚至把因缺乏民主法治而导致的腐败也归咎为美国的阴谋。”

中立

FT中文网的一篇文章建议西方观察者将影片视为一个礼貌而聪明的警告,因为它并非由官方媒体播放,而是效仿片中所说的美国网络“渗透”,通过视频网络、社交媒体进行散播,从而给北京在日后的外交上留有更大的回旋余地。这篇文章也认为一些人想通过此片来暗示西方“得饶人处且饶人”,西方国家不能把中国逼急。

内容

这部宣传片分上下两集。

上集

上集介绍了上个世纪下半叶,中国、苏联、美国三个国家在冷战时期的格局,中国在文革之后的发展,以及中美在冷战后的关系变化。

苏联

提出苏联解体是由于苏共自身否定,苏共亡党并不代表马列主义失败,提出苏联解体并非冷战结束的标志或原因而是冷战结束的结果。

美国

提出中美建交是由于美国为集中对抗苏联而收缩战线,美国在冷战结束之后的下个战略对手是中国,在苏联解体之后对华实行和平演变政策。

中国

提出中美建交是为发展环境摆脱封锁,改革开放是完全正确的战略选择,中美民众并完全了解对方国家。

下集

下集指出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了颠覆中国现行体制,试图渗透中国,包括政治、文化、舆论思想、社会、组织五条战线上的渗透以及干涉。

政治渗透

指责利用非政府组织以资助等方式对官员民众宣传西方价值观。

文化渗透

提出美国的十条戒令,指责美对中国民众特别是年轻人宣扬低俗文化,秘密宣扬基督教

舆论、思想渗透

指责利用谷歌推特等境外网站传播敏感信息、右倾舆论、西方价值观。批评美国网络审查管理采用双重标准。

组织渗透

指责用拉拢、收买、威胁、策反等利用中国官员及学者。

政治干涉、社会渗透

指责扶植西藏流亡政府世界维吾尔大会法轮功组织,指责美英驻香港领事馆是半公开的反华基地,参与策划香港的占领中环社会运动。

该片点名中国自由派代表茅于轼贺卫方是美国颠覆中国的代言人。 该片最后总结道:“我们必须清醒看到,风险和挑战不仅来自外部,更大量来自内部。较量的输赢不仅在于警惕对手,更关键在于巩固自己。

参考文献

  1. 冷战思维,xinhuanet